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要认真清查国有企业现有的资产,防止有人借改革之机_____国有资财。

    ②为了使这个展览办得更加充实,博物馆领导派出多人到老区_____革命文物。

    ③近来,一些用人单位在看重求职者学历、工作年限等“硬件”的同时,愈来愈重视求职者的        、德行、操守等“软件”。

    A.侵吞   收集   品行

    B.鲸吞   收集   品行

    C.鲸吞   搜集   品性

    D.侵吞   搜集   品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B.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暂停与名古屋市官方交往的决定。

    C.金阳新区一些居民违建之风抬头,部分业主占用公用场地非法搭建,或楼顶加层 ,或凌空搭建,这些违法建筑如雨后春笋,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D.他生前身无长物,家里连件像样的家电都没有,着实让人动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除了体育本身的价值功能外,足球运动还对改善经济文化建设、增进国际交往和提升国家软实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B.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显示,明天将发布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情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经济数据。

    C.过去,他留给我的印象,只不过是做事圆滑,为人不诚恳,但总还不得不接受组织纪律的约束;没想到几年不见,他居然变得有点儿玩世不恭了。

    D.由于电视、电脑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然地改变着人们在印刷媒体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晨间听蝉,想其洁。                          。蝉亦是禅。

    ①高据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

    ②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

    ③蝉该是有翅之族的隐士吧

    ④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分外轻逸

    ⑤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

    ⑥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

    A.④②①③⑥⑤

    B.④⑥②⑤③①

    C.③④⑤⑥②①

    D.③①④②⑥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对偶句中,不含对比的一项是(   )

    A.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D.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句中加横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二虫又何知        ②顷,持一象笏至

    B.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②臣之进退,实狼狈

    C.①是臣尽节陛下之日长   ②州司临门,急星火

    D.①呱呱泣           ②渔父莞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句的句式和“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相同的一项是(   )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B.重为乡党所笑。

    C.《齐谐》者,志怪者也。

    D.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活用情况和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彭殇为虚诞          B.故述往事,来者

    C.引以为觞曲水         D.臣具以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各组加横线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时维九月,序三秋         举酒

    B.之所趋异也             心躁也

    C.所以兴怀,其一也         非利足也,而千里

    D.响彭蠡之滨            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室仅方丈                 B.下流多谤议

    C.亦将有感于斯文             D.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给季弟书

    魏禧

    辛卯月日,客粤二旬。每念吾弟介然不苟,颇以远大相期,圣人所谓“刚毅木讷”,庶几近之;但刚为美德,吾弟却于此成一“疏”字,生一“褊”字,又渐流一“傲”字。

    往时我之督弟甚严,近五六年,见弟立志操行,颇成片段。每欲长养吾弟一段勃然挺然之气,不忍过为折抑,又我每有优柔姑息之病,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凡细故偶失,多为姑容,使弟不生疑忌,矢直无讳。坐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然我此等即是姑息,欲归为弟畅言。

    弟与人执事,亦颇竭忠,每乏周详之虑;临事时患难险阻都所不避,而不能为先事之计,以为大节无损。诸细行杂务,不留心无大害,然因此失事误人,因以失己者多有之。此则所谓疏也。疾恶如仇,辄形辞色;亲友有过,谏而不听,遂薄其人;人轻己者,拂然去之;行有纤毫不遂其志,则抑郁愤闷不能终朝。此诚褊衷,不可不化。其人庸流也,则以庸流轻之;其人下流也,则以下流绝之;岸然之气,不肯稍为人屈。遂因而不屑一世,凌铄侪辈。长此不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夫疏则败事,褊则邻于刻薄,傲则绝物而终为物绝:三者皆刚德之害。然皆自刚出之,倘能增美去害,则于古今人中当自造一诣矣。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先儒以为 “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吾弟之事父兄多恭谨,然婉容愉色抑何少也!岂其无乐爱耶?盖无学问以化其刚,岸然之气,欲下之而不能下也。弟行勉之矣!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每念吾弟然不苟                 介:耿直

    B.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           坐:因为

    C.谏而不听,遂其人               薄:接近

    D.有愉色者必有容                 婉:和顺

    2.下列加横线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颇远大相期               制府檄下,几捕系死

    B.往时我督弟甚严           句读不知

    C.欲归弟畅言               不足外人道也

    D.岂无乐爱耶               尔无忘乃父之志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 

    (2)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报任安书》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4.在给弟弟的这封信中,作者认为与人相处应遵循哪几条准则?请简要概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古诗词鉴赏

    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1.词的上片开头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清朝文人许昂霄曾云:“细雨二句,合看乃愈见其妙。”这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3.下篇结句“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试从全词概括“恨”有哪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我决起而飞,            。《逍遥游》

    (2)            ,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

    (3)朝菌不知晦朔,            。《逍遥游》

    (4)然后施行,             ,有所广益。《出师表》

    (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出师表》

    (6) 屋舍俨然,              。《桃花源记》

    (7)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8)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小题。

    米勒,米勒,你听到钟声了吗?

    殷 红

    ⑴一百多年前,傍晚的那抹橙红色的夕阳,撒在森林团团簇簇的树梢上,也铺满了巴比松那片遥远又空旷的原野。萧瑟的秋风疲惫地打着漩涡游走,卷来远处教堂的钟声。那位年轻的农妇停下手中的活计,直起身来默默祈祷,而她的丈夫摘下帽子,虔诚的神情定格在暮色将临的静谧里。

    ⑵晚霞里的枯草垛,小推车上的土豆口袋,悄悄告诉我们,这就是米勒的光阴。

    ⑶米勒的画笔锁住了那个秋日的神圣,他欣喜地把这幅画拿给亲友看,说:“这是祈祷钟声。”接着他高兴的补充道:“喂,你听到钟声了吧?

    ⑷“艺术的使命是一种爱的使命,而不是恨的使命。”米勒如是说。他同情革命,却没有像库尔贝那样投入革命的行列;他同情农民,但又绝不能像德拉克罗瓦那样把农民引向战争。他只好用人各有命的宿命思想,把自己的无奈铭刻在画布上。

    ⑸于是,夕阳把他落魄的身影拉得很瘦很长。

    ⑹1889年,当那些欧美收藏家聚集在斯克里坦家,争相观看被拍卖的米勒的杰作《晚钟》,而我们那位边走边画的“行吟诗人”,却远离了尘世的纷扰和喧嚣十四年了。

    ⑺虽然他最初完成这幅画的时候,坚信它是一幅旷世杰作,而卖出这幅画时,却不过是希望得到一千法郎的颜料钱,但实际上那时他被人嘲笑成大字不识的乡巴佬,他的画即使白送人也会遭到拒绝。早年丧妻的打击和六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所造成的经济负担,使他被迫制作一些模仿18世纪洛可可时期的绘画作品。迫于生计,米勒甚至不得不画些庸俗低级的裸体画。然而有时几幅画却还换不来一只小孩的鞋子。

    ⑻他声嘶力竭的挣扎喊叫:艺术!真能把人皮都剥掉。

    ⑼米勒画完了《晚钟》,好长时间后才找到一位买主,仅仅换回了他的颜料钱。后来这幅画辗转于多位收藏家手中,价格不断攀升。最后由斯克里坦以12000法郎买回收藏,直到1889年在家中举行那次著名的拍卖。

    ⑽拍卖场内外挤满了翘首以待画落谁家的人,比肩接踵,简直没有立足之地。法国美术协会主席安托奈尔·布鲁斯托决心要为米勒的祖国──法国挣回颜面,他和美国华盛顿美术馆及其他收藏家一起参与竞争,拍卖在不断上涨的价格中愈演愈烈。当达到451000法郎时,美国富豪退出了竞拍。然而,未等布鲁斯托松口气,两个美国人坐特快列车从阿佛尔赶到巴黎,“接力”竞拍,气氛达到白热化阶段。在法国人民喊着“法国万岁”的呼声下,双方死咬着价位拼命角逐,最后布鲁斯托以55万法郎的巨额款项赢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⑾而此时,那些曾经不识珍宝的法国人,无限地崇敬起当时不值一文的米勒,把他看作“法国的骄傲”,并为《晚钟》流出激动的泪水。

    ⑿然而,那个放牧童贞的米勒呢?他曾两次企图自杀。46岁创作的《死神与樵夫》悲惨落选沙龙展,没有给他带来成名的希望曙光;50岁创作的《拿铁锹的农民》招来评论家嘲骂一片。

    ⒀曹雪芹说“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米勒和他都美得如同一个被背弃的世界,只能在各自的作品中找一个太虚幻境以度红楼残梦。把他们早已洞悉世事的眼睛、那痛苦而又欢欣的灵魂,藏在艺术作品中,颠沛流离。

    ⒁过去的画布上都烙上了浅浅的颜色,岁月的味道很鲜美。晚钟那静谧的时光,郁郁沉沦地流淌在画布上,仿佛是米勒用针绣出,那枚记忆的银针也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⒂米勒,米勒,你听到钟声了吗?

    (注:米勒(1814—1875),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晚钟》是其代表作品。原文有删改。)

    1.简述文章第(1)(2)段对《晚钟》画面内容的描述在全文中的作用。

    2.文章第(11)(12)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分析其作用。

    3.第(3)段,米勒对亲友说“你听到钟声了吧”,文末作者对米勒说“你听到钟声了吗”,请分别写出你对这两个句子的理解。

    4.除了米勒高超的绘画技能外,还有什么原因使《晚钟》成为不朽的艺术杰作?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探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康德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顾城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