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解答题 7 题
中等难度 1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同时从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反映出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维法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假期里,一位同学在厨房里协助妈妈做菜,对菜刀发生了兴趣.他发现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样,刀刃前部的顶角小,后部的顶角大(如图所示),他先后做出过几个猜想,其中合理的是( )

    A.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匀,仅是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观,跟使用功能无关
    B.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力时,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刀刃厚薄无关
    C.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大,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D.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小,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35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355m,已知声速为340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20m/s2
    B.10m/s2
    C.5m/s2
    D.无法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框架上,下端栓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的压力为零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
    A.g
    B.
    C.0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两倾斜的滑杆上分别套A、B两圆环,两环上分别用细线悬吊着两物体,如图所示.当它们都沿滑杆向下滑动时,A的悬线与杆垂直,B的悬线竖直向下,则( )
    A.A环与杆有摩擦力
    B.B环与杆无摩擦力
    C.A环作的是匀加速运动
    D.B环作的是匀加速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一辆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历时5s,已知前3s的位移是12m,后3s的位移是18m,则小车在这5s内的运动中( )
    A.平均速度为4 m/s
    B.平均速度为5 m/s
    C.加速度为2 m/s2
    D.加速度为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作用于O点的三个力平衡,设其中一个力大小为F1,沿-y方向,大小未知的力F2与+x方向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F3只可能在第二象限
    B.力F3与F2夹角越小,则F3与F2越小
    C.F3的最小值为F1cosθ
    D.力F3可能在第三象限的任意范围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一辆汽车拟从甲地开往乙地,先由静止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为0时刚好到达乙地.从汽车启动开始计时,下表给出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根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汽车( )
    时刻(s) 1.0 2.0 3.0 5.0 7.0 9.5 10.5
    速度(m/s) 3.0 6.0 9.0 12 12 9.0 3.0

    A.匀加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5.0s
    B.匀加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0s
    C.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5.0s
    D.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0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跨过定滑轮的绳的一端挂一吊板,另一端被吊板上的人拉住,如图所示,已知人的质量为70kg,吊板的质量为10kg,绳及定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当人以440N的力拉绳时,人与吊板的加速度a和人对吊板的压力F分别为( )

    A.a=1.0 m/s2.F=330N
    B.a=1.0 m/s2.F=260N
    C.a=3.0 m/s2.F=110N
    D.a=3.0 m/s2.F=50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一端装有定滑轮的粗糙斜面体放在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如图所示.现用水平力F作用于物体B上,缓慢拉开一小角度,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中拉力一定变小
    B.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变大
    D.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三角体由两种材料拼接而成,BC界面平行底面DE,两侧面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30°和60°.已知物块从A静止下滑.加速至B匀速至D;若该物块静止从A沿另一侧面下滑,则有( )
    A.通过C点的速率等于通过B点的速率
    B.AB段的运动时间小于AC段的运动时间
    C.将加速至C匀速至E
    D.一直加速运动到E,但AC段的加速度比CE段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7 题
  1. 用自由落体仪(如图所示)测量重力加速度.通过电磁铁控制的小铁球每次从同一点A处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依次经过并遮断两个光电门B、C,从而触发与之相接的光电毫秒计时器,每次下落,第一次遮光(B处)开始计时,第二次遮光(C处)停止计时,并可读出相应的b、c两处位置坐标.在第一次实验过程中,计时器所计录的从B至C的下落时间为t1,B、C两光电门的高差为
    h1.现保持光电门C位置不动,改变光电门B的位置,再做第二次实验.在第二次实验过程中,计时器所记录的从B至C的下落时间为t2,B、C光电门的高差为h2.由此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的计算公式为:g=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做了一次较为精确的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实验所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设0点是计数的起始点,两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则计数点1与0点的距离s1应为______cm,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测定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可以有很多方法,某同学要用弹簧、直尺、细线等器材,测定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他已完成以下两步,请你帮他完成剩下的步骤.
    (1)用直尺量出弹簧的原长L;
    (2)将木块用细线系住,挂在弹簧下,测出这时弹簧的长度L1
    (3)______;
    (4)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三个物块重均为100N,叠放于水平桌面上;小球P重20N,挂在c绳下端,a绳一端系在物块3上,b 绳一端系在水平天花板上,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20N作用在物块2,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a绳水平,b绳与水平方向成45角
    求:(1)b绳中的拉力
    (2)12间,23间,3与桌面间摩擦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小明是学校的升旗手,他每次升旗都做到了在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时开始升旗,当国歌结束时恰好庄严的五星红旗升到了高高的旗杆顶端.已知国歌从响起到结束的时间是48s,旗杆高度是19m,红旗从离地面1.4m处开始升起.若设小明升旗时先拉动绳子使红旗向上匀加速运动,时间持续4s,然后使红旗做匀速运动,最后使红旗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与开始升起时的加速度大小相同,红旗到达旗杆顶端时的速度恰好为零.试计算小明升旗时使红旗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红旗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恒力F,F=8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求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1.5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取g=10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0.2秒钟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g=10m/s2.求:
    t(s) 0.0 0.2 0.4 1.2 1.4
    V(m/s) 0.0 1.0 2.0 1.1 0.7
    (1)斜面的倾角α;
    (2)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t=0.6s时的瞬时速度v.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