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1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造(chì)商(gǔ)朱(tà)少不事(gēng)

    B.然(yǎn)缩(cù)篱(fān)转轴拨(xuán)

    C.孝(tì)岩(chán)隶(méng)而不舍(qì)

    D.笑(yè)炮(lù)阿(yú)纨子弟(k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盥洗宵柝雕梁画栋度长挈大

    B.咨嗟杜撰人烟阜盛瓮牖绳枢

    C.狄花 牲醴强弩之末沸反盈天

    D.蹂躏舟楫弃甲曳兵 揭杆而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囊中羞涩的我,也不能上什么地方去旅行,只能在那暗室的灯光下呆坐。

    B.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独树一帜,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C.你对下级的要求不予理睬,对下级的意见置若罔闻,对下级的困难视而不见,你不是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

    D.这篇小说选取了生活中的几个场景,通过简洁的对话,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构思匠心独运,给人以妙手回春之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五一”国际劳动节当天,不少市民都趁着放假,和家人、朋友、老人、孩子一起出游,各地旅游景点游人如织。

    B.纵观21世纪各国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取决于多

    方面的因素,而良好的国民素质,无疑是重要的最具潜力的因素。

    C.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D.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工作,抓住了关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在下列四句中选一恰当的下联(   )

    A.秋日山色景如画

    B.秋山人似行画中

    C.秋山人在画中行

    D.秋色似画山中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二十年来,动物的游戏行为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过去主要有两种看法。一些科学家提出“演习说”,他们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但有些科学家并不同意“演习说”,他们提出“自娱说”,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而不久前,汉斯·特贝和斯塔·阿特曼等又提出了一种新假说——“学习说”。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如果给黑猩猩一根棍子,它们就会用棍子互相赶来赶去,像人们赶鸭子似的;也会用棍子去取挂着的食物。经历过这种游戏的黑猩猩,在今后生活中就容易学会使用棍子。同样,“捉迷藏”和追逐游戏,也使动物学会利用有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而约翰·贝叶和保尔·赖特认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贝叶注意到,西伯利亚羚羊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它们选择游戏场地时,似乎总是从“实战”出发,选择在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好像是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赖特发现,北极熊冬季生活艰难,要花很大力气去捕捉海豹、鱼类,过着紧张的流浪生活。到了夏季,冰雪消融了,北极熊转移到陆上生活,食物来源丰富了,它们不必为猎食而整天奔波,吃饱喝足了,就进行各种游戏,如摔跤、奔跑、追逐、滑坡等。这就使北极熊在食物丰富的夏季保持了身体的灵活和力量,这对于它们冬季捕食显然大有好处。因此,这两位学者提出“锻炼说”来补充“学习说”。 (有删节)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动物的游戏行为,成为科学家在动物行为研究领域中争议的焦点。

    B.某些科学家认为,动物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其紧张的竞争生活得到了某种调剂和补偿。

    C.黑猩猩用棍子赶鸭子,是为了像人们一样游戏。

    D.西伯利亚羊选择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是在培养它们的冒险精神。

    2.对文段中划线句子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了说明北极熊的生活习性:冬季在冰面上紧张觅食,夏季在陆地上,吃饱喝足了

    进行各种游戏。

    B.为了说明北极熊的生存环境:冬季生活艰难,要花大力气捕食,夏季食物来源丰富

    不必捕食而整天奔波。

    C.为了说明北极熊在夏季游戏的原因和作用:因为夏季不必为猎食而整天奔波,所以有

    精力进行游戏;游戏使它们保持了身体的灵活和力量,有利于冬季捕食。

    D.为了说明北极熊捕食的方式和食物的种类:以追逐的方式捕食海豹和鱼类。

    3.下列对文段内容要点的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些科学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行家认为,动物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演习。

    B.还有一些为不是演习,而是自我娱乐。

    C.特贝和阿特曼认为,动物游戏行为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

    D.贝叶和赖物认为,动物游戏行为并不是学习,而只是锻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

    汤学春

    徒儿功成,拜别师父下山。

    师父送至山门。

    风雨凄迷,山色空濛。

    山风拂动师父银髯,撩起师父衣带。师父走了,就如山间一片飘零的黄叶。

    这是师父最后一个徒儿,师父再也不会收徒了。师父潜心武功绝技“天罡刀法”的修炼,终生不娶,因而没有子嗣,以后就只有师父一个人孤守寒山了。这也是师父一生中最疼爱的一个徒儿,聪明好学,伶俐精明,平日饮食起居待师父如同亲父。师父于是把毕生心血全都传给了他。此时此刻,师父望着徒儿踽踽而行的背影,心想以后他立足江湖,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而孤寒凄苦的同时,心中也就有了欣慰。

    可是,就在这时候,徒儿回首了。

    师父一怔。

    徒儿不该回首,这是武林中的规矩。徒儿回首意味着他对师父还有所求。可是,这位风烛残年的师父已经一无所有了。

    是师徒情份实在难分难舍么?

    师父想到这层,心中不快;似这等儿女情长,今后怎生成得大器?却又一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何况自己待他如同亲生,这孩子怎能丢舍得下也是人之常情。这么想着,又见那凄迷冷雨,徒儿可还是光着个脑袋呢!于是一阵心痛,慌忙回身找了把雨伞,给徒儿送去。

    徒儿在前面断崖边的青石板小道上跪下了。

    师父热泪盈眶,慌忙上前伸出双手,欲将徒儿扶起。

    却是扶不起。

    师父愕然。

    一会儿心里明白了,师父好容易冷静下来,说:“天罡刀法乃我平生绝技,如今你已经得到了,可以无敌于天下了,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徒儿拜磕在地,说:“师傅曾教我,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徒儿想这天罡刀法总有解法,望师父教我。”

    师父说:“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实在五行之外。”

    “谢师父。”徒儿起来,拱手。然后背转身去,却是不走。横在小道上,如一截树桩。

    “师父,天罡刀法就算无敌于天下,若是师父另传他人,徒儿与他也只是个平手。”

    师父长叹,说:“为师已是风烛残年,你是我最后一个徒弟,这话可不是今天说的呵!”

    “别怨徒儿放心不下。”徒儿说着,别过脸拿眼睛向小道一边的断崖斜斜,“师父从这儿跳下去,就算说了真话。”

    断崖万丈,但见崖边烟缭雾绕。

    师父心中打个寒噤,随即哈哈大笑。

    师父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

    徒儿想,他的刀法已经炉火纯青,这一点他自己心里绝对有把握;师父笑,说明这刀法果然有解。

    “求师父指点。”徒儿又跪下了。

    师傅把撑着的伞收拢,一边说:“何必如此多礼,起来吧。”

    待徒儿起来,师父将那伞伸到他面前说:“你未必一刀能断得了它。”

    徒儿知道江湖上有以伞为兵器的,并且巧藏机关,暗器伤人煞是厉害。但是师父所用兵器虽多,唯独没用过伞;况且,这把普通的竹骨纸伞,还是他自己给师父买的,就在附近小镇上一家伞铺里买的。难道师父有什么神功一下子将它变成了铜针铁骨?即使是铜针铁骨,他的天罡刀法只要斜削下去也能将它挥为两段。

    徒儿于是想:好吧,就削了这伞,看你老东西还有什么说的!想罢,抽出刀来,运足平生功力,斜着照准那伞,一刀挥去。

    这自然是一把极普通的伞,哪里需要许多功力。一刀下去,纸伞顿时骨散筋飞,老师父手里握着的只是一把竹匕。然而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徒儿用力躬身的一瞬,师父的竹匕也就从他的后脑直穿咽喉,把他钉在青石板上。

    山雨凄迷,山风如诉。

    师父老泪纵横,一声长啸,扑下山崖。

    1.“风雨凄迷,山色空濛”,写景简洁,试分析这一句写景的作用。(4分)

    2.说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这句话的含义。(4分)

    3.谈谈“伞”在文中的含义,并分析以“伞”为题的作用。(4分)

    4.这篇小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立法度,耕织务:努力从事

    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拱手:作揖行礼

    C.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遗策因:沿袭,沿用

    D.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2.下列各组划线的词语含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致千里蟹六跪二螯

    B.君臣固守窥周室然后六合为家

    C.东割膏腴地然而不王者,未有也

    D.青,取之于蓝,而青蓝谪戍之众,非抗九国之师也

    3.对第三段文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的中心是写秦始皇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B.这段文字刻意渲染“攻”时的秦是何等的强大,意在与秦后来灭亡之迅速形成对比。

    C.作者依次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形势各个方面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在正面铺叙中现出暴政的魔影,意在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D.这段文字的中心是讽刺秦始皇自以为可以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3分)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分)

    (3)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7分)

    宿江边阁

    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注]:本诗作于公元766年,作者寓居夔州的西阁。

    1.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试分析其运用之妙。(4分)

    2.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6分)

    1.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

    2.锄櫌棘矜,________。(《过秦论》)

    3.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

    5.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秋兴八首》)

    6.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前不久,北京大学公布了2012年“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参与学校及实施细则。和去年公布的遴选要求相比,今年细化了很多,还列出了不得被推荐的四条“高压线”,第一条就是“不孝敬父母”,而也正是这条要求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一些网友认为孝敬父母是传统美德,一个基本的准则怎么能变成择优的标准呢,而且孝敬不孝敬由谁来判断,怎么判断,是割肉孝母还是卧冰求鲤?也有不少网友在思考,把“不孝敬”这一条单独列出来,是否也说明我们如今在“孝敬”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北大此举体现了对人责任感的要求,我们应大力支持。

    你赞不赞成北大将“孝敬”列入实名推荐生遴选要求?请就此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现代汉语词典》对“惜”的释义如下:①爱惜:珍~∣~寸阴∣~墨如金。②可惜;惋惜: 痛~。③吝惜;舍不得:~别∣~力∣不~工本。

    参考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惜”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