↑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22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如下图)。“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清朝小说《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分大家私,死下来又没有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导致主人公如此感慨的是(    )

    A.仅男子可参与科举制           B.血缘维系的宗法制观念

    C.强调门第出生的九品中正制        D.皇帝任命下的郡县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吕思勉先生曾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和“郡县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对应的是(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构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①分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三公九卿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

    A.设“中朝”      B.置枢密院     C.置刺史      D.设内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该材料主要说明了(    )

    A.科举制是在隋朝时创立的  B.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C.唐朝进士科为世人所推崇  D.当时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考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

    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枢密院  D.军机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有学者指出,“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即中书省)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由此可见,元代行省是为了(    )

    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控制地方

    C.缓解民族矛盾            D.提高汉族官僚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合肥一六八中学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    )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明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从此“军机成为最大的枢密,参与军机的谋臣成为重臣,渐渐与文官之首(丞相)分位”。由此可知(    )

    A.秦朝置三公成功地分割了相权

    B.宋代有效地分割了丞相的军权

    C.唐代三省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

    D.清代军机处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价值主要的确又来自鸦片贸易,没有印度贸易,董事会不可能这样顺利地为国内开支取得大量汇款;英格兰商人也不可能得到现在那么大量的茶叶而不需要向中国送出大量的白银。”这表明鸦片走私的直接作用主要是(    )

    A.增加了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

    B.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了中国市场大门

    D.扩大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改革肃清了氏族制的残余.标志着雅典一个多世纪以来平民与贵族斗争的胜利结束,确立了奴隶主民主政治。材料中的“改革”指的是(    )

    A.商鞅变法              B.梭伦改革

    C.克里斯提尼改革           D.伯利克里改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人物为希腊民主制度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梭伦               克利斯提尼           伯利克里

    ①梭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

    ②克利斯提尼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

    ③克利斯提尼为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了陶片放逐法

    ④伯利克里时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古代雅典就大会发言作出这样的规定:“任何人在五百人会议或公民大会上发表演说时,必须针对当时讨论的议题,不可同时讨论两个独立的议题。同一场会议中也不得就相同的问题两次发言。不可谩骂或打断他人发言,且不可攻击主持会议的官员。”这一规定(    )

    A.在梭伦执政期向率先实行        B.铲除了世袭贵族的特权

    C.体现了直接民主过于泛滥       D.保证了会议的高效有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8世纪英国诗人雪莱曾写道:“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都起源于希腊。如果没有希腊,我们现在还可能蒙昧无知,与野人无异。”雪莱认为希腊文明与近代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是(    )

    A.希腊人创造出的法学体系沿用至今

    B.近代西方文明复原了古希腊文明

    C.希腊文明完全涵盖了近代西方文明

    D.希腊文明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罗马法》规定,对无主物实行“先占制度(谁先发现谁占有)”,但同时又规定“委弃物的原物主须有抛弃该物的意思和事实,故如漂流物、遗失物、沉没物,其所有人并无委弃之意思,均不能先占”。由此判断罗马法(    )

    A.法律规定存在形式主义

    B.主旨在于鼓励人们开拓进取

    C.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D.倡导拾金不昧的精神和理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在罗马法司法体系中,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也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因为它(    )

    A.通用于世界各地

    B.适用于罗马帝国的公民

    C.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

    D.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B.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C.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D.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734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在他的《英国书简》中写道:“英国的宪法《权利法案》已经如此的完美,使得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在几乎所有君主国家被剥夺的自然权利。”这主要基于(    )

    A.英国《权利法案》是最完美的法案

    B.英国人民获得了普遍的民主权利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君主制度遭到否定

    D.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国王的权力特别是在立法方面的权力受到了某些限制,法案的提出与通过不再是国王的特权,但国王仍享有统治国家的“神圣的权力”,他是军队、教会和文官的首脑,他有否决议会立法的绝对权力。据此判断,该“国王”指的是(    )

    A.英国女王  B.德国皇帝  C.法国总统  D.美国总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在英国的历史中,国王乔治三世以权力欲望旺盛而著称,到1770年,随着被讥称为“国王之友”的宫诺斯勋爵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事实上的首相)后,乔治三世的个人权力达到顶峰。在他的统治时期,没有一个首相能够完全摆脱国王的控制。这表明(    )

    A.乔治三世实行的是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的确立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C.英国首相没有制约君主的能力 

    D.英国政体的特点是立宪为虚,君主为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2009年1月20日中午12时许,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他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的见证下庄严宣誓。誓词大意为:“我郑重宣誓,我将忠实履行美国总统职责,尽己所能保存、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职责与美国宪法内容的叙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美国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对立法没有否决权

    B.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

    C.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D.按照宪法规定,美国的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反映以下三项特征的法律文件是(    )

    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

    法律的制定体现了工业革命对政治的推动

    A.《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国《1875年宪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下图是近代德国统一后的一幅政治漫画,帽子为普鲁士军盔,帽子下的人是德国民众。对此图的解释,最为全面准确的是(    )

    A.德国以王朝战争的形式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B.德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保护人民

    C.德国的未来完全由军队控制

    D.德国的政治走向由军国主义而非人民群众来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下面是近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写的内容应分别是

    项目

    法国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皇帝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国家元首任期

    任期制

    终身制

    政府首脑

    总统

    A.总统、世袭、皇帝     B.总统、世袭、宰相

    C.总统、选举、皇帝     D.总统、选举、宰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近代以来,欧美各国或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通过王朝战争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学习了《政治文明历程》中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首相由议会少数党领袖担任

    B.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不受任何机构的制约

    C.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多数票选出

    D.德意志帝国宰相主持帝国议会,对议会负责,不对皇帝负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

    A.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国王和首相之间权利制约

    C.议会和首相之间权利制约

    D.全体公民参与程度高,民主比较彻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20分)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在更替与演变中不断的进步,对中国政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北宋王朝建立以后,吸取汉唐的历史经验,为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防止地方割据,采取了一系列以分权和制衡为中心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措施。

    ——屈超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1)根据图一、图二,概括指出秦朝、汉初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管理地方?(4分)汉初实行的措施产生了什么后果,如何解决?(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北宋“在以分权和制衡为中心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中采取的改革措施,并加以评价。(10分)

    (3)结合所学知识,秦、汉、宋三代在地方管理上共同的趋向是什么?(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分)政治与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请你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政治文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果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摘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一 个国家的振兴和强大必须依靠其制度创新,特别是像英国这种规模的国家要想争当世界第一,就必须始终掌握领先的法宝,必须在一些关键性领域引领世界潮流,制度创新能力由此决定着国家的兴衰。

    ——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十二铜表法》的特点和进步作用。(6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制度方面创新的主要表现和实现途径。(4分)

    (3)结合美国政体的有关内容分析论证材料三的主要观点。(6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出中外政治发展的共同趋势有哪些?(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