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选择填充题 5 题,填空题 2 题,简答题 1 题,流程题 1 题,推断题 1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0 题
  1.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

    20

    5

    2

    37

    反应后的质量

    待测

    35

    2

    12

    A. 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待测物质的值为15

    C. 物质Y一定是单质   D. 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 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 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B. 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 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D. 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为了搜索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人们用了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试用化学观点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

    A. 单质   B. 原子   C. 离子   D. 元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庆祝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编制花环   B. 切分蛋糕

    C. 燃放鞭炮   D. 舞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加热液体 

    C. 称量固体    D. 倾倒液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

    B. 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能增强导电性

    C. 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D. 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13年4月,四川雅安发生了7.0级地震。震后灾区人民的饮用水可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的制取原理为:2Cl2+xCa(OH)2=CaCl2+Ca(ClO)2+2H2O,此反应中x的数值为

    A.1       B.2       C.3         D.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并运用于医学治疗,为人类医学作出重大贡献,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青蒿素说法正确的是(  )

    A. 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

    B.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C. 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D. 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

    A. 9g   B. 11g   C. 12g   D. 14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填充题 共 5 题
  1. 下列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是(_____)

    硫离子    B. 氧离子    C.氯离子     D.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

    A.液态空气     B.过氧化氢       C.水    D.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3年1月19日,首个《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发布。下图为元素汞的信息,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一项是(____)

    A. 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g          

    B.汞的核电荷数为80  

    C.在化学反应中,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A2和 B2 的分子,A2和 B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 X ,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物质 X 含四种元素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A2与 B2 分子个数比为 3︰l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3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____)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化学用语是我们学习化学的基础,请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 氩气_______; ② 3个铵根离子_______; ③ 2个银原子___; ④ 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⑤碳酸钠__________;  ⑥ 某气体在空气中占78%(体积分数),请表示出它的8个分子____;   ⑦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现有以下物质:①水银;②二氧化碳;③液态氧气;④自来水;⑤冰水混合物;⑥高锰酸钾;⑦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物;⑧铁粉。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以上均填序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中③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的粒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①和③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常将煤洗选加工后用于制备水煤气,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该反应温度在100℃以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该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名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今年国庆节长假期间,小刚同学到长江三峡旅游,带回来一瓶山峡的江水,他在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自来水。其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现实验室提供了烧杯、漏斗、铁架台、滤纸和玻璃棒等用品,在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对于饮用水而言,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区分硬水和软水最简单的方法是滴加________。

    (3)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在实验中他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4)小刚发现经过净化后的液体D是硬水,日常生活中常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软化后使用。操作③是消毒杀菌,这个过程主要是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6)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已知A~E是这半个学期化学学习中涉及的几种物质,其中B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D的组成元素相同,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其中“→”表示物质间能转化,“—”表示物质间能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________;

    (2)说出物质A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a是________,b是__________。

    (2)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橡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 ______,然后稍稍用力旋转,将其插入。

    (3)实验室要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的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也可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在装置B中制取氧气,实验前可以在装置B中先注入部分水使长颈漏斗形成液封后,在导管口连接一个注射器来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当注射器往外拉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证明气密性好。

    (5)已知一氧化氮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  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图A所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中看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中,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D装置则不能。否定B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

    (3)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物不变的前提下对C装置可以进行改进,你改进的措施是 _______ 。

    (4)图D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结果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你认为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小伟同学体检发现缺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校医开了一瓶维生素C,请小伟同学按说明书要求服用,五天为一个“疗程”。请回答:

    (1)小伟同学一个“疗程”共服用维生素C片的质量为 _______ mg;

    (2)请列式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这一瓶维生素C中含氧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兴趣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某次实验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下: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求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3)根据题目中所给条件,判断氯酸钾是否已经完全分解?__________(填“是”或“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