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7 题,其中:
句子默写 1 题,文言文阅读 3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名句积累与运用。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________,悠悠。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

    (4)________,__________。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李清照《渔家傲》)

    (5)诸葛亮一生戎马,功可敌国,但其实并无意于功名,他在《出师表》中表达自己淡泊名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为后人所传颂。

    (6)李白曾在《行路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出自己的凌云之志,无论前途多么坎坷依然踏浪一搏。

    (7)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点明自己思乡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8)我们现在常常引用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所说的“________”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3 题
  1.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白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1.本文作者____(人名)是明初文学家。“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本文是一篇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______)   (2)腰白玉之环(______)

    (3)右备容臭(______)         (4)生以乡人子谒余(______)

    3.作者开头即言自己“嗜学”,请结合文章分析作者从哪些细节表现出他的这一特点的?找出两处即可。

    4.作者是明代的大学问家,四方学者夸其文章“当今天下第一”。但是他在文中却多处运用了自谦之语,请找出一句抄写下来。

    5.作者写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你从作者的求学经历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鲁公治园

    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两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无地置土(______)   (2)不畏小儿女颠踬耶(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鲁公的性格特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王伦对晁盖说道:“感蒙豪杰到此聚义,只恨敞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说言未了,只见林冲双眉剔起,两眼圆睁,坐在交椅上大喝道:“你前番我上山来时,也推道粮少房稀。今日晁兄与众豪杰到此山寨,你又发出这等言语来。是何道理?”吴用便说道:“头领息怒!自是我等来的不是,倒坏了你山寨情分。今日王头领以礼发付我们下山,送与盘缠,又不曾热赶将去。请头领息怒,我等自去罢休。”林冲道:“这是笑里藏刀,言清行浊的人!”王伦喝道:“你看这蓄生!又不醉了,倒把言语来伤触我,卸不是反失上下!”林冲大怒道:“量你是个落第腐儒,胸中又没有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吴用便道:“晁兄,只因我等上山相投,反坏了头领面皮。只今办了船只,便当告退。”……林冲把桌子只一脚,踢在一边。抢起身来,衣襟底下掣出一把明晃晃的刀来,措的火杂杂。吴用便把手将髭须一摸,晁盖、刘唐便上亭子来,虚拦住王伦,叫道:“不要火并!”吴用一手扯住林冲,便道:“头领不可造次!”公孙胜假意劝道:“休为我等坏了大义!”……林冲拿住王伦,骂道:“你是一个村野穷儒,……柴大官人这等资助你,碉给盘缠,与你相交,举荐我来,尚且许多推却。今日众豪杰特来相聚,又要发付他下山去。这梁山泊便是你的?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你也无大量之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林冲骂了一顿,去心窝里只一刀,察地搠倒在亭上,可怜王伦做了半世强人,今日死在林冲之手。正应古人言: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亦深。

    1.选文出自古典名著《____》,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____。

    2.结合选文内容,请回答向来逆来顺受的林冲为何怒杀王伦?

    3.请抄写出作者对王伦被火并一事的感慨,并写出“机深”评价的是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生机

    丰子恺

    去年除夜买的一球水仙花,养了两个多月,直到今天方才开花。

    今春天气酷寒,别的花木萌芽都迟,我的水仙尤迟。因为它到我家来,遭了好几次灾难,生机被阻抑了。

    第一次遭的是旱灾,其情形是这样:它于去年除夕到我家,当时因为我的别寓里没有水仙花盆,我特为跑到磁器店去买一只纯白的磁盘来供养它。这磁盘很大、很重,原来不是水仙花盆。据磁器店里的老头子说,它是光绪年间的东西,是官场中请客时用以盛某种特别肴馔的家伙。只因后来没有人用得着它,至今没有卖脱。我觉得普通所谓水仙花盆,长方形的、扇形的,在过去的中国画里都已看厌了,而且形式都不反这家伙好看。就假定这家伙是为我特制的水仙花盆,买了它来,给我的水仙花配合,形状色彩都很调和。看它们在寒窗下绿白相映,素艳可喜,谁相信这是官场中盛酒肉的东西?可是它们结合不到一个月,就要别离。为的是我要到石门湾去过阴历年,预期在缘缘堂住一个多月,希望把这水仙花带回去,看它开好才好。如何带法?颇费踌躇:叫工人阿毛拿了这盆水仙花乘火车,恐怕有人说阿毛提倡风雅;把他装进皮箱里,又不可能。于是阿毛提议:“盘儿不要它,水仙花拔起来装在饼干箱里,携了上车,到家不过三四个钟头,不会旱杀的。”我通过了。水仙就与盘暂别,坐在饼干箱里旅行。回到家里,大家纷忙得很,我也忘记了水仙花。三天之后,阿毛突然说起,我猛然觉悟,找寻它的下落,原来被人当作饼干,搁在石灰甏①上。连忙取出一看,绿叶憔悴,根须焦黄。阿毛说:“勿碍。”立刻把它供养在家里旧有的水仙花盆中,又放些白糖在水里。幸而果然勿碍,过了几天它又欣欣向荣了。是为第一次遭的旱灾。

    第二次遭的是水灾,其情形是这样:家里的水仙花盆中,原有许多色泽很美丽的雨花台石子。有一天早晨,被孩子们发见了,水仙花就遭殃:他们说石子里统是灰尘,埋怨阿毛不先将石子洗净,就代替他做这番I作。他们把水仙花拔起,暂时养在脸盆里,把石子倒在另一脸盆里,掇到墙角的太阳光中,给它们一一洗刷。雨花台石子浸着水,映着太阳光,光泽、色彩、花纹,都很美丽。有几颗可以使人想象起“通灵宝玉”来。看的人越聚越多,孩子们尤多,女孩子最热心。她们把石子照形状分类,照色彩分类,照花纹分类;然后品评其好坏,给每块石子打起分数来;最后又利用其形色,用许多石子拼起图案来。图案拼好,她们自去吃年糕了;年糕吃好,她们又去踢毽子了;毽子踢好,她们又去散步了。直到晚上,阿毛在墙角发见了石子的图案,叫道:“咦,水仙花哪里去了?”东寻西找,发见它横卧在花台边上的脸盆中,浑身浸在水里。自晨至晚,浸了十来小时,绿叶已浸得发肿,发黑了!阿毛说:“勿碍。”再叫小石子给

    第三次遭的是冻灾,其情形是这样的:水仙花在缘缘堂里住了一个多月。其间春寒太甚,患难迭起。其生机被这些天灾人祸所阻抑,始终不能开花。直到我要离开缘缘堂的前一天,它还是含苞未放。我此去预定暮春回来,不见它开花又不甘心,以问阿毛。阿毛说:“用绳子穿好,提了去!这回不致忘记了。”我赞成。于是水仙花倒悬在阿毛的手里旅行了。它到了我的寓中,仍旧坐在原配的盆里。雨水过了,不开花。惊蛰过了,又不开花。阿毛说:“不晒太阳的原故。”就掇到阳台上,请它晒太阳。今年春寒珠甚,阳台上虽有太阳光,同时也有料峭的东风,使人立脚不住。所以人都闭居在室内,从不走到阳台上去看水仙花。房间内少了一盆水仙花也没有人查问。直到次日清晨,阿毛叫了:“啊哟!昨晚水仙花没有拿进来,冻杀了!”一看,盆内的水连底冻,敲也敲不开;水仙花里面的水分也冻,其鳞茎冻得像一块白石头,其叶子冻得像许多翡翠条。赶快拿进来,放在火炉边。久之久之,盆里的水溶了,花里的水也溶了;但是叶子很软,一条一条弯下来,叶尖儿垂在水面。阿毛说:“乌者。”我觉得的确有些儿“乌”,但是看它的花蕊还是笔挺地立着,想来生机没有完全丧尽,还有希望。以问阿毛,阿毛摇头,随后说:“索性拿到灶间里去,暖些,我也可以常常顾到。”我赞成。垂死的水仙花就被从房中移到灶间。是为第三次遭的冻灾。

    谁说水仙花清?它也像普通人一样,需要烟火气的。自从移入灶间之后,叶子渐渐抬起头来,花苞渐渐展开。今天花儿开得很好了!阿毛送它回来,我见了心中大快。此大快非仅为水仙花。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个人的事如此,家庭的事如此,国家、民族的事也如此。

    1936年3月

    【注释】①甏(bèng):瓮一类的器皿。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l)踌躇(______)   (2)憔悴(______)   (3)埋怨(______)   (4)料峭(_____)

    2.本文按照怎样的记叙顺序展开全文的?第二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请从文中找出水仙花遭受的几次灾难。

    4.试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正刻把它供养在家里旧有的水仙花盆中,又放些白糖在水里。

    5.水仙花在孩子的手中又遭遇了一次灾难,但在作者笔下却丝毫不见埋怨,可见他对孩子有什么样的感情?我们长春出版社(七上)的教材中曾经选人了一篇丰子恺的散文,同样表达了这种情感,题目是什么?

    6.最后一段“我”见了水仙花后“心中大快”,原因有哪些?作者由水仙花的遭遇想到人间的事,想到个人、家庭、国家和民族的事,这是什么写法?

    7.请分析“生机”一词在文中的含义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同学们,转眼初三过半,正值花季的你们朝气蓬勃,散发着青春的光彩!可是,当你们徜徉于书山卷海之中时,是否也体会到了家人的艰辛与付出?寒假即将来临,请你们计划为家人做一些家务,分担一些他们的重担吧!

    (1)实况调查。请根据你个人的做家务情况,在表格里面打“√”,每一项只能打一次。

    项目

    能做到

    偶尔做到

    做不到

    做早饭

    洗衣服

    洗碗

    打扫房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我评价。根据以上你所填写的表格,你对自己做家务的情况满意吗?为什么?请给自己做一个客观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到做到。请写出你要承担的一项家务活,并说说承担这项家务的原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以下文题,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寒冬里的暖意

    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有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的好坏会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周敦颐却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污浊的环境中更能考验一个人的品质。你同意哪一种看法呢?

    作文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5)不少于6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