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洗(zhuó) 笑(chī)   广无垠(mào)  

    B.测(yì)  拮(jù)   义愤填(yīng)

    C.丽(yǐ)   然(cù)   众目睽(kuí)  

    D.篱(fān) 归(xǐng) 断壁残(huá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霎时  荒缪  重峦叠嶂  怒不可遏  

    B.汲取  恻隐  粗制烂造  巧妙绝伦

    C.颓唐  告罄  骇人听闻  碌碌终生  

    D.禁锢  执拗  冥思遐想  通霄达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初夏的杭州,荷花娇羞,樱花正甜,玉兰含苞待放,空气里充斥着一股甜蜜而又醉人的味道。

    B.我国政府有坚定的反腐决心,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也要将腐败分子缉拿归案,绳之以法。

    C.如果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不能持有理性的态度,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D.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会忍俊不禁地感叹:“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的话啊!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道理的一种文体,选自《韩非子》的《智子疑邻》和选自《淮南子》的《塞翁失马》都是寓言。

    B.《丑小鸭》《绿色蝈蝈》和《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列夫·托尔斯泰》《伟大的悲剧》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

    C.我们学过的小说中又不少性格鲜明的少年形象,如鲁迅《故乡》中的少年闰土、曹文轩《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和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英子等。

    D.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赞美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同为宋代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在遭受强烈地震后,尼泊尔面临着饮用水、食品、帐篷等物资短缺,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救援工作很难开展。

    B.社区“我为保护古井出份力”活动彰显了这样的理念;“五水共治”不只是政府的事,它还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积极参与。

    C.她工作能力强,担任初三(2)班班长和校学生会主席两个重要岗位,多次组织学校大型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

    D.不可否认,无论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闻一多、朱自清,他们身上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是一脉相承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四小题)(4分)

    ①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草色要看近却无。,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③持节云中,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④五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⑤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陶渊明《桃花源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2)两小题。(5分)

    今年母亲节,许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晒文字,秀照片,倾诉对母亲的爱,表达对母亲的祝福和感谢,而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往往不大习惯向母亲当面表达感情。他们或忙于学习,或忙于工作,或因为其他种种原因,很少陪伴母亲。在这个属于母亲的节日里,他们通过微信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

                       ,一方认为,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值得点赞;另一方认为,这是作秀,是给别人看的。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微信朋友圈。”

    在第二段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两段文字衔接自然。(2分)

    请你就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洁。(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学校开展以“我爱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相关任务。(6分)

    (1)校学生会调查全校同学课余运动情况,下面是两幅相关调查数据的统计图。请你结合两图,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2分)

    (2)学校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行动起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小明说:“运动太累人,又浪费时间,还不如在教室里多做几道题呢。”针对他的话,请你以同学的身份进行劝说,注意语言得体。(2分)

    (3)你的班级将出一期以“运动心得”的黑板报,请你结合自己的运动体验,写一则心得。要求生动形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同学一:我爱踢球,如穿针引线般的传球,让我享受到默契配合的快乐。

    同学二:我爱跑步,用汗水征服跑道,用毅力战胜自我,用脚步丈量人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继父

    听母亲说,他进门时我只有五个月大。对“父亲”的记忆,别说我,就连比我大两岁的三哥、大五岁的二哥,都说记忆里只有他。

    他在离我家不远的钢厂上班。外乡人,矮小,黑瘦,长得倒很筋骨。

    记忆里,他一下班,随便吃点,就到街口摆摊——修自行车捎带配钥匙。我呢,一直在旁边玩。没活干时,他就笑眯眯地瞅着我,那目光就柔柔软软地撒了我一身。有时,他会喊,妮儿,甜一下去。我就欢快地跑向他,从那油腻腻的大手掌里捏起五分钱,买几颗水果糖。一剥开糖纸,我会举到他的嘴边,让他先舔一口,也甜甜。他会用干净点的手背噌一下我的小脸蛋,说,爸不吃,妮儿吃。妮儿嘴里甜了,爸就心里甜了。

    天黑了,准备回家了。不用他说,我就爬上小推车,不歇气地连声喊着“回家喽——”“回家喽——”。

    直到去世前,他还在街口摆摊修自行车。

    他还能修理各种电器,巷子里的人经常跑到家里麻烦他。我有时就纳闷,问他,我真想不出,你还有啥不会的?他就笑了,说,爸是从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

    他对自己啥都不讲究,啥都是凑合。母亲常常说起他每月工资一个子不留地交给自己的事,说时总是撩起衣襟抹眼泪。母亲说,人家男人都吸烟喝酒,他咋能不眼馋?还不是咱娘五个拖累大,得攒钱。母亲也常在我们面前唠叨,说你们呀,要是对他不好,就是造孽。妈一个妇道人家,咋能养活得了四个娃娃?早都饿成皮包骨头贴到南墙上了!

    在家里,母亲很敬重他。他蹲在哪儿,饭桌就放到哪儿。我会以最快的速度给他的屁股下面塞个小凳子,哥哥们立马就围了过去。母亲边给他夹菜边说,你是当家的,得吃好。他又笑着夹给我们,“叫娃们吃,娃们长身体,要吃好”。

    他几乎一年四季都是那蓝色厂服。母亲要给他做身新衣服时,他总说,都老皮老脸了,还讲究啥?给娃们做。

    “百能百巧,破裤子烂袄。”街坊嘲笑他,只知道挣钱舍不得花钱。“再能顶个屁,还不就是人家的长工么?”熟识的人讥讽他,没有自己的孩子还那么卖命地干。

    流言风语咋能传不进他的耳朵?好几次,母亲没话找话想宽慰他,他只是笑笑,说没事,手底下的活都做不完,哪有闲功夫生气?

    他不是脾气好,是压根就没脾气。

    邻里街坊说话不饶他倒也罢了。可爷爷奶奶大伯叔叔们从一开始就不同意他上门的,在本家的大小事上都不给他好脸色看,这就没道理了。可他,见谁都是乐呵呵的,才不理会别人紧绷着的脸。母亲为此很生气,说这一摊孤儿寡母不是你,日子能过去?凭啥还要看他们的脸色?断了,断了,不来往了!

    他倒劝起母亲来。说忍一忍就过去了,都是一家人,计较啥?

    他是在我出嫁后的第二年走的,前一周还给我说自己身子骨硬朗着哩,家孙抱完了,就等着抱外孙哩。那天,他正补着车胎,一头栽下去,就再也没有醒来。

    我难过得无法原谅自己,因为我的记忆里竟然没有他衰老的过程,只有他不断劳作的身影!

    爸,皱纹何时如蛛网般吞没了您?

    爸,牙床何时开始松动以至于嚼不动他特喜欢吃的茴香味儿的干馍片?

    爸,胃疼得整晚整晚睡不着觉时,想到过叫醒我们唠唠嗑来打发疼痛吗?……

    倘若您病在床上,我们服侍了些日子,心里或许会好受些。可是,可是爱一直是单向流淌啊,我们究竟关心过您多少啊?!

    我没有生父的丝毫记忆,我记忆里的父亲就是他,也只有他。听母亲说,连大我七岁的大哥,在他进门后不久,也再也没说起过生父。在我们兄妹记忆里的父亲,就是他,也只有他。
    1.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我们兄妹”对父亲的记忆“只有他”,有什么作用?(3分)
    2.阅读下列句子,简要分析加点词反应的人物的心理(4分)

    ①没活干时,他就笑眯眯地瞅着我,那目光就柔柔软软地撒了我一身。

    ②母亲常常说起他每月工资一个子不留地交给自己的事,说时总是撩起衣襟抹眼泪。
    3.文章以“继父”为题,为什么全文却不出现“继父”一词,只以“他”“爸”“您”来指称?(4分)
    4.“继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内容作简要分析。(5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

    近日,河南长垣县一家 KTV发生火灾,起火原因竟是电热器烘烤空气清新剂致其爆燃。此事引发人们对常用空气清新剂的重新认识。

    很少有人想到空气清新剂会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液体空气清新剂其实是一种气雾剂,其中的抛射剂,包括不燃性和可燃性两类。前者为氟烃类物质(如氟利昂),后者为低级饱和性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等)和醚类(二甲醚)。此外,也有使用压缩性气体增加气雾剂罐中压力的产品。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中含有可燃性物质,所以无论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爆炸。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为了防止居室产生污浊空气,往往用“香”来除臭。单从名字上看,空气清新剂应该能使空气清洁、气味清新。其实不然,空气清新剂名不副实,它是靠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它释放到空气中,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质,会在去除某种污染物或多或少的同时引入新的污染物(如氟利昂等)。早在 2012年 9月,中科院专家就对市面上常见的空气清新剂进行检测发现,绝大部分空气清新剂,超过 40%的成分是萜类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会与空气中的臭氧反应,生成甲醛和粒径小于 0.1微米的超细微粒。

    研究发现,带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某种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收后,会很快被吸收并侵入神经系统,使人产生“镇静”感。专家分析,这种药效与中枢神经镇静剂相近,当嗅者体验到某种快感后,会产生精神依赖。成瘾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溶剂,强制性地每日重复吸入,结果引起慢性中毒。

    因此,专家建议,除非特殊需要,应尽量减少空气清新剂的使用,尤其在日照强烈,易于生成臭氧的夏秋季节。当然,专家也特别强调,并不是市面上所有的空气清新剂都有毒害作用。如果选择较为知名的空气清新剂品牌,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更可靠些。
    1.请分点概括空气清新剂的危害。(3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否能删去?为什么?(4分)

    ①它是靠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

    ②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更可靠些。
    3.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尤其在夏秋季节应尽量减少使用空气清新剂的原因。(4分)
    4.张阿姨每天使用空气清新剂去除卫生间异味,请根据本文内容,给她提两条建议。(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0题。

    (一)

    王念孙,字怀祖,高邮州人……既罢官,曰以著述自娱,著《读书杂志》。于古义之晦,于抄写之误,皆一一正之。一字之证,博及万卷,其精于校雠①如此。又以邵晋涵先为《尔雅正义》,乃.撰《广雅疏证》,日三字为程,阅十年而书成,凡三十二卷。其书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扩充于《尔雅》《也文》,无所不达。然声音文字部分之严,一丝不乱。盖藉②张揖之书以.纳诸说,而实多揖所未知,及同时惠栋、戴震所未及。

    (二)

    刘羽冲,沧州人,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③ ,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读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院,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注】①校雠 (chóu):校对。②藉 (jiè):借助。③经年:一年左右。④沟洫:沟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

    A.十年而书成(经历)     B.其书就古音以古义 (探求 )

    C.谓可十万 (带领 )     D.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会合)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4分) (   )(   )

    A.撰《广雅疏证》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B.差藉张揖之书纳诸说     先帝不臣卑鄙

    C.全队溃覆,几所擒      仅有“敌船”火所焚

    D.州官亦好事试一村     今有人此,舍其文轩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①既罢官,曰以著述自娱,著《读书杂志》。

    ②恒独步庭院,摇首自语曰 :“古人岂欺我哉?”
    4.结合王念孙、刘羽冲不同的治学态度,谈谈你获得的启示。(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2)两小题。(5分)

    九日寄子约①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②。

    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不堪羁宦③日,同是阻干戈。

    【注】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②黄河 :代指故乡.③羁宦 :离家在外地做官。

    (1)从首联              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里的“九日”是指节      。(2分)

    (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如情感,请作赏析。 (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