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多选题 1 题,实验题 2 题,简答题 2 题,填空题 2 题
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7 题
  1. 物体b在力F作用下将物体a压向光滑的竖直墙壁,a始终处于静止,如图所示,当F逐渐增大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受的摩擦力有两个

    B. a与b间的摩擦力大小随F的增大而增大

    C. a受的摩擦力大小不随F的增大而变化

    D. b相对a的运动趋势方向竖直向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1kg的小物块以初速度=11m/s,从53°固定斜面底端先后两次滑上斜面,第一次对小物块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第二次无恒力,图乙中的两条线段a、b分别表示存在恒力F和无恒力F时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的v-t图像,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os53°=0.6,sin53°=0.8)

    A. 恒力F大小为21N

    B.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

    C. 有恒力F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机械能的减少量较小

    D. 有恒力F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产生的热量较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在倾角=30°的光滑斜面上,长为L的细线一定固定,另一端连接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在斜面上做圆周运动,A、B分别是圆弧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若小球在A、B点做圆周运动的最小速度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则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木板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长木板的加速度a与水平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则

    A. 当时,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随F变化的函数关系

    B. 当F=8N时,滑块的加速度为1m/s2

    C. 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素为0.2

    D. 力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一定可以表示为F=6t(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恒定,内阻r=2Ω,定值电阻,ab段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在开关S断开与闭合时相等,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一定等于S闭合时的示数

    B. 电阻可能分别为4Ω、6Ω

    C. 电阻可能分别为3Ω、9Ω

    D. 开关S断开与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量大小之比与无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由光滑细管组成的轨道如图所示,其中AB段和BC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水平地面为H的管口D处静止释放,最后能够从A端水平抛出落到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落到地面时相对于A点的水平位移值为

    B. 小球落到地面时相对于A点的水平位移值为

    C. 小球能从细管A端水平抛出的条件是

    D. 小球能从细管A端水平抛出的最小高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不带电物体A和带电的物体B用跨过定滑轮的绝缘轻绳相连,AB的质量分别为2m和m,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另一端与物体A相连,倾角为的斜面处于沿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整个系统不计一切摩擦,开始时,物体B在一沿斜面向上的外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且轻绳恰好伸直,然后撤去外力F,直到物体B获得最大速度,且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则在此过程中

    A. 物体B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

    B. B的速度最大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C. 撤去外力F的瞬间,物体B的加速度为

    D. 物体A、弹簧和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量等于物体B和地球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的减少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1 题
  1. 空间中有一电场强度方向沿x轴方向的电场,其电势随x的分布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以初速度从x=0处的0点进入电场并沿x轴正方向运动,则下列关于该粒子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而是

    A. 粒子从x=0处运动到x处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

    B. 粒子从x处运动到x处的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减小

    C. 欲使粒子能够达到x处,则粒子从x=0处出发的最小速度应为

    D. 若,则粒子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偶然误差是由仪器结构缺陷,试验方法不完善造成的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系统误差

    C.相对误差等于绝对误差与测量值之比

    D.0.0123m、17.0mm、3.85km都是三有有效数字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金属丝直径时的读数如下图一,金属丝直径为_______mm,图二为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读数,由于遮挡,只能看见游标的后半部分,这个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待测电阻的阻值约为20Ω,现要测量其阻值,实验时提供器材如下:

    A.电流表(量程150mA,内阻约为10Ω)

    B.电流表(量程20mA,内阻约为=30Ω)

    C.电压表V(量程15V,内阻约为3000Ω)

    D.定值电阻=100Ω

    E.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5Ω,额定电流为1.0A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5Ω,额定电流为0.5A

    G.电源E,电动势E=4V(内阻不计)

    H.电键S及导线若干

    (1)为了使电表调节范围较大,测量准确,测量时电表读数不得小于其量程的,请从所给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________(均用器材前对应的序号字母填写)

    (2)根据你选择的实验器材,请你在虚线框内画出测量的最佳实验电路图并标明元件符号:______

    (3)待测电阻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式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如图所示,一光滑斜面的直角点A处固定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绝缘小球。另一同样小球置于斜面顶点B处,已知斜面长为L,现把上部小球从B点从静止自由释放,球能沿斜面从B点运动到斜面底端C处(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

    求:(1)小球从B处开始运动到斜面中点D处时的速度?

    (2)小球运动到斜面底端C处时,球对斜面的压力是多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和半圆轨道面均光滑,质量M=1kg的小车静止在地面上,小车上表面与R=0.24m的半圆轨道最低点P的切线相平,现有一质量m=2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以=6m/s的初速度滑上小车左端,二者共速时小车还未与墙壁碰撞,当小车与墙壁碰撞时即被粘在墙壁上,已知滑块与小车表面的滑动摩擦因数μ=0.2,,求:

    (1)滑块与小车共速时的速度及小车的最小长度;

    (2)滑块m恰好从Q点离开圆弧轨道时小车的长度;

    (3)讨论小车的长度L在什么范围,滑块能滑上P点且在圆轨道运动时不脱离圆轨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气体扩散现象表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B.温度是物质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C.热量总是自发的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

    D.机械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无法全部用来做功以转化成机械能

    E.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用水银封闭着长L=13cm的理想气体,右端开口,当封闭气体的温度T=312K时,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差,现对封闭气体缓慢加热,直到左、右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设外界大气压

    ①求左右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时封闭气体的温度___________;

    ②若保持①问中气体温度不变,从右管的开口端缓慢注入水银,直到右侧管的水银面比左侧管的高,求注入水银柱的长度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的正向传播,振幅为2cm,周期为T,已知在t=0时刻波上相距50cm的两质点a、b的位移都是,但运动方向相反,其中质点a沿y轴负向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该列简谐横波波长可能为37.5cm

    B.该列简谐横波波长可能为12cm

    C.质点a﹑质点b的速度在某一时刻可以相同

    D.当质点b的位移为+2cm时,质点a的位移为负

    E.在时刻质点b速度最大

    (2)如图所示,为某种透明介质的截面图,△AO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为半径R=10cm的四分之一的圆弧,AB与水平面屏幕MN垂直并接触与A点,由红光和紫光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射向圆心O,在AB分界面上的入射角i=45°,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亮斑,已知该介质对红光和紫光的折射率分别为

    ①判断在AM和AN两处产生亮斑的颜色 __________;

    ②求两个亮斑间的距离 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