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填空题 3 题,实验题 1 题
简单题 2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生成,外观象冰。1体积“可燃冰”可贮载100~200体积的天然气。下面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B.“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

    C.“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      D.“可燃冰”的主要可燃成份是甲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是(     )

    A.红磷和白磷      B.甲烷和乙烷      C.     D.K和K+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与氢氧根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      )

    A.F                B.Cl         C.NH3              D.NH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结构式:         B.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氯化钠的电子式:         D.乙烷的结构式:CH3CH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结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Cu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Cu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c的单质析出.判断它们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d、c、a、b    B.d、a、b、c   C.d、b、a、c    D.b、a、d、c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浓度)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    )

    A.Na和O2  B.NaOH和CO2  C.Na2O2和CO2   D.Zn 和H2SO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铝与稀硫酸的反应中,已知1 min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3.6 mol/L,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1 min 内生成硫酸铝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

    A.2.0 mol/(L•min)  B.1.2 mol/(L•min)  C.1.8mol/(L•min)  D.3.6 mol/(L•mi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化合物,其中钠元素为+1价,NaH与水反应生成氢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H在水中显酸性               B.NaH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小

    C.NaH中氢离子电子排布与氦相同   D.NaH中氢离子被还原成氢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62 g 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2-离子数为NA

    B.含4 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可生成NA个氯分子

    C.1mol异丁烷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13NA

    D.7.8gNa2O2晶体中所含离子的总数为0.2NA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已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2CO(g)+O2(g)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mol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1molCO所具有的能量

    B.2molCO和1mol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2mol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C.1molC和1mol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1mol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D.将一定质量的碳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 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ν(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

    A.v(NH3)=0.010mol·L-1·S-1         B.v(O2)=0.001mol·L-1·S-1 

    C.v(NO)=0.0010mol·L-1·S-1         D.v(H2O)=0.045mol·L-1·S-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向Fe2O3、CuO、Fe、Cu的混和粉未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仍有红色粉末存在,则关于溶液中阳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只有Fe2和Cu2             B.一定有Fe2、Cu2,可能有Fe3

    C.一定有Fe2,可能有Cu2     D.只有Fe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已知a、b分别为ⅠA和ⅦA族的同周期两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则下列关系不可能成立的是(     )

    A. n=m+6    B. n=m+16         C. n=m+30       D. n=m+1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新一代实用化的蓄电池,该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电压高的特性。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反应:C6Li-xe== C6Li1x+xLi+       正极反应:Li1xMO2+xLi++x e== LiMO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反应为LiMO2+C6Li1x ==C6Li+Li1xMO2

    B.电池反应中,锂、锌各失去1mol电子,金属锂所消耗的质量小

    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内部Li+ 向负极移动

    D.锂离子电池放电时C6Li 发生还原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原子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B.两种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C.非金属单质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D.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依次通过下列哪组洗气瓶(    )

    A.溴水,浓H2SO4                  B.澄清石灰水,浓H2SO4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H2SO4          D.浓H2SO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与C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D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X、Y、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Z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A、B、C、D只能形成5种单质

    C.A、B、C三种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D.自然界中存在多种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一定质量的甲烷燃烧后得到的产物为CO、CO2和水蒸气,此混合气体质量为49.6g,当其缓慢经过无水CaCl2时,CaCl2增重25.2g。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为(     )

    A.12.5g            B.13.2g           C.19.7g            D.24.4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在某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2 mol的CO和2 mol的H2O,高温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 +H2O(g) CO2(g) + H2(g);1molCO完全反应放热a kJ。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n(CO2)= 0.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

    B.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4a kJ

    C.平衡时H2O 的转化率为40%

    D.加入催化剂可以反应加快,放热更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用足量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变快但不影响氢气量的是(    )

    A.加少量Na2SO4固体                     B.少量CuSO4晶体

    C.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溶液与Al2(SO4)3溶液以体积比为3:1混合

    3Ba2++6OH+2Al3++3SO42=3BaSO4↓+2Al(OH)3

    B.Fe(OH)2溶于足量稀硝酸中  Fe(OH)2+3H+=Fe2++3H2O

    C.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    

    D.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HCO+OH== CO+H2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O2)=5v(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减小压强,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NH3)=3v(H2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丙烷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混和,生成的二氯代物有几种(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一种新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C4H10)气体,电池的总反应是:

    2C4H10 + 13O2 → 8CO2 + 10H2O,电解质溶液是稀H2SO4溶液。下列对该燃料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电解质溶液中,SO42-由负极移向正极

    B.丁烷在反应过程中被还原

    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 + 4e- + 4H+ = 2H2O

    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C4H10 + 26e- + 8H2O = 4CO2 + 26 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A、B、C、 D、E都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

    ①A和 C属同族元素,且A元素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元素原子中半径最小的;

    ②A和B能形成组成为A2B和A2B2的两种化合物;

    ③D元素原子所形成的离子在同周期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中半径是最小的;且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E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请回答:

    (1)A元素是________;C元素是_________。D元素是_________。E元素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化合物A2B2的所含化学键______________电子式是____________;

    (3)B和E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爱迪生蓄电池在放电时的总反应方程式为:Fe+NiO2+2H2O=Fe(OH)2+Ni(OH)2

    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应为:________(选“酸性”或“碱性”)溶液

    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 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下面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定量仪器:

    a、量筒    b、容量瓶   c、托盘天平   d、 温度计

    ①其中标示出仪器使用温度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②使用前要检查仪器是否漏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③称取10.5g固体样品(1g以下使用游码)时,将样品放在了天平的右盘,则所称样品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g)+B(g) 2C(g)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经测得平衡时c(A)=0.5mol•L-1,c(B)=0.1mol•L-1,c(C) =1.6mol•L-1,若A、B、C的起始浓度分别以amol•L-1,bmol•L-1,cmol•L-1表示,请回答:

    (1)a、b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

    (2)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20.6gNH4HCO3和NaHSO3的干燥粉状混合物,用加热分解的实验方法来测定NH4HCO3的质量分数。已知:NaHSO3加热时会产生SO2。根据下图所示的仪器和所盛试剂填空:

    (1)按照气流由左→右的方向连接仪器的顺序(用a~h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E装置中放碱石灰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A和E装置中都用到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

    (3)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C瓶中溶液颜色有变化,则测定结果可能会偏__________。

    (5)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