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事件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开国大典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本质是:

    A.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B.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

    C.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D.引导农民、手工业者实现合作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不包括:

    A.深圳             B.上海             C.厦门             D.汕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周恩来总理为我国外交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曾经在哪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中印会议          C.万隆会议         D.华盛顿会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世纪初期,将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从下图数据变化中你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苏联工业发展慢于德国

    B.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C.苏联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

    D.苏联农业得到迅速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21年8月,23岁的美国青年阿曼得·哈默来到了莫斯科,并于10月28日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他能获此特权得益于苏俄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农奴制废除

    C.新经济政策                           D.工业化方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漫画(如右),该漫画将英、法、美、意、日比作一只五头怪兽,它将德国踩在脚下,贪婪地将其内脏吞食殆尽。这一漫画适合用来:

    A.说明一战的性质

    B.揭示巴黎和会的实质

    C.说明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目的

    D.说明经济危机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对罗斯福新政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

    B.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C.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轴心国(德、意、日)及其服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协约。”以上条款出自:

    A.《联合国家宣言》

    B.《九国公约》

    C.《北大西洋公约》

    D.《欧洲联盟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斯大林曾经说:“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纳粹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指的是: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诺曼底登陆

    C.莫斯科保卫战

    D.攻克柏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哪些成果?

    (4分)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分)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大国间的会议对世界局势往往产生重大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签署《凡尔赛和约》  图二华盛顿会议    图三参加慕尼黑会议的   图四 斯大林、罗斯福、

    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   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

    和墨索里尼(左起)

    (1)图一是哪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和图二所示会议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图三所示慕尼黑会议反映出英法对德、意法西斯侵略扩张问题上作何态度?(2分)

    (3)图四所示会议发生在哪次战争中?会议通过了哪些重大决议?据此可知,战后主导国际关系新格局的是哪两个国家?(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近代以来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探究欧洲历史,可以使我们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有更深刻的认识。(8分)

    材料一:14-16世纪的欧洲,新的经济因素逐渐萌芽,激情澎湃、野心勃勃的人们发现了“人”、发现了“世界”,为欧洲的崛起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1)材料一所说的“发现了‘人’”、“发现了‘世界’”为欧洲的崛起创造了怎样的优越条件?(2分)

    材料二:17-19世纪,欧洲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发生巨变,引领着世界的“潮流”,欧洲成为整个世界的中心。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引领世界“潮流”,成为世界中心的原因有哪些?(2分)

    材料三:二战后,复杂的政治局势和严峻的经济形势,使欧洲认识到欧洲合作的必要性。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建立一个密切合作的联盟。

    (3)“建立一个密切合作的联盟”是指什么?在此基础上成立的欧洲联盟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四:2011年12月《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欧债危机引发国际经融市场的混乱,其影响已经波及包括新兴市场国家在内的全球,有可能导致世界经济的持续下滑。

    (4)说一说为什么“欧债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混乱”有可能导致世界经济的下滑?(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