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1 题,选择题 11 题,连线题 4 题
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 题
  1. 1944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会议上,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由国际清算同盟发行统一的世界货币,货币的分配份额按照二战前三年的进出口贸易平均值计算,这样英联邦的比例高达35%。这一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A. 二战导致正常国际贸易往来受阻   B. 极力削弱美元的国际影响力

    C. 极力维持和延续英镑的国际地位   D. 保持英国战后金融霸主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1 题
  1. 公元前478年,为对抗波斯人,希腊各邦以雅典为首建立起“提洛同盟”。同盟各邦缴纳一定数量的贡金用于战备,结果这些迫不得已献出的贡金却为雅典一邦据为己有,把城市粉饰的金碧辉煌。希腊感到受了奇耻大辱,认为正遭到暴君的独裁统治。这说明

    A. 希腊各邦对外一致

    B. 雅典对内实行民主

    C. 雅典民主的局限性

    D. 城邦利益高于一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当代一位西方学者指出:“马克思关子贫穷将迫使工人阶级发动革命的预言并没有实现,部分原因在于这一预言受到了及时理会”——19世纪下半叶,“政府加快了为民服务的步伐,尤其表现在统一管理大众卫生、教育和食物供给”:“雇主们开始提高工资,改善工作状况。”“经济繁荣发泄了无产阶级的怒火……‘你不可能煽动一个衣食无忧之人闹事’”。这位学者强调

    A. 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业资本主义社会自我调整

    B. 政府和资本家的积极合作避免了社会动荡

    C. 工业革命促成经济大发展和工人阶级状况改善

    D. 西方社会从此开始建立现代意义福利国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格守“士”的通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社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

    A. 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B. 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C. 少数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

    D. 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轮船进入中国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放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材料现象表明

    A. 西方控制了中国近代交通运输

    B. 外国侵略阻碍了中国近代交通发展

    C. 近代中国的交通发展缓慢

    D. 晚清中国交通发展丧失独立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窃以为此其间不如变通办理,易女工而为男工。夫织布、纺纱、轧花等事,虽似乎近乎妇人女子之事,其实仍是工作,机器或稍笨重,一有脱落等情,妇女即束手无策,仍须借力于男工。而所做之工妇女能之,男子岂有不能为之理?计不如以男易女”。材料反映了

    A. 对妇女的关心与尊重

    B. 传统封建观念影响妇女就业

    C.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解体

    D. 妇女不能适应机器生产的要求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当今世界最高的建筑在迪拜,最富有的国家是卡塔尔,最大的上市公司是中国的……甚至连购物这一美国曾经最伟大的运动都已走向全球——世界十大购物中心只有一家位于美国,最大的在北京。上述现象客观上反映出

    A. 两极格局的趋于崩溃

    B.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 区域集团化扩展

    D. 南北贫富差距己缩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考古发现,商代墓葬中殉葬人数动辄数十人甚至数百人,而西周时期用奴隶殉葬、祭祀等现象比较少见,而且此现象主要集中在西周早期,中期以后基本未出现。这表明西周

    A. 形成了重视民力的思想   B. 各级大宗享有祭祀特权

    C. 开发私田需要大量奴隶   D. 儒学提倡尊重人的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西汉中期,各种铁制的犁铧、耧、锄、镰、斧、锯、刀、锤等农业生产用具普遍地取代了青铜器,并且推广到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这可从侧面说明当时

    A. 民族融合进程加快   B. 内外经济交流频繁

    C. 国内经济整体发展   D. 耕犁技术逐渐成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早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政府就将部分税粮折为白银征取;正统二年(1437年),朝廷被迫宣布“弛用银之禁”,于是“朝野率用银,其小者乃用钱”。这一现象说明

    A.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B. 经济发展促进政府政策的调整

    C. 税制改革推动白银普遍化

    D. 明政府改变了传统的经济政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表是1931年9月18日后中国军民反对日本侵略的部分历史事件,这表明

    抗日武装

    部分历史事件

    东北军爱国官兵

    江桥抗战(1931.10)

    双城狙击者(1932.1)

    热河抗战(1933.2)

    东北抗日义勇军

    消灭日军古贺骑兵团战斗(1932.1)

    进攻沈阳东塔机场战斗(1932.8)

    攻克安达县城(1932.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

    第一军独立师攻占柳河县三源浦(1933.11)

    第二军独立师联合义勇军攻打安图县城(1934.8)

    第三军联合义勇军攻克方正县城(1935.3)

    关内地区的抗日活动

    十九路军的淞沪抗战(1932.1)

    察哈尔抗战(1933.5)

    绥远抗战(1936.8)

    A.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B. 东北地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C. 东北抗战是全民族抗日先锋   D.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总和生育率也称总生育率,是指该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下图反映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总和生育率总体居高,其主要原因是

    A. 新中国建立和人民生活逐渐富裕   B. 土地改革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C. 重男轻女观念推动家庭多生求子   D. 国家为增加劳动力鼓励人口生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武汉大学教授赵林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他认为:宗教改革深深影响了西方文化的精神氛围,客观上为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而文艺复兴运动在科学和哲学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建树,意大利人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反而使道德更加堕落沦丧,与罗马天主教会成了一丘之貉。

    ——《试论宗教改革对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传统社会,婚姻以“事宗庙、继后世”为目的。其仪式,通行六礼。宋以后虽有简化,基本上仍遵循凭媒定娶、尊长主婚、写立婚书或收受聘财之习俗。民间婚姻习俗乃百姓私事,只要不因纠纷告上衙门,多与官府无涉。清末新政时期,四川等省份出于改变婚姻陋习,增加新政经费诸考虑,下令废止民间自拟庚帖,改为购买官方统一印制的婚书。四川省拟定大量白话文告示,广为宣传的同时,赶印了5万份婚书,要求各地三个月内售清。这次改革是政府试图以法律形式规范民间婚姻的尝试,由于民间婚俗根深蒂固,官制婚书费用较高等原因,实际效果非常有限。

    ——摘编自吴佩林《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之推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推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推行的影响。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自艾森豪威尔政府执政以后,美国就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向越南这个深渊迈进.越战历经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福特五届政府,在前两届政府执政期间,美国的越战政策并未引起国内大范围的反战浪潮。到约翰逊时期,由于南越局势的恶化以及美国伤亡人数的剧增,美国国内掀起了声势空前的反战运动。

    1973年美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越南决和国签署《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1974年6月27日,尼克松带着“水门”事件的包袱再次访问苏联,美苏讨论了越南问题、中东形势、欧洲安全等有关事务。美苏谈判始终围绕着避免战争、争取和平发展的主题展开,与当时美国国内普遍要求美苏缓和的呼声一致。

    ——摘编自闫俊永《越南战争时期的美国反战运动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国内反战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从越南撤军的影响。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首创者,也是最早由封建地主官僚转化为洋务派的人物。曾国藩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他早年追随唐鉴、倭仁、吴廷栋等人讲习理学。湖湘文化的一个特色就是“留心经济之学”,曾国藩深受影响,注重经世致用……为此,曾国藩一面讲求理学,修身养性;另一方面讲求经世之学,充分学习王夫之、魏源等的著作,以丰富自己的经世思想。曾国藩面对现实,不囿于理学的空谈,十分重视经世致用,以解决封建统治面临的种种困难……曾国藩以书生操杀人之业,成为那个时代最残酷的刽子手,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当然最后以曾国藩的胜利而告终,他因此成为汉族地主中出类拔萃之辈,而清王朝这个本该灭亡的朝廷因他又苟延残喘了半个世纪。因此对曾国藩的评价褒眨不一,《清史搞》称赞他为“中兴以来,一人而已”,章太炎曾说他“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范文澜先生称其为“汉奸刽子手”。

    ——摘编自宋德会《曾国藩与洋务运动》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曾国藩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学研究者对曾国藩评价褒贬不一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