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组 11 题,单选题 1 题,综合题 4 题
中等难度 1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组 共 11 题
  1. 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宁夏中宁县的中宁枸杞皮薄肉厚,口感纯正、甘甜、有特殊的香味,其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中宁县独特的

    A. 地理环境优势   B. 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C. 科技优势   D. 品牌优势

    2.关于中宁枸杞产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 没有明确的边界

    C.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完全一致   D. 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中国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逐步为全球提供服务。早在2013年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减灾防灾安全预警系统在我国灾害防治中已经成功应用,对我国灾害防治水平的提升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隧道,叙述正确的是

    A. 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不合理   B. 应建成“之”字形,以降低坡度

    C. 长度大约为8000m   D. 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

    2.关于该地区的地质灾害,叙述正确的是

    A. 多分布于东部和北部的高山高原   B. 发生频率与降水量完全呈正相关关系

    C. 通过加强监测和预报可避免损失   D. 灾害强度与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有关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灾害的预警,是因其能

    A. 分析灾害的成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B. 实时发布灾情信息,计算受灾面积

    C. 及时发现地面变动,并传输位置信息   D. 根据灾害特点,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对该流域的自然环境描述错误的是

    A. 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内河航运价值高   B.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

    C. 河流年径流量较大,汛期集中于夏季   D. 生物资源和有色金属资源都很丰富

    2.该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对当地的影响不包括

    A. 促进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   B. 促进当地交通的建设

    C. 提高当地的城市化水平   D.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当地生态的恢复

    3.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其主要原因为

    A. 水资源利用缺乏统一调配,上中游大量抽取、截留,导致下游水量大大减少

    B.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该地水体手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C. 近年来,该流域气候变干,降水减少

    D.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该流域蒸发增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该州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2026.5毫米,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降雨量817.2毫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为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为小田。哈尼族人把山坡开垦为梯田,主要是为了

    A. 造就旅游景观   B. 增加耕地

    C. 防治水土流失   D. 增加湿地面积,调节气候

    2.对哈尼族人村寨选址的主要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 为了避免洪涝灾害

    C. 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 为了观赏梯田美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海河流城中部,水道纵横,物产丰饶。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抗日武装雁翎队抗日游击的主战场。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水位下降,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下图为不同时期白洋淀的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抗战时期,白洋淀成为得天独厚游击战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 河道宽阔水深,利于船只出入   B. 芦苇茂密遍布,易于隐藏和伏击

    C. 水产资源丰富,易于长期野外生存   D. 水巷交错纵横,易于快速而自由进退

    2.关于白洋淀干涸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流域年降水量少,蒸发旺盛   B. 围湖造田,湿地开发

    C. 上游修建水库,人淀水量减少   D. 大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渗漏严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左图为中国某省级行政区简图,右图为M地局部图。近年来,M地区率先实施了“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应对绿洲日益缩小,开创了农业生产的新局面。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符合M地区农业的发展方向的是

    A. 暖棚养殖为主的畜牧业   B. 引水灌溉的水稻种植业

    C. 以柑橘为主的特色林果业   D. 日光温室为主的玉米种植业

    2.关于图中绿洲,叙述正确的是

    A. 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特征   B. 一年中春季面积最大

    C. 多年冻土广布,耕作难度大   D. 气温年较差大,光照充足,利于瓜果生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如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 自然植被退化

    B. 风力侵蚀加强

    C. 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 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 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B. 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 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D. 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

    下面小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B. 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并一直占主导地位

    C. 第三产业产值下降,比重降低

    D. 人地关系比较和谐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A代表初期阶段   B. 点B代表工业化阶段

    C. 点C代表初期阶段   D. 点C代表高效益综合化发展阶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近年来,中国产业转移“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富士康集团从深圳到郑州等地设立新工业园;惠普公司关闭上海工厂,在重庆设立电脑制造基地……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西进运动”

    A. 是以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为主要驱动力的

    B. 是西部地区交通条件改善的必然结果

    C. 代表了工业由分散走向集中的发展方向

    D. 反映了市场需求对工业的影响减弱

    2.“西进运动”的影响不包括

    A. 加大中西部的环境压力   B. 导致东部工业化水平降低

    C. 促进西部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D. 促进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意大利米兰位于地中海地区北部,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2014年,米兰市中心建成两座“垂直森林”大楼(下图)。“垂直森林”是由民居与不同绿化植物构成,夏天枝繁叶茂,冬天落叶满地,不同季节建筑外观各异。大楼内还配有节水回收浇灌系统和太阳能系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垂直森林”建筑外观的季节变化可

    A. 改善空气质量   B. 美化社区环境

    C. 增加绿化面积   D. 调节室内光照

    2.与传统社区绿化相比,推进“垂直森林”的建设有助于

    A. 节约城市建设成本   B. 集约利用城市土地

    C. 改善城区空气质量   D. 提供居民休憩场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该图是“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线路输送的主要是

    A. 火电   B. 水电

    C. 风电   D. 太阳能发电

    2.为缓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 积极开发新能源,寻找传统能源的替代品

    C. 调整产业结构,适当减少高能源消耗的工业部门

    D. 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 题
  1. 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1980 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两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

    相对于甲类村落,乙类村落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粮食作物产量   B.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C. 恢复村民原有的膳食结构   D. 建设特色粮食生产基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

    (1)指出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关系。

    (2)描述乙地气候特征,并分析气候对该地农业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明显成效,年均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材料二:我国中部地区六省范围及相关地理事物示意图。

    (1)图示地区北部最重要的能源资源是     ,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2)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武汉每年7、8 月份受     (天气系统)控制,形成     天气。

    (3)在中国区域产业转移中,中部省份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分析中部省份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

    (4)鄱阳湖和洞庭湖湿地是中部地区重要的生态保护区,简述两湿地主要的经济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等。其中,“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是指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下图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

    (1)分析甲地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2)导致甲、乙两地土地荒谟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导致丙地土地荒漠化外力

    作用是            

    (3)分析乙地荒漠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材料一:河流水电站的建设,能够给人类带来许多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水电站建设因水位上涨也可能给水库上游地区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三门峡水库是黄河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半个世纪以来,关于它“生死”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过。

    材料二:关中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灌溉农业自古著名,号称“八百里秦川”,是我国著名的地堑式构造平原。

    材料三:下图为咸阳―潼关河段纵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每年6月末至7月初三门峡水库进行调水冲沙的主要目的是:         

    (2)从内外力作用简述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

    (3)分析三门峡水电站的建设给关中平原带来的不利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