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解答题 18 题,填空题 1 题
中等难度 3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5 题
  1. 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C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梁代诗人王籍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我们能分辨是蝉鸣声和鸟鸣声,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6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和原来比较.将( )
    A.减小90°
    B.减小30°
    C.减小45°
    D.减小1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亦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枝蜡烛燃烧一半后,剩下部分的( )
    A.质量、密度都减半
    B.质量减半,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密度减半
    D.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下列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倒影--平面镜成像
    C.电影--凸透镜成像
    D.摄影--光的反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神舟九号飞船将于今年6月至8月择机发射.届时神舟九号将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三名航天员将进入天宫一号工作和生活.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对接完成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九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也是静止的
    B.航天员带到天宫一号内的物体的质量小于其在地面上时的质量
    C.在天宫一号内,航天员可以直接进行语言交流,是因为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航天员和地面控制中心之间的信息是靠电磁波传递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的运动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物体在前2秒内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该物体全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该物体前4秒走过的路程为2米
    D.该物体在前5秒的平均速度为0.4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回、锁紧四个步骤,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如图所示,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那么,对接后的“神舟八号”飞船相对下列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

    A.月球
    B.地球
    C.太阳
    D.“天宫一号”飞行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渎数随时间的变化(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正确表示了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块冰全部溶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把铜块碾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故质量和密度均为零
    D.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8 题
  1. 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________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________行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___(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________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红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是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当小红远离镜子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红、__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彩虹出现在雨过天晴的空中,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________,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正在修建的武汉到宜昌高铁全长360km高铁2h可直达,则高铁的平均时速为________m/s.一列长三百米的高铁通过长1200m的天门段汉江高铁大桥需要________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一天下午,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在小红家里自习功课,突然天空乌云密布.过了一会儿,天空出现一道耀眼的闪电,再过3秒钟,传来震耳欲聋的雷声.因为雷声非常响,所以小红以为打雷处就在她家附近,吓得面色苍白.小明赶紧安慰小红说:“打雷的地方离我们大约1公里远,不必惊慌.”接着,小明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向小红作了解释,小红听后很信服,两人就继续安心学习.
    (1)请你写出上述内容中涉及的两个物理知识.
    A.________
    B.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是凝固图象,其中表示非晶体凝固的图象是________图;表示晶体凝固过程的是________段,物质处于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甲所示是使用托盘天平时的实验情景,请你指出存在的两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小明把一个冲了气的气球密封后放到阳光下暴晒,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气球的体积变大了,此时气球内的气体的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要大,为了验证这种猜想,小明找到质量为0.46kg的地沟油,测出其体积为0.5L,该地沟油的密度是________kg/m3;能否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请说明理由________.(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约为0.91×103 kg/m3~0.93×103 kg/m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根据平面镜成像持点在图10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请保留作图痕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折射光线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这束入射光和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并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如图所示.
     
    (1)当蜡烛放在光具座30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cm.
    (2)当蜡烛放在光具座20cm处,移动光屏,得到像的特点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一光学仪器名称).
    (3)当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45cm处,观察正立、放大的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探究课上,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活动.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如图甲所示,于是小丽同学直接使用天平进行测量.此时,同组同学马上阻止说:小丽的做法不对,不对之处是没有把游码向左移到标尺的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发现天平横梁不平衡,指针向左偏,此时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中线处.
    (3)接着把小石块放在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放人20g、5g砝码各一个时,天平横梁刚好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4)然后用一细绵线系住小石块,放人盛有水的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然后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是20ml,则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
    (5)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m3.该小组测算得的密度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公共汽车从甲站经过乙站到丙站,甲、乙两站相距1200m,乙、丙两站相距2160m.汽车从甲站开到乙站用2min.在乙站停车1min后再开往丙站,再经过3min到达丙站.求:
    (1)汽车从甲站开到乙站这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汽车从乙站开到丙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汽车从甲站开到丙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我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50g,则:
    (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mL的酱油?(ρ矿泉水=1.0×103kg/m3,ρ酱油=1.1×103kg/m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约为________cm;根据近视眼的结构,近视眼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的明视距离________(选填“大”、“小”或“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