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网上流行的一张帖子这样写道:北京人说他风沙多,A地人笑了;A地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B省人笑了;B省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笑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帖子中A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资源贫乏,经济落后   B. 传统民居为窑洞

    C. 地势低平   D. 草原面积大,有荒漠化现象

    2.关于材料中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 A地的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B. B省的烟草业突出,现在花卉种植业发展很快

    C. 新疆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内部

    D. 西藏海拔高,光热充足

    3.关于B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旅游资源丰富   B. 交通条件好,外向型经济突出

    C. 资源贫乏,经济落后   D. 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丰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回答下列各题。

    1.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

    A. 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   B. 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

    C. 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D. 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

    2.上述四省区季相变化不明显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    )

    A. 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

    B. 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

    C. 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

    D. 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0年12月31日,中国颁布稀土出口配额制度,世界稀土产业将形成新的格局。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完成下列问题。

    国家

    储量百分比(%)

    产量百分比(%)

    消费量百分比(%)

    中国

    36

    97

    41

    美国

    13

    0

    13

    日本

    资料缺失

    0

    26

    其他

    51

    3

    20

    1.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

    A. 世界稀土资源的探明储量大幅度增加   B. 我国新勘探的稀土资源少

    C. 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D. 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世界最多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③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 “珠江三角洲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

    ③污染浪费严重           

    ④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2.该图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

    A. 暴雪   B. 沙尘暴   C. 咸潮   D. 台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上山脉中,既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又是地势阶梯界线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图中山脉均是我国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山脉西侧是华北平原   B. b山脉西侧是云贵高原

    C. c山脉北侧是准噶尔盆地   D. d 山脉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3.图上四城市中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

    A. 太原   B. 福州   C. 拉萨   D. 武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下列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经纬线交点附近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 地形   B. 光照   C. 热量   D. 水源

    2.该区域农业生产中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湿地破坏   C. 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D. 土地荒漠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07年1月11 日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到2010年,中国人口总量控制在13.6 亿;到2033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峰值15亿左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右图的四个点中,表示2033年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当前我国人口素质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已成为我国竞争力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影响因素。提高人口素质可以(  )

    A. 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B. 延缓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C. 扩大耕地面积   D. 将人口数量转化为人力资源

    3.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控制在14.5亿,城市化水平达到53%以上,城乡间、区域间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止。目前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突出的问题是(  )

    A. 城市化水平过高   B. 城市化速度滞后

    C. 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D. 大城市数量太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据来自商务部的资料,截止到2004年11月18日,我国加入WTO三年来,很好地履行了承诺,农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我们国家的农业生产仍面临严峻挑战。据我国目前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与世界相应指标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受国际市场冲击最严重的农产品是(   )

    A. 油料   B. 粮棉   C. 水产品   D. 水果

    2.我国某些农产品受国际市场冲击严重主要是由于(   )

    ①投入的农药、化肥、机械化设备过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价格偏高  ②农业科技投入较少,产品品质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  ③投入的农业劳动力过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④人口多,购买力太强,造成价格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B. 东部地区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C. 西北广大地区的河流均为内流河   D. 外流区的河流,越往北去汛期越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的原因是(   )

    A. 都受夏季风影响,西部还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B. 都有夏季风的影响

    C. 外流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区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D. 夏季普遍高温降水较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关于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长江和黄河的含沙量均大,汛期均长   B. 珠江比黄河流程短,但汛期却长,流量大

    C. 海河含沙量大,汛期长,冬季结冰   D. 东北的辽河,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郑州以下,黄河流域特别狭小又无支流的原因是 (   )

    A. 河流因引黄灌溉,水量减少   B. 地区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量大

    C. 地面植被稀少,蒸发旺盛   D. 河床比堤外地面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当地传统的菜肴、民居、戏曲、农业生产等明显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较多采用(   )

    ①海鲜     ②山货      ③牛羊肉     ④腌腊制品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

    A. 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   B. 农业以种植茶、竹等为特色

    C. 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   D. 窑洞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是我国某种工业类型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黑点代表的工业可能是(   )

    A. 制糖工业   B. 畜产品加工   C. 风力发电   D. 汽车制造

    2.该工业类型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 原料   B. 资金   C. 资源   D. 技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为2010年我国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用水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代表的行政区最可能是(   )

    A. 北京、上海、广西、新疆   B. 上海、广西、北京、新疆

    C. 广西、新疆、上海、北京   D. 新疆、北京、上海、广西

    2.据图,可以判断(   )

    A. 甲生活用水比例高与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有关

    B. 乙地工业用水比例高是由于该地高科技工业发达

    C. 生态用水比例丙小于丁说明丙地区生态用水量小于丁

    D. 丁地农业用水比例高于其它三地与丁地干旱的气候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下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材料二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且在作物收割后,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特庄稼根茬留在田地过冬。下表为实施“保护性耕作法”实验前后图中棉花产区冬春季节的有关资料。                              

    土壤水分

    土壤有机质

    大气悬浮物质

    大气水分

    实验前

    6.3%

    0.7%

    14.6%

    18.6%

    实验后

    23.5%

    3.2%

    3.4%

    34.5%

    (1)说出图中棉花生产区棉花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

    (2)结合材料二,简述实施“保护性耕作法”的优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所在地形区是       。适宜在该地形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选择填空)。

    A.春小麦、亚麻、甜菜   B.冬小麦、玉米、水稻

    C.棉花、春小麦、大豆   D.油菜、茶叶、春小麦,

    (2)图中乙地所在地形区是       。该地区在国土整治中的主要问题是      

    (3)图中山脉丙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选择填空)。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改革开放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下表反映的是2007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读表回答下列题。

    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

    (立方米/万元)

    工业新水用量占工业用水总量比例(%)

    环渤海地区

    76

    2.16

    27.70

    8.48

    全国

    70

    1.77

    119.87

    16.34

    注:工业新水用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消耗的新鲜水量。

    (1)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哪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2)说明西电东输对调入区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

    (3)举例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