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2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美国“机遇号”火星车已找到火星可能有过适合生命栖居环境的依据,主要是在火星表面发现:

    A.显示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化石

    B.大量被流星体撞击的坑穴

    C.曾被水浸润过的迹象

    D.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05年3月,有两颗小行星分别被国际天文组织命名为“杨利伟星”和“神舟五号星”,以表彰中国在人类对宇宙探索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据此回答问题:

    “杨利伟星”和“神舟五号星”位于下列哪一级天体系统中:

    A.河外星系  B.太阳系    C.地月系    D.大熊星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1年11月11日北京时间11时11分11秒前后,太阳发生一次X3级猛烈爆发,此次耀斑活动恰好处于两个太阳活动高峰年之间。据此回答问题。

    1.耀斑和黑子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其周期大致为:

    A.23时56分4秒  B.11年   C.365天5时48分46秒   D.24小时

    2.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达到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卫星电视信号中断      ④南北极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宇宙不仅是物质的世界,也是运动着的世界,下列有关地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

    C.地球公转轨道形状是正圆

    D.地球公转的速度不是匀速的,而大致是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地球具有生命的条件之一是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这主要是因为:

    A.地球本身质量和体积适中

    B.地球内部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C.日地距离适中

    D.公转轨道具有同向性特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用试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东仔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珠女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据此回答问题。

    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A.先偏右后偏左  B.向右偏转  C.先偏左后偏右  D.向左偏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1月初

    B.地球从A点出发运动回A点所需的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

    C.地球过A点的线速度大于过B点的线速度

    D.当地球公转至A点时,北半球是夏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当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时,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莫斯科   B.北京  C.广州   D.悉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地球的日期及日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日界线都是固定不变的

    B.地球上的日期在任意时刻都有两个

    C.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区时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D.国际日界线就是180°经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关于地震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震波有横波和纵波之分

    B.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依据

    C.在莫霍界面,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变慢

    D.在地震时,在震中的人们先感到上下摇晃,然后是左右颠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岩石圈的范围包括:

    A.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B.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

    C.地壳和地幔         D.地壳和地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读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B.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C.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D.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大气逆辐射 B.大气辐射 C.太阳辐射 D.地面辐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地区间的冷热不均,首先引起大气的:

    A.水平运动 B.下沉运动 C.上升运动  D.上升或下沉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半球的信风是东北风

    B.赤道低气压带南侧是盛行西风带

    C.高压带均盛行下沉气流

    D.低气压带均是由于空气受热上升所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形成三圈环流的原因是: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地球的自转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地表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有关季风环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形成季风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以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东亚夏季风是东南风

    C.南亚夏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南亚冬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四幅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当15°W的时间为11月22日 23:00时,北京时间为:

    A.11月22日 8::00  B.11月23日 8:00

    C.11月23日 14:00  D.11月22日 14:0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A、B两地间在一天中不同时段形成的热力环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B两地不可能表示:

    A.林地 沙漠   B.海洋  陆地

    C.城市 郊区   D.山谷  山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诗句描写的现象,能用图示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是:

    A.巴山夜雨涨秋池   B.清明时节雨纷纷

    C.春风又绿江南岸   D.二月春风似剪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大气环流促使了全球热量和水分的流动和交换。大气环流是一种复杂而有规律的大规模大气运动现象。读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15分)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5分)

    A ______B 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受A控制的地区,常年盛行______气流,降水______,因此在南北纬10°之间形成______气候。(3分)

    (3)夏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偏______;冬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偏______。(2分)

    (4)大陆西岸受C、D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夏季______;冬季______。(3分)

    (5)在图中用实箭头画出B、D间所代表的风向(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15分)

    (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该图是以______为中心的示意图。(2分)

    (2)   弧MPN为______线,其中弧N P为______线。(2分)

    (3)   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N地日落时间是______点;P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3分)

    (4)   在图示这天,龙台镇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______(最大值/最小值)。(2分)

    (5)   P在M地的______方向。(1分)

    (6)   此时,地球公转到______(近、远)日点附近,全球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偏______。(2分)

    (7)   P地的地方时为______点,(1分)北京时间为______月______日______时。(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图“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判断气压高低。地面A比B气压_______(高或低),高空C比D气压_______(高或低)。(2分)

    (2)A、B、C、D气压值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1分)

    (3)A比B的气温______(高或低)。(1分)

    (4)在图中用箭头标出A、B、C、D间气流的运动方向,完成热力环流示意图。(2分)

    (5)图中热力环流的过程,先有大气的______运动,后有大气的______运动。(2分)

    (6)如果A是陆地,B是海洋,则此时应该是__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之间吹______风(海风或陆风)。(2分)

    (7)当A气压出现在北半球中纬度陆地上时,此时北半球的季节是______(冬或夏),______气压带被陆地上的______(高或低)压切断,这体现了______对大气环流的影响。(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8分)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______。图中A处是______(高、低)气压,大气活动中心名称是______。

    (2)图中B盛行______季风,C处盛行______季风。

    (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和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读大气受热示意图,回答:(4分)

    (1)太阳暖大地指的是______(填字母);地面暖大气指的是______(填字母);大气的保温作用是______(填字母)。(3分)

    (2)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是______(填字母)。(1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