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2014年天然气进口来源国分布与进口方式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是

    A.美国         B.中国         C. 欧盟       D.日本

    2.较之俄罗斯,挪威向该地区铺设陆上天然气输出管道的不利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距离       D.资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为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河被该地区誉为“母亲河”,该流域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可能导致

    A.整个流域地下水位上升          B.下游湖泊湖水富营养化

    C.下游湖泊面积逐渐缩小          D.河流改道东北流向西南

    2.图中甲河从上游到下游地区

    A.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小            B.地表径流的水量越来越大

    C.泥石流风险越来越大            D.年降水量越来越大

    3.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种植基地,与最大的玉米生产基地东北相比,其优势是

    A.地势低平     B.育种条件优越  

    C.降水丰富     D.光照时间充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表示分布在Q线附近的带状景观长廊,几乎整合了中国所有类型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回答下列问题。

    1.Q线上地理差异较小的是

    A.地域文化     B.海拔高低      C.纬度高低     D.温差大小

    2.关于图中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①由火山喷发后留下的火山口储水而成    

    B.②地处山区,城市形态为放射状

    C.③垂直带谱与地中海沿岸的阿尔卑斯山相似 

    D.④地周边酸性土壤适合茶树生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5年秋季东北的一次严重雾霾引起社会关注。专家指出,部分地区农民焚烧秸秆是导致雾霾加重的原因之一。据调查,秸秆还田需要收储、粉碎、运输、填埋等环节,提高了农民的种田成本。下图为某农业区秸秆利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饲料、肥料、燃料、废弃物        

    B.饲料、燃料、肥料、废弃物

    C.肥料、饲料、废弃物、燃料        

    D.肥料、燃料、废弃物、饲料

    2.东北地区发展沼气的不利条件是

    A.原料不足      B.冬季寒冷漫长 

    C.日照不足       D.科技水平较低

    3.以下解决秸秆问题的措施最利于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A.政府定期进行收购,作为造纸工业原料  

    B.将秸秆作为燃料,为农民提供生活用能

    C.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D.强制农民将秸秆直接还田,恢复土壤肥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示意某区域中心城市不同年代的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分析该城市制造业的空间变化,与其变化不相符的是

    A.制造业集聚中心逐步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 

    B.在城市周边形成多个集聚区

    C.集聚中心呈现出沿高速公路向外扩散的趋势 

    D.制造业重心有北迁的趋势

    2.图中显示出的变化,说明该城市制造业

    A.在区域社会经济进入高水平时期时就业比重将大幅度增加

    B.空间集聚与扩散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

    C.空间格局演化与交通通达度及政策引导关系不大

    D.在区域产业结构中资源密集型企业始终为主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荷兰牧场强调天然喂养,以家庭农场为主,集约化程度控制在较低水平,乳制品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下图为“荷兰皇家菲仕兰坎皮纳公司业务流程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图中业务流程环节对应正确的是

    A.甲—牛奶生产     B.乙—乳品加工

    C.丙—供应和服务    D.丁—乳品销售

    2.荷兰牧场的牧草质量优良,得益于当地的

    A.地形条件     B.气候条件     C.水源条件     D.交通条件

    3.荷兰乳品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有

    ①建立互惠共赢的乳品产业链      ②全面提升牛奶的安全和品质

    ③扩大天然草场的放牧规模       ④积极开拓国内外销售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近几年来多地出现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这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组织专家进行调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专家对水土流失进行调查首先要借助各种地图,其中必需具备的是

    A.气温与土壤类型分布图          B.地形图和降水分布图

    C.工业与交通分布图             D.农作物和植被类型分布图

    2.专家经过实地调查确定了水土流失的原因,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大面积的开挖地表,露天采矿

    B.为扩大耕地面积而大规模修筑梯田

    C.生态环境改善,降水增加且多暴雨

    D.铲除原始植被,栽种柑橘等经济林

    3.下图与水土流失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为“某企业空间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该企业空间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为发达国家        B.该企业可能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C.乙国发展中国家        D.该企业可能为资源密集型产业

    2.当该企业处于③阶段时,乙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可能是

    A.国内就业机会不足           B.产业结构升级缺乏动力

    C.环境压力变大             D.出现“用工荒“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山东枣庄因枣而得名。红枣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喜光,好干燥,耐干旱。下图枣庄市所在的区域略图,Q地红枣果实大而甜,是全市唯一相对集中、产量最大的红枣生产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Q地红枣品质优良的有利自然条件

    A.迎风坡降水丰富    B.背阳坡光照充足 

    C.山坡排水条件好    D.土壤肥沃水源足

    2.解决枣庄红枣相对集中、产量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A.增加有机化肥使用量,提高红枣质量  

    B.举办红枣文化旅游节,发展观光农业

    C.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开拓销售市场   

    D.延长红枣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位于鄂西北山区十堰市的第二汽车制造厂(某著名汽车公司)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三线”建设中选址建设的国家重点企业。在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和特殊的国内社会环境下,“三线”建设中国家重点工业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散(分散布局)、山(工厂进山)、洞(生产设备进洞)”。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汽车制造厂当初选址十堰是合理的,主要理由是

    A.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交通方便、水源充足       

    D.国防安全需要

    2.20世纪90年代,该著名汽车公司确立了建设“汉江汽车工业走廊”的发展目标,目前已初步形成十堰(商用车制造)、襄阳(轻型商用车及中高档轿车制造)、随州(专用汽车制造)、武汉(乘用车制造)四大整车生产基地及众多的零部件生产基地。该公司提出这一发展目标的理论依据是

    A.生产联系和地域分工          

    B.产业集聚和规模效益

    C.工业分散和区域协作          

    D.产业转移和资源配置

    3.2004年该著名汽车公司将总部迁到武汉,同时将其乘用车研发中心迁到广州。该公司实施这一发展战略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获取劳动力,降低成本      

    B.便于获取充足的燃料和原料

    C.便于获取市场与技术信息        

    D.便于零部件生产加工和采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的面积变化示意图(左图)和1900~2000年里海海平面变化示意图(右图)。20世纪50~60年代伏尔加河下游相继建成一系列大型水库。

    (1)与乙地比,判断甲地年积雪期的长短,并简析其原因。

    (2)简述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的特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3)请指出伏尔加河发展内河航运的限制因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Ⅰ是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图,该地区资源丰富,经济较为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目前乌江河流域正在发展成为“电力—冶金—化工”基地。

    2014年12月26日,历时5年建设的中国第一条山区高铁——贵广高铁开通运营,“云贵万重山”的贵州迈入了高铁时代。如下图Ⅱ所示。

    (1)说明图示地区农业发展中土地利用的主要不利因素。

    (2)简述乌江河流域发展为“电力—冶金—化工”基地的自然区位优势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3)指出图示地区贵广高铁建设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丝绸之路”是横跨亚欧大陆、举世闻名的国际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两千多年来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二  下图为“丝绸之路”路线图。

    (1)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沿古“丝绸之路”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

    (2)指出古“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泥石流是我国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常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一批地理工作者对我国华北某省山区进行泥石流危险评估,划定了该区泥石流的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分布范围。

    判断图中①、②、③所示区域中,哪一个是泥石流高危区,并说明该地夏季多发泥石流的自然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选修6:环境保护】环境竞争力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全面体现了当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主要包括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环境管理等指标。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中国环境竞争力分布图。

    材料二 图中A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之称。

    (1)分析说明我国东部地区环境竞争力高的主要原因。

    (2)A省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如何改变其环境竞争力较差的现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