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4 题,其中:
选择题 40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3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0 题
  1.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②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③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④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⑤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最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A.①③⑤  B.②⑤ C.②④⑤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五点取样和等距离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实际值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农场面积为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表示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个种群的增长曲线是“S”型,该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数量大约是500只

    B.如果此种群是鱼类,则捕捞后的种群数量控制在曲线的b点最合适

    C.如果此种群是老鼠,我们限制其种群数量的最好方法是尽量降低其K值

    D.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点在b点,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从迁入5年后开始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是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下列正确的是 (  )。

    A.在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15年

    B.第20~30年间种群以稳定的速率增长

    C.该种群在这30年间的增长符合“S”型增长模型

    D.第20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1)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2)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

    (3)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

    (4)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

    A.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B.有两种说法正确

    C.有三种说法正确   D.四种说法都正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火灾后森林进行的演替

    B.甲中①②两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C.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 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 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

    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这个森林中的

    A.水源和土壤     B.细菌和真菌

    C.各种动植物      D.有害的生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樟树林中樟树有高有低,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同一草原上的羊和牛,同一草原上的狼与羊,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构成的植物体。以上4种种间关系分别依次为(   )

    A.竞争、捕食、寄生、共生

    B.竞争、寄生、捕食、共生

    C.寄生、共生、竞争、捕食

    D.共生、寄生、竞争、捕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正确叙述是(  )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③植物都是生产者 ④动物都是消费者 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A.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某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系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丙和丁存在着竞争关系      ②乙同化得到的能量一定比丁同化得到的能量多

    ③若湖泊中受到DDT污染,则体内DDT浓度最高的生物是甲

    ④此食物网中占有三个营养级的生物是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如图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若图中A表示某食物网中第二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B表示同化的能量

    B.图中C表示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C.图中D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D.图中a值与c+d+e的值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若某一经济鱼类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一条长到4 kg的鱼需消耗海洋植物最多为(  )

    A.1 120 kg       B.6 440 kg       C.2 240 kg         D.1 220 k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

    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④过程只能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图中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图中③⑤⑧过程表示不同生物的呼吸作用

    D.农业生产中的松土可以增大⑤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低碳生活”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下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也会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②减少大气中CO2

    C.生物群落内部碳传递的形式是含碳有机物

    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信息传递只发生于同种生物个体之间

    B.“花香引蝶”属于物理信息的传递

    C.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

    D.物理信息只能来自无机环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某地的一个生态种植养殖大棚里,水底养螃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某种蔬菜,而水面上方,黄瓜藤枝枝蔓蔓。蔬菜和黄瓜生长所需的肥料就来自螃蟹的排泄物。同时,大棚里种了一种特殊的辣椒,能起到驱虫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只需输入太阳能即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

    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和黄瓜也可作为分解者

    D.该生态系统中螃蟹、蔬菜、黄瓜构成了生物群落,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总能量为1250 J/(cm2•a)

    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细胞呼吸和被丁利用

    D.在此生态系统中,狼捕食野兔,获得的能量为野兔捕食能量的10%~2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   (   )                

    ①负反馈调节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  ②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  ③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  ④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   ⑤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   ⑥生产者和分解者构成生物圈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循环回路   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   ⑧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

    A.①③⑤⑥⑧     B.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④⑤⑦       D.①③④⑤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下列各项措施中,最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是(  )

    A.适当增加物种的数量

    B.减少肉食动物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C.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

    D.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物的数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B.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C.信息传递不仅可以用于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的动物进行控制

    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三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为了保护朱鹮及其生存环境,在山西洋县建立了朱鹮自然保护区;为了防止数量极少的

    野马灭绝,对其进行集中圈养。以上措施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就地保护           B.易地保护、易地保护

    C.就地保护、易地保护               D.易地保护、就地保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1970年,美国的玉米受到一种叶菌的危害而严重减产。后在墨西哥发现了对这种病菌有抗性的植物,从而为改良玉米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一事实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科研价值       D.潜在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白绵羊与白绵羊交配后,后代出现了白绵羊和黑绵羊,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性状分离           B.显、隐性遗传因子分离

    C.同种遗传因子分离      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对某植物的显性类型进行自花传粉,对其后代性状表现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后代可能没有性状分离,全为显性类型;②后代可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③后代可能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④后代可能没有性状分离,全为隐性类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  )

    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甲(顶生)×乙(腋生)

    101腋生、99顶生

    甲(顶生)×丙(腋生)

    198腋生、201顶生

    甲(顶生)×丁(腋生)

    全为腋生

    A. 顶生;甲、乙          B.腋生;甲、丁

    C.顶生;丙、丁          D.腋生;甲、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下列各项实验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                  (   )

    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 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纯合子

    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 ④鉴别一组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      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

    C.杂交、测交、自交、杂交     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杂合子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子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纯合高秆(D)抗病(E)水稻和纯合矮秆(d)染病(e)水稻两个纯合子作亲本杂交,在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其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  (   )

    A.1/16        B.2/16       C.3/16         D.4/1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已知玉米的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及比值如图所示,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

    A.DDSS×DDSs

    B.DdSs×DdSs

    C.DdSs×DDSs

    D.DdSS×DDS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                        (  )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是9∶3∶3∶1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C.F1产生数目和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同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某种品系的鼠毛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  )

    杂交

    亲本

    后代

    杂交A

    灰色×灰色

    灰色

    杂交B

    黄色×黄色

    3/4黄色、1/4灰色

    杂交C

    灰色×黄色

    1/2黄色、1/2灰色

    A. 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

    B.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

    C.杂交B后代中黄色毛鼠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2

    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I.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曲线II相比,曲线I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_________。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

    Ⅱ.下图显示在某一群落中4种不同种群的生长情况,种群Ⅳ是一种绿色植物,根据图表曲线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种群Ⅳ最可能作为种群______________的食物供应。

    ②下列各因素中,对种群Ⅱ在第5天至第7天间的数量变化有最大影响的是(    )

    A、出生和死亡     B、迁入和迁出    C、食物的短缺和疾病     D、死亡和迁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天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上图中有______条食物链,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__和捕食。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______只。

    (2)图中食物网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请据图回答几个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1)图1是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_________(填字母)是生产者。

    (2)在图2的食物链中,小草青葱翠绿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可以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__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正常情况下,草、兔、狼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些是通过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3)图2中,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_的同化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I.下图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示意图,请据图分析。

    (1)写出有关操作步骤的名称:①__________;

    (2)豌豆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把标号④杂种种子作为亲本种下,F1的基因型为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__。

    (3)孟德尔通过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揭示出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Ⅱ.(10分)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子牛。请回答:

    (1)黑色和棕色哪种毛色是显性性状?________。

    (2)若用B与b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遗传因子与隐性遗传因子,写出上述两头黑牛

    及子代棕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一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________。若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了一

    头黑色子牛,该子牛为纯合子的可能性是________,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

    子还是杂合子,最好选用与其交配的牛是                    (  )

    A.纯种黑牛         B.杂种黑牛

    C.棕色牛           D.以上都不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