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15 题,综合题 1 题,推断题 2 题,实验题 2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6g Na与足量氧气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一定为0.2NA

    B. 1mol Cl2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

    C. 1mol KClO3中含有的氯离子数目为NA

    D. 22.4L O2中含有2NA个氧原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5 题
  1.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 利用半透膜可除去淀粉溶液中的少量NaCl

    C. Fe(OH)3胶体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将向阴极运动,说明Fe(OH)3胶体带正电

    D.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至出现红褐色的沉淀,即得Fe(OH)3胶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反应物浓度等)改变,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   )

    A. Na2O2和CO2   B. NaOH和CO2

    C. Na和O2   D. Cu和HNO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的原理相同

    B. 氮的固定只有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C. 喝补铁剂时,加服维生素C效果更好,原因是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D. “雾霾天气”、“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无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①混合物:盐酸、氯水、氨水、冰和水混合

    ②化合物:CaCl2、烧碱、纯碱、O3

    ③电解质:H2SO4、CuSO4·5H2O、无水醋酸、硫酸钡

    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新制的氯水应放在棕色的试剂瓶中

    B. 新制氯水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C. 氯气在参与的化学反应中只能作为氧化剂

    D. 漂白粉可由Cl2 通入消石灰中制备,其有效成分是Ca(ClO)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碱性溶液:Na+、Ca2+、SO42-、CO32-

    B. 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3-、SCN-

    C. HNO3溶液:H+、Fe2+、SO42-、Cl-

    D. 含有大量H+的溶液:Na+、NH4+、SO42-、C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现有①MgSO4 ②Ba(NO3)2 ③NaOH ④CuCl2四种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可鉴别出来,鉴别的先后顺序是(  )

    A. ④③①②   B. ③④①②   C. ②①③④   D. ③④②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对某溶液所含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滴入BaCl2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一定含有SO42﹣

    B. 滴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一定含有Cl﹣

    C. 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通入少量Cl2后呈红色,则原溶液一定含有Fe2+

    D. 滴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蓝色的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则原溶液一定含有NH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评   价

    A

    向碳酸钙上滴加稀盐酸:2H++CO32﹣=CO2↑+H2O

    错误,碳酸钙难溶于水,不应该写成CO32﹣

    B

    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

    正确

    C

    铁粉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错误,H+的氧化性较弱,只能将铁单质氧化为Fe2+

    D

    氯气与水反应:Cl2+2H2O=2H++Cl-+ClO-

    错误,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是弱电解质,应写成HClO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是

    A. 氧化剂   B. 还原剂   C. 氧化产物   D. 还原产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实验室制取少量N2,常利用的反应是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NaNO2是还原剂   B. 生成1 mol N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6 mol

    C. 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   D. 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某溶液中含四种离子,己知其中三种离子Na+、Mg2+、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2mol·L-1,0.l mol·L-1,0.l mol·L-1,则溶液中另一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  )

    A. SO42- 0.l mol·L-1   B. Al3+  0.2 mol·L-1

    C. Cl-   0.3 mol·L-1   D. K+   0.4mol·L-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将0.84 g NaHCO3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其中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还原剂是Cl-

    B. 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C. 消耗1mol还原剂,转移6mol电子

    D.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归纳、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1)现有反应:①Cl2+2NaBr=2NaCl+Br2;     ②Br2+2NaI=2NaBr+I2

    分析反应①和②,可以得到:Cl2 Br2 I2三种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①CCl4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

    ②Cl2、Br2、I2在水中的溶解较小,而易溶解在CCl4中

    ③溴、碘的CCl4溶液分别呈橙红色和紫红色。

    某同学想通过实验的方法比较Cl2和I2的氧化性,于是向盛有Na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发现CCl4层变成紫红色,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证明了上述结论。

    (3)该同学还意外发现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完成下列填空:

    ①写出CCl4层由紫红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配平:____________

           +       +H2O→ HIO3+     

    ②此过程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2 题
  1. 现有金属单质A、B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C、D、E、F、G,它们之间能发生如图反应(图中某些反应的产物及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根据以上信息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 G__________ ;

    (2)纯净的气体甲在气体乙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Mg2+、Ba2+、Cl-、CO32-、Cu2+、Fe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1:取10mL无色溶液,滴加过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实验2:另取10mL无色溶液,加入足量的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3:取实验1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向锥形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滴加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3中,图像中O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像计算原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研究钠及其化合物有重要意义。

    (1)实验室配制0.1mol•L-1的碳酸钠溶液480mL,根据配制溶液的过程,回答问题:

    ①实验中除需要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其他玻璃仪器是_________。

    ②实验中需用托盘天平(带砝码)称量碳酸钠固体_______________g。

    ③某同学配制 Na2CO3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有___________。

    A.①⑥     B.②④⑦      C.①⑤⑥    D.⑤⑥⑦

    ④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________。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B.容量瓶使用前没有经过干燥,瓶中有少量的水

    C.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

    (2)过氧化钠保存不当容易变质生成Na2CO3。某过氧化钠样品已经部分变质,请你设计实验,限用一种溶液和水,证明过氧化钠已经部分变质:_________________(说明操作、现象和结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氮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请完成下列填空:

    (1)肼由N、H 两种元素组成,它常用作火箭推进剂。肼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分子中N、H原子的个数比为1∶2,肼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16g 肼分子中所含的氮原子数与标准状况下_______L N2中所含的氮原子数相等。

    (2)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

    ①实验室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方框内收集氨气的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③尾气处理装置中使用倒扣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盛有一定量浓硝酸的试管中加入6.4g的铜片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开始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反应共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2.24L,则反应过程中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②反应结束后铜片有剩余,再加入少量20%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