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选择题 4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著阅读 1 题,情景默写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唯有垂杨管别离

    李修文

    ①病房里的岳老师和那个小病号互不相识,他们一个是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但那所小学已经关闭多年,岳老师事实上好多年每当老师了;一个是只有七岁的小男孩,三岁就生了骨病,自此便在父母带领下到处求医。学校,他一天都没踏足过。

    ②在病房里,他们首先是病人,其次,他们竟然变做老师和学生。四十多岁的岳老师,早已被疾病和疾病所带来的争吵、伤心、背弃折磨得满头白发。可是,【A】当她将病房当做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那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一丝红晕。【B】每一天,只要两个人一输完液,她就马上开始给小病号上课。虽说从前她只是语文老师,但这里她却什么都教,古诗词、加减乘除、英语单词……

    ③每当病人和陪护者挤满病房之时,便是岳老师一天之中神采奕奕的时刻——她总是有意无意地提出许多问题来考小病号。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束考试,那简直就像是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但小病号生性顽劣,只要病情稍好,就在病房里奔来跑去,岳老师的问题他便经常答不上来。比如那两句诗,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病号一连三天都没背下来。

    ④这可伤了岳老师的心。到最后,小病号也愤怒了:“我反正活不了几年了,还背这些干什么?”小病号问完,岳老师借口去打开水,到了走廊,就开始大哭。说是大哭,其实并没有发出声音——她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一边走,一边哭。走到开水房前,她没有进去,而是靠在潮湿的墙壁上,继续哭。

    ⑤自此之后,岳老师没有罢手,反倒是教他更多,甚至,跟他在一起的时间也更多。她跛着脚,跟在小病号后面,给他喂饭,让他喝水,还陪他去院子里,采一朵叫不出名字的花回来。小病号的病更重了,要转院去北京。听到这个消息,她夜夜难眠。

    ⑥深夜,借着走廊里的微光,她坐在长条椅上写写画画。她要在小病号离开之前,给他编一本教材。这本教材上什么内容都有,有古诗词,有加减乘除,也有英语单词。

    ⑦微光映照下的她,让人感慨:无论如何,这一场人世,终究值得一过。死亡是人人都无法逃脱的命运,但是你至少要留下抗争的痕迹。

    ⑧一大早,小病号就要去北京了。他跟病房里的人一一道别,自然也跟岳老师道别。可是,那本教材,虽说只差一点点就要编完,终究还是没编完。岳老师将它放在小病号的行李中,然后捏了捏他的脸,跟他挥手。如此,告别便潦草地结束了。

    ⑨几分钟后,有人在楼下呼喊着岳老师。开始,她全然没有注意,只是呆呆地坐在病床上不发一语。突然,她跳下病床,跛着脚,狂奔到窗户前,打开窗子。于是,全病房的人都听到喊声,是小病号。他在院子里扯着嗓子喊出来的竟然是一句诗:“唯有垂杨管别离!”可能怕岳老师没听清楚,他继续喊,“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喊了一遍,再喊一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⑩离别的时候,小病号终于完整地背出了那两句诗。岳老师却并没有应答,她正在哭泣——一如既往,她没有哭出声来 ,而是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除了隐忍的哭声,病房里只剩下巨大的沉默。似乎人人都知道,此时此地,哭泣,就是她唯一的垂杨。

    1.面对厄运,岳老师带着小病号留下了哪些“抗争的痕迹”?请简要概括。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A】可是,当她将病房当做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那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出现了一丝红晕。

    【B】每一天,只要两个人一输完液,她马上就开始给小病号上课。

    3.岳老师两次大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具体分析。

    4.本文以“唯有垂柳管别离”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5.读完全文,你有了什么样的感悟,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体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精神明亮的人

    王开岭

    ①十九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居斯塔夫·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女友写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我工作到深夜,窗户敞开,不穿外衣,在寂静的书房里……

    ②“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

    ③一位以“面壁写作”为誓志的世界文豪一个如此吝惜时间的人,却每天惦记着“日出”,把再寻常不过的晨曦之降视若一件盛事,当作一门必修课来迎对……为什么?

    ④它像一盆水泼醒了我,浑身打个激凌。我竭力去想象、去模拟那情景,并久久地揣摩、体味着它——

    ⑤陪伴你的,有刚刚苏醒的树木,略含咸味的风,玻璃般的草叶,潮湿的土腥味,清脆的雀啾,充满果汁的空气……还有远处闪光的河带,岸边的薄雾,怒放的凌霄,绛紫或淡蓝的牵牛花,隐隐颤栗的棘条,月挂树梢的氤氲,那蛋壳般薄薄的静……

    ⑥从词的意义上说,黑夜意味着“偃息”和“孕育”;而日出,则象征着一种“诞生”,一种“升矗”和“伊始”,乃富有动感、汁液和青春性的一个词。它意味着你的生命画册又添置了新的页码,你的体能电池又充满了新的热力。

    ⑦正像分娩决不重复,“日出”也从不重复。它拒绝抄袭和雷同,因为它是艺术,是大自然的最重视的一幅杰作。

    ⑧黎明,拥有一天中最纯澈、最鲜泽、最让人激动的光线,那是生命最易受鼓舞、最能添置信心和热望的时刻,也是最能让青春荡漾、幻念勃发的时刻。像含有神性的水晶球,它唤醒了我们对生命的原初印象,唤醒体内某种沉睡的细胞,使我们看到远方的事物,看清了险些忘却的东西,看清了梦想、光阴、生机和道路……

    ⑨迎接晨曦,不仅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欣赏,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力量作用于生命的一轮撞击。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认真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更细腻、清新的感受。

    ⑩“按时看日出”,乃生命健康与积极性情的一个标志,更精神明亮的标志!它不仅仅代表了一记生存姿态,更昭示着一种热爱生活的理念,一种生命哲学和精神美学。

    ⑪透过那桔色晨曦,我触摸到了一幅优美剪影: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

    ⑫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涯中,有过多少次沐浴晨曦的体验?我们创造过多少这样的机会?

    ⑬仔细想想,或许确实有过那么一两回吧。可那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比如某个刚下火车的凌晨——睡眼惺松,满脸疲态的你,不情愿地背着包,拖着灌铅的腿,被人流推搡着,在昏黄的路灯陪衬下,涌向出站口。踏上站前广场的那一刹,一束极细的腥红的浮光突然鱼鳍般游来,吹在你脸上——你倏地意识到:日出了!但这个闪念并没有打动你,你丝毫不关心它……

    ⑭或许还有其他的机会,比如登泰山、游五岳什么的:蹲在人山人海中,蜷在租来的军大衣里,无聊而焦急地看夜光表,熬上一宿。终于,当人群开始骚动,在巨大的欢呼声中,大幕拉开,期待由久的演出开始了……然而,这一切都是在混乱、嘈杂、拥挤不堪中进行的。越过无数的后脑勺和下巴,你终于看到了。和预期一模一样。你会突然惊醒:这是早就被设计好了的,美是美,但就是感觉不对劲儿。

    ⑮而更多的人.或许连一次都没有!一生中的那个时刻,他们无不蜷缩在被子里。他们在昏迷,在蒙头大睡,在冷漠地打着呼噜——第一万次、几万次地打着呼噜。那光线永远照不到他们,照不见那身体和灵魂。

    ⑯放弃早晨,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已先被遗弃了。意味着你所看到的世界是旧的,和昨天一模一样的“陈”。仿佛一个人老是吃经年发霉的粮食,永远轮不上新的,永远只会把新的变成旧的。意味着不等你开始,不等你站在起点上,就已被抛至中场,就像一个人未谙童趣即已步入中年。

    ⑰多少年,我都没有因光线而激动的生命清晨了。

    (有删改)

    1.文章以一封信开头,请分析其作用。

    2.第⑤段想象丰富,用词新颖别致,试举一例简要分析。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

    (2)他们在昏迷,在蒙头大睡,在冷漠地打着呼噜——第一万次、几万次地打着呼噜。

    4.“与福楼拜相比,我们对自然又是怎样的态度呢?”这句话应放在文中哪两段之间?为什么?

    5.如果你去看日出,会有什么不同于作者的启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莱芜九龙大峡谷全长20多公里,谷内怪石嶙峋,溪水潺潺;两边奇峰突兀,层峦叠翠,真可谓巧夺天工。

    B. 据笔者观察,近年来我省小型剧目的创作一直比较活跃,涌现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

    C. 摩拜单车一推出,便受到人们的欢迎,其始作俑者胡玮炜受邀登上了央视《朗读者》的舞台。

    D. 5月19日,在第七个“世界家庭医生日”来临之际,芳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心积虑让家庭医生走进百姓家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选出下列加点字字形和读音都没有错误的一项(   )

    A. 炽热(zhì) 嗔视(chēn) 同仇敌忾(kài)  随声附和(hè)

    B. 擅长(shàn)熟谙(àn) 未雨绸谬(móu)发愤图强(fèn)

    C. 发酵(xiào)毗邻(bǐ) 偃旗息鼓(yǎn)惟妙惟肖(xiào)

    D. 庇护(bì) 校对(jiào)相形见绌(chù)好高骛远(w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 为了防止流感不再传播,市有关部门正在积极落实防控措施。

    C. 经过董卿主持《中国诗词大会》,使人重拾古典文学之美,越发重视传统的传承。

    D. 教育内容能否被接受,常常取决于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选出下列短语在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山川大地  ②声音响亮  ③经济特区  ④渐渐消散

    ⑤顾全大局  ⑥雄伟壮丽  ⑦结构坚固  ⑧竞选州长。

    A. ①③/②⑥⑦/④⑤⑧

    B. ①⑥/②⑦/③④/⑤⑧

    C. ①③⑥/②⑦/④⑧/⑤

    D. ①⑥/②④⑦/③⑤/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寻家风]以下是活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 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代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一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我的母亲》)

    材料三“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学父亲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摘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

    (1)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展家风]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幅作品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哪项? 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

    A.家和万事兴   B.天道酬勤   C.百善孝为先

    选(______)项,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扬家风]老师想用一副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上联:长辈言传_______明祖训

    下联:子孙心领神会承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题文)(2017届中考山东莱芜卷)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九日同姜如农王西樵程穆倩诸君登慧光阁

    清   宋琬

    塞鸿犹未到芜城①,载酒登临雨乍晴。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上方钟磬疏林满,十里笙歌画舫明。

    空负黄花羞短鬓,寒衣三浣客心惊。

    注①:芜城,扬州的别称。

    A.首联写塞外鸿雁尚未到扬州,天气乍雨初晴,作者与友人登高饮酒,共度重阳佳节。

    B.“山色”一联对仗工整,既写出了山色的变化,又写出了时序的变迁。

    C.颈联虚实结合,作者听着悠扬的钟声,忆起昔日扬州的繁华,如今繁华不再,让人伤怀。

    D.这首诗笔力苍劲,意象沉郁,写出了作者年华已逝、窘迫潦倒的生活状况,表达了悲凉愁苦的感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填空

    (1)范进参加乡试考试中了举人,如果他想考上进士,最后得参加______(哪一层级的考试)

    (2)某剧院前贴出一张海报,上写“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据此可猜测这场戏与《水浒传》中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位英雄有关。

    (3)宋代钱易在《南部新书》中有句:“岁三月望日,宰相过东省看牡丹。”文中的“望日”指的是(哪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填空。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②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④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最能表现诗人远离尘俗、醉心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李清照《武陵春》中用夸张的比喻表现词人无限愁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雨,是大自然的精灵,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爱物,请写出古诗词中含“雨”字的诗句(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 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①,尤奇待②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③中,与之图 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 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④,涉履蛮瘴⑤,崎岖堙厄⑥,蕴⑦骚人之郁悼,写情 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注:①用事:执掌政权。②奇特:器重礼遇。③禁:宫禁,帝王的住处。④罹窜逐:遣 遇放逐。⑤涉履蛮瘴:精力蛮地瘴疠之苦。⑥堙(yin)厄:指道路艰难。⑦蕴:积聚。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闻:隔篁竹,闻。水声/不求闻。达于诸侯

    B. 出:卷石底以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 游:皆若游。无所依/似与游。着相乐

    D. 环:四面竹树环。合/环。滁皆山也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语段(一)是怎样从岑冕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

    4.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语段(一)做着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请以“寻找平凡”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②要有真情实感;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