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多选题 6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3 题,简答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原型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  )

    A.控制变量        B.理想模型

    C.等效代替       D.科学假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从16世纪末,随着人们对力的认识逐渐清晰和丰富,建立了经典力学理论,以下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物体的速度越大,说明它受到的外力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在改变,说明它受到的外力一定改变

    C.马拉车做匀速运动,说明物体做匀速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一个人从地面跳起来,说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A与B两个物体用轻绳相连后,跨过无摩擦的定滑轮,A物体在Q位置时处于静止状态,若将A物体移到P位置,仍然能够处于静止状态,则A物体由Q移到P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对A的拉力增大

    B.地面对A的支持力增大

    C.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

    D.地面对A的支持力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

    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

    C.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相同

    D.0~2s内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竖直起飞的火箭在推动力F的作用下产生10m/s2的加速度,若推动力增大到2F,则火箭的加速度将达到(g取10m/s2)(  )

    A.20m/s2      B.25m/s2       C.30m/s2      D.40m/s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给小球一个合适的初速度,小球便可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圆锥摆,设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受重力、细绳的拉力和向心力作用

    B.细绳的拉力提供了向心力

    C.θ越大,小球运动的线速度越大

    D.θ越大,小球运动的周期越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6 题
  1. 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g、m∕s、N是国际单位的导出单位

    B.kg、m、s是国际单位的基本单位

    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kg.也可以是g

    D.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F=ma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

    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

    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

    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

    D.b的初速度比c的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船横渡一条两岸平行的河流,船本身提供的速度(即静水速度)大小不变、船身方向垂直于河岸,水流速度与河岸平行,已知小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  )

    A.越接近河岸水流速度越小

    B.越接近河岸水流速度越大

    C.无论水流速度是否变化,这种渡河方式耗时最长

    D.该船渡河的时间不会受水流速度变化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个物块放置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受到的水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s末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15N

    B.物块在前6s内的位移大小12m

    C.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75

    D.物块的质量为5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a、b、c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质量相同,且小于c的质量,则(  )

    A.b所需向心力最小

    B.b、c周期相等,且大于a的周期

    C.b、c向心加速度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D.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叠放着P、Q两木块,用水平向右的力F推Q使它们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右运动,P、Q受力的个数可能(  )

    A.P受2个力,Q受5个力

    B.P受3个力,Q受5个力

    C.P受3个力,Q受6个力

    D.P受4个力,Q受6个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的位置允许变动

    B.在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的刻线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结点拉到O点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时,两秤之间的夹角应取90°不变,以便于计算合力的大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以下是几位同学对平抛运动的规律的探究,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A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来研究平抛运动.两球置于同一高度,用力快速击打右侧挡板后,他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这说明    

    (2)B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来研究平抛运动.轨道1安置在轨道2的正上方,两轨道的槽口均水平,且在同一竖直线上,滑道2与光滑水平板平滑连接.将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相对各自槽口)由静止同时释放,他观察到两球相遇,这说明明    

    (3)C同学利用频闪照相的方法,获取了做平抛运动小球的部分照片,如图丙所示.图中背景是边长为1.8cm的正方形小方格,a、b、c是摄下的三个小球位置,则闪光的时间间隔为     s.小球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为     m/s.(g取10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m=1.0kg,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m/s2。若沿水平向右方向施加一恒定拉力F=9.0N,使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2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

    (3)2s末撤去拉力F,物体还能运动多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半圆轨道竖直放置,半径R=0.4 m,其底部与水平轨道相接.一个质量为m=0.2 kg的滑块放在水平轨道某处(轨道均光滑),有一水平恒力F作用于滑块,使滑块向右运动,当滑块到达半圆轨道的最低点B时撤去F,滑块恰能通过圆的最高点A沿水平方向飞出,落到水平面上的位置C点.g取10 m/s2.

    求:(1)小球到达A点时速度

    (2)B、C两点间距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5kg的滑块从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自静止开始滑下,斜面末端水平(水平部分光滑,且与斜面平滑连接,滑块滑过斜面末端时无能量损失),滑块离开斜面后水平滑上与平台等高的小车.已知斜面长s=10m,小车质量为M=3.5kg,滑块与斜面及小车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0.35,小车与地面光滑且足够长,取g=10m/s2.

    求:(1)滑块滑到斜面末端时的速度

    (2)当滑块与小车相对静止时,滑块在车上滑行的距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嫦娥三号”探测器在西昌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嫦娥三号”经过几次成功变轨以后,探测器状态极其良好,成功进入绕月轨道.“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设“嫦娥三号”探测器环绕月球的运动为匀速圆周运动,它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

    则:(1)探测器绕月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为多大;

    (2)探测器绕月球运动的周期为多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