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简答题 3 题,实验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6 题
  1. 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

    A.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 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 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D. 1 mol A从酸中置换H+ 生成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H+ 生成的H2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物质均有漂白作用,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①过氧化钠   ②次氯酸   ③二氧化硫   ④活性炭   ⑤臭氧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

    A.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含氮养料;   B. 豆科植物根瘤菌将含氮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

    C. 将氨转变成硝酸及其它氮的化合物;   D. 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化合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吸进人体内的O2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副产物,如··等,这些活性氧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我国科学家尝试用含硒化合物Na2SeO3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在消除活性氧时,Na2SeO3的作用是(   )

    A. 还原剂   B. 氧化剂   C.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以上均不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 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 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D.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绿色化学主张在通过化学转换获取新物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子,具有“原子经济性”,因此它既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又能够防止污染。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   )

    A. 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  SO2+2NH3+H2O=(NH4)2SO3

    B. 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的氮氧化物污染  NO2+NO+NaOH=2NaNO2+H2O

    C. 制CuSO4  2Cu+O2=2CuO, CuO+H2SO4(稀)=CuSO4+H2O

    D. 制CuSO4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给盛有氯化钡稀溶液的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通入SO2至饱和,若向甲试管中加入足量硝酸,乙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B.甲、乙两试管都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C.甲试管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有

    D.甲试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没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NH3、HNO3、H2SO4的工业生产中,具有的共同点是(   )

    A. 使用吸收塔设备   B. 使用尾气吸收装置   C. 使用催化剂   D. 使用H2作原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HNO3类别通性的是(  )

    A. 4HNO3(浓)+SSO2↑+4NO2↑+2H2O   B. HNO3+NaOH=NaNO3+H2O

    C. 2HNO3+CuO=Cu(NO3)2+H2O   D. 2HNO3+CaCO3=Ca(NO3)2+CO2↑+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浓硝酸必须保存在棕色瓶中   B. 铵盐应密封保存于阴凉处

    C. pH=6的降雨是酸雨   D. SO2、NO2、可吸入颗粒物等过量排放导致雾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

    A. 元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B. 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C.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8 g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 L

    B. 0.2mol浓硫酸与足量Cu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C. 在常温常压下,1mol/L的NH3·H2O中含有NH4+数目为NA

    D. 46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含有3mol原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解释过程或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氨气遇浓盐酸产生白烟:NH3+HCl═NH4Cl

    B. NH4C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OH﹣═NH3↑+H2O

    C. SO2使Br2水褪色:SO2 +Br2+2H2O═2HBr+H2SO4

    D. SO2溶于水:SO2+2H2OH2S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现有等体积混合而成的四组气体:①NO2+NO;②NO2+O2;③HCl+N2;④NO+N2,将其分别通入体积相同的试管,并立即倒立于水槽中,试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H3,H4,其中高度关系是

    A.H2>H3>H1>H4           B.H3>H2>H1>H4

    C.H1=H2=H3=H4         D.H1>H2>H3>H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    )

    A. NH4+ 、Al3+、SO42- 、NO3-   B. K+、Fe2+、NO3-、SO42-

    C. K+、Cu2+、NH4+ 、Cl-   D. Na+ 、K+、NO3- 、HC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 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H2R   B. 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

    C. L与M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L<M   D. L2+ 与R2- 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3 题
  1. I.某次采集酸雨样品,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一次pH,得到数据如下:

    时间

    开始

    8小时

    16小时

    24小时

    32小时

    40小时

    48小时

    pH

    5.0

    4.8

    4.5

    4.3

    4.2

    4.0

    4.0

    (1)放置时,雨水样品酸性_____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酸性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II.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冶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烃类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

    (2) 写出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催化转化器”转化后的气体中有CO2、SO2,下列不能鉴别这两种气体的是(____)

    A.KMnO4溶液         B.石灰水     C.BaCl2溶液         D.品红溶液

    (4) 有效减少城市污染的方法可以有____________

    A. 开发氢能源      B. 使用电动车      C. 植树造林   D. 戴上呼吸面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1)⑤的元素符号是______;

    (2)②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最活泼的金属是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4)表中元素②③④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5)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 ,分别写出该元素的氢氧化物与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较⑦、⑩单质氧化性的强弱: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据图1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实验室常用NH4Cl与Ca(OH)2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下图中选择正确的装置收集氨气_________

    (3)下列试剂不能用于干燥NH3的是__.A.浓硫酸     B.碱石灰     C.NaOH固体

    (4)工业上以NH3、空气、水为原料生产硝酸分为三步:

    ①NH3→NO化学方程式为__.

    ②NO→NO2实验现象是__.

    ③NO2 +H2O→HNO3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

    (5)将X转化为HNO3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6)若要将NH3→N2,从原理上看,下列试剂可行的是__.

    A.O2 B.Na         C.NH4Cl        D.N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Fe与H2SO4的反应

    【实验分析】

    (1)实验Ⅰ中,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2)实验Ⅱ中,铁丝表面迅速发黑(Fe3O4),有少量气体产生,反应很快停止,

    这一现象被称为__.

    (3)实验Ⅲ,已知:浓H2SO4的沸点为338.2℃,加热试管A,温度保持在250℃~300℃,产生大量气体,B中品红褪色,D处始终未检测到可燃性气体. A中产生的气体是__,装置C的作用是__.

    (4)实验Ⅲ结束后,

    甲同学认为装置C中产生Na2SO3,

    乙同学认为SO2过量,产物中还可能含有_________,

    丙同学认为可能还含有Na2SO4,设计简单实验验证是否含有SO42-,正确的是(____)

    A.先加入稀硝酸,没有产生沉淀,然后再加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存在

    B.先加入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O42-存在

    C.先加入稀盐酸,没有产生沉淀,然后再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存在

    (5)对比实验Ⅰ、Ⅱ和Ⅲ,同学们得出以下结论:

    ①浓硫酸和稀硫酸都具有氧化性,但原因不同,浓硫酸的氧化性源于+6价的S元素,稀硫酸的氧化性源于________.

    ②影响反应产物多样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两个).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