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单选题 1 题,选择题 19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2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 题
  1. 下列关于体液中Na+、K+与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未受刺激时,神经细胞内外液中Na+、K+分布均匀,使膜内外电位差表现为零

    B. 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对K+的通透性大,K+外流,使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 受刺激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D. Na+、K+进出神经细胞时,都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9 题
  1. 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A. 血糖   B. 血红蛋白

    C. 血浆蛋白   D. 血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内的体液成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花粉过敏时,②中的液体会增多

    B. ④中成分从管壁渗出后就成为②的组成成分

    C. ③的渗透压增大,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 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①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将培养在20℃环境中的一只小白鼠移到温度为-5℃的环境中,小白鼠体内将发生的变化是

    A. 皮肤的毛细血管舒张,散热量减少   B. 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

    C. 散热量大于产热量,体温下降   D. 肝脏细胞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量饮水,会使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B. 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尿量增加

    C. 水盐平衡是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D. 机体失水时,会引起下丘脑渴觉中枢兴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对于Ⅰ型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激素,高温处理后会失活

    B. 注射到病人体内的胰岛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

    C. 胰岛素的靶细胞是肝细胞,因此它只作用于肝脏,促进合成肝糖原

    D.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拮抗作用,它们的分泌均属于反馈调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1为兴奋传导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某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所引起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 刺激①处所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递

    C. 正常机体②中的神经递质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

    D.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时,需要③的参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及内分泌活动的中枢。如图表示下丘脑与其他两种内分泌腺的关系,其中1、2、3、4过程分别表示激素分泌的调节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甲分泌的激素对乙、丙的分泌都起抑制作用

    B. 丙为下丘脑,它与乙之间只通过激素调节相联系

    C. 若图中甲为甲状腺,则2过程发挥作用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

    D. 图中反映了甲分泌激素的调节存在着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中没有免疫细胞参与

    B. 吞噬细胞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分别来源于胸腺和骨髓

    D. 因为有记忆细胞的存在,所以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效果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由免疫失调引起的各种疾病中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所产生的抗体能杀灭病原体

    B.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是由免疫系统反应过度造成的

    C.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HIV侵入并破坏T细胞引起的疾病

    D. 对花粉过敏者避免再次过敏的最好方法是避免接触过敏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关于激素、神经递质和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并通过体液进行传送

    B. 都是内环境的成分,但其化学本质不一定都是蛋白质

    C. 细胞合成的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都会失活

    D. 都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都不能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是模拟温特利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所做的实验,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 本实验的设计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

    B.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琼脂块上是否放过胚芽鞘尖端

    C. 实验中设置的对照组可排除琼脂块的干扰

    D. 本实验证明了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部的生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科学家选用黄化豌豆幼苗切段和含不同浓度IAA的琼脂块作为实验材料,探究IAA对茎生长的影响及茎中乙烯含量的变化,实验处理如图1,实验结果如图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一段时间后,不同浓度IAA处理的切段都表现出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

    B. 切段的伸长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与有无乙烯无关

    C. 生长素浓度达到a时,切段中开始合成乙烯

    D. 当生长素的浓度高于b时,切段生长受到抑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图1表示芽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图2表示幼苗横放时,根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1中b点可表示具有顶芽植株的侧芽部位的生长状况

    B. 图2中c、d点的作用效果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 图2中f点可表示根近地侧生长素的作用

    D. 图2中e点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C. 群落中物种丰富度越高,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D.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群落无垂直结构,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与种群有关的叙述_,正确的是

    A. 在草原上播撒优质牧草的种子,有利于提高牛、羊的环境容纳量

    B. 用性引诱剂诱,捕雄性害虫,可破坏害虫种群的年龄组成从而降低出生率

    C. 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鱼类的丰富度

    D. 调査农田中的某种田鼠和蚯蚓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退耕还林和沙丘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都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B. 群落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不断地增加,且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

    C. 风景名胜九寨沟内物种丰富,植物垂直带谱明显,这种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D. 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经足够长时间的演替,也不可能演替到森林阶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结构,称为食物网。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与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相比,该食物网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 该食物网中具有6条食物链,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鼬和高原鼠兔

    C. 图中存在竞争关系的不只是鼬和高原鼠兔

    D. 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草→高原鼠兔→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相邻两营养级上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它也是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B. 图中B代表的是生产者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C. 图中C代表的是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 第一、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D+E+F+G)/C×0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以提高生物多样性

    B. 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是就地保护

    C. 退耕还林、将沼泽改造成人工林等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D.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共同进化的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第八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日本札幌进行。女子冰壶决赛,由王冰玉、王芮、刘金莉和周妍组成的中国队夺得金牌,这是中国女队首次获得亚冬会金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冰壶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不断调节自己的运动。当一名运动员从起滑架处推着冰壶出发后,另两名队员手持毛刷在冰壶滑行的前方快速左右擦刷冰面使冰壶能准确到达营垒的中心。这两名运动员做出“快速擦刷冰面”的反应属于反射,参与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它除了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____________、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运动员刚进入寒冷的比赛场地时,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其中,参与神经调节的反射弧是: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_______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而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它能提高细胞的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3)运动员进行长时间比赛的过程中,体内的血糖不断被消耗,但其含量仍然能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此时血糖是通过____________得到补充的,在此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1为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由Ⅰ、Ⅱ、Ⅲ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的能量流动定量分析结果(单位:cal/h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是_____________,图1中②③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为种群Ⅲ的种群密度Nt与Nt+1/Nt的关系图,其中Nt表示该种群第t代的种群密度,Nt+1表示该种群第t+1代的种群密度。当Nt为_____________(填字母)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当Nt为d时,该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

    (4)“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诗中描述的情景体现了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___信息对生物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其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微生物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有危害人类健康的,也有有益人类健康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传统发酵技术是借助微生物的作用实现的,例如,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应用的主要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二者在细胞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

    (2)在微生物计数方法中:

    ①若不需要区分死菌和活菌,可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每个计数室中有400个小方格,每个计数室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lmL=l000mm3),若对酵母菌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__________个。

    ②若只对活菌计数,则常用的活菌计数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原则一般选择菌落数在__________的平板计数。若不存在实验误操作,则上述①的计数数量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此处的计数数量,其原因一方面是有些活菌在培养过程中死亡,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若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样品中的某种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需进行_________灭菌。在培养基上产生的单个菌落在生态学中可以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腐乳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为我国特有的发酵制品之一。早在公元五世纪,北魏时期的古书上就有“干豆腐加盐成熟后为腐乳”之说。在《本草纲目拾遗》史记述:“豆腐又名菽乳,以豆腐腌过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请回答下列问题:

    (1)腐乳制作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主要是______________,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_____℃。

    (2)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看,豆腐是____________(按物理性质)培养基,接种时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灭菌。“味咸”是因为加了盐,加盐的目的除了调味以外,还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____________左右,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甘心”是指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普通豆腐转变成风味独特的腐乳,其原因是__________。

    (4)γ-氨基丁酸(GABA)是具有降血压、抗焦虑等功能的水溶性氨基酸。在腐乳发酵过程中,有GABA的产生,但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腐乳中的GABA含量下降,一方面是由于部分GABA会溶解于水(不存在于豆腐块中)导致测定值减小,另一方面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牵牛花的蓝色基因导入白玫瑰中,以培育转基因的蓝色玫瑰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牵牛花的蓝色基因导入白玫瑰细胞之前需要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这一过程所需要的工具酶是_______。基因表达载体中除含有蓝色基因外,还应含有_________、终止子、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在体外,可通过PCR技术扩增蓝色基因,为了保证PCR反应的进行,反应体系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酶、模板DNA、dCTP,dATP、dGTP、dTTP,以及____________等。

    (2)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白玫瑰细胞内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而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白玫瑰染色体DNA上,常用____________技术。

    (3)将导入了蓝色基因的白玫瑰细胞培养成个体,需采用________技术,该技术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干细胞技术又称为再生医疗技术,是指通过对干细胞进行分离、体外培养、定向诱导,甚至基因修饰等过程,在体外繁育出全新的、正常的,甚至更年轻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并最终通过细胞、组织或器宫的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请回答下列问题:

    (1)干细胞能在一定条件下诱导分化形成特定的组织或器官,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获取干细胞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之一就是从患者自己的身体上取一定量的体细胞,过程如下图所示:

    该过程中重组细胞的获得利用了________技术,过程①一般要在卵母细胞培养至适当时期再进行,常采用 ________法去除卵母细胞中的核。②代表的过程是_________。获取供体细胞时,要用_________酶处理组织块,制成细胞悬液。经过多次传代后,供体细胞中_________的稳定性会降低,因此,选材时必须关注传代次数。通常培养皿将置于__________的混合气体培养箱中培养,目的是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