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判断题 6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26 题,中等难度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下列早期人类中,在此遗址生活过的有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山顶洞人    ④河姆渡居民

    A.①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是水稻的故乡,以下最早能吃上大米饭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毛泽东、朱德写的“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指

    A.黄帝    B.尧    C.舜    D.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人类和人类社会是同时起源的。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社会形态,它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结束的时期是

    A.黄帝时期      B.尧舜时期

    C.禹时期       D.启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三字经》云:“夏传子,家天下”。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局面开始于

    A.桀       B.周武王

    C.禹       D.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

    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③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

    ④分封制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以下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石器    ②陶器    ③铜器    ④铁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汉语中经常使用成语,成语大多是来源于历史故事,成语“退避三舍”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大变革时代”是指

    A.夏、商           B.商、西周

    C.西周、东周         D.春秋、战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是战国时期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它是

    A.都江堰    B.灵渠    C.白渠    D.郑国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因为商朝出现记载当时社会生产和阶级状况的文字,这种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我国最早测定一年的24节气,是在

    A.商朝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出自

    A.《论语》       B.《道德经》

    C.《孟子》       D.《韩非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观点和主张对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是

    A.一切顺其自然,要“无为而治”

    B.主张勤政,反对苛政和滥杀

    C.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D.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历史的进步。战国时期我国进入封建社会,其途径是

    A.战争         B.变法

    C.和谈         D.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法治”“改革”“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由此你会联想到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国家发了一道布告张贴全国,凡是识字的人都能看得懂,这种事最早只能发生在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源于

    A.项羽的抗秦斗争      B.刘邦的抗秦斗争

    C.陈胜、吴广起义      D.王莽篡夺西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两汉时期击败匈奴的名将,其中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而留名青史的是

    A.窦固    B.卫青    C.窦宪    D.霍去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亚    ②河西走廊    ③欧洲    ④今新疆境内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6 题
  1.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北京人。

    错误:           订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于公元2070年。

    错误:             订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名人,他的代表作是《论语》。

    错误:              订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铁农具的使用和推广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错误:               订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攻灭六国,统一中国。

    错误:               订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小张与小王讨论汉武帝时,他们一起将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列表如下:

    方面

    措   施

    政治

    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军事

    实行和亲政策,把昭君嫁给匈奴首领

    上述表格有一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说明理由。

    错误:

    理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史记》

    材料二 :

    材料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按军功大小授与爵位,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材料四: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秦军战绩

    全胜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败北

    58次

    3次

    4次

    ——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说的?(2分)体现了他怎样的主张。(2分)

    (2)材料二的图片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三中的哪一项改革措施相对应?(2分)

    (3)材料三中哪一项措施最有利于秦国封建制度的形成?(2分)

    (4)请结合材料三说说材料四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原因?(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的图片是哪一原始居民住的什么房子?(4分)为什么会这样设计?(2分)

    (2)材料二所示的图片是哪一原始居民住的什么房子?(4分)为什么会这样设计?(2分)

    (3)以上两种房屋的设计思路说明了什么?(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秦始皇(图一),自古以来评说不一。李白赞他“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司马迁说他“刻薄寡恩,心如虎狼”……。请你也来评一评。

    (1)【收集资料】班级的同学从不同途径收集了有关秦始皇的史料:如影视作品、历史小说、文物古迹、民间传说等。你认为哪一种史料是最可信的?

    (2)【整理资料】

    ①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②统一度量衡。 

    ③有车裂等十多种死刑。

    ④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⑤统一文字。

    ⑥建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如图二所示。

    A组同学观点: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你认为上述哪些材料可以论证这一观点?(只填序号)

    B组同学观点:秦始皇是暴君。你认为上述哪些材料能够论证这一观点?(只填序号)

    (3)【论从史出】分析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一句简练的话评价秦始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看下图回答问题:

    (1)该人物是谁?(2分)他生活在什么时期?(2分)他的言行记录在哪一本书?(2分)

    (2)他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地位?(2分)

    (3)战国时期儒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他的思想与图中人物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