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3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在反映客观事物时,不仅感知当时的直接作用于主体的事物,而且还能在头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即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这种特殊的心理能力,称为想象。

    想象这种心理能力,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退步发生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想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正由于人有这种想象的能力,人的有目的的创造性劳动才成为可能。

    想象与记忆有密切的联系。没有记忆就没有想象,想象凭借着记忆所供给的材料进行活动。它是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所以,它虽然具有很大的创造的性质,但实质上仍是对现实反映的一种特殊形式。人不能想象在客观世界中没有任何客观根据的事物。不管是人首蛇身或神话世界,都只是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在头脑中的特殊的组合。想象具有形象的特点,井经常与人们实践活动中的一定的需要、愿望和情感相联系。

    想象是一个具有广阔内容的心理范畴。但是艺术创作、艺术欣赏活动的想象,与科学的想象是有区别的。审美中的想象,包括观赏风景的各种审美活动中的想象,区别于工程设计等科学研究中的想象的特征之一,是不带直接的功利目的,并伴随着爱或憎等等情感,与情感互相作用着。例如杜甫的《对雪》中的名句,“瓢弃樽无渌,炉存火似缸”,瓢里没有酒且不说,分明没有火而又觉得炉中似乎有火,这种幻觉的产生,是诗人发挥想象的结果。而这种想象活动的引起,既与他的记忆相联系,也是此时此地的诗人感到孤独和贫困的情绪状态所促成的。制造火炉的设计当然也需要想象,但它恰恰不满足于构成幻象,而是紧紧和怎样才能发热的功利目的结合着。

    按照想象内容的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前人把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类。再造性想象是主体在经验记忆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再现出客观事物的表象。创造性想象则不只是再现现成事物,而是能创造出新的形象。不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欣赏.一切审美活动总需要有所发现,有所增添,才能产生新鲜的愉快的感受,所以它经常总是既熟悉叉不熟悉的,是再造性想象与创造性想象的结合和统一。

    人们的想象活动与他的生活教养、经验密切相关。各种形式的想象是建立在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础上的,是社会生活的复杂联系的能动的反映。想象是能动的,却不是纯主观性的;是自由的,却不是任意性的。想象,不论自觉或不自觉,总是受客观对象本身要求的规定和制约。它曲然地指向一定的方向,这样才能达到对对象的审美素质的真正把握。

    (摘自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
    1.下列不属于想象这种心理能力“特殊”之处的一项是

    A.能即时感知直接作用于主体的客观事物。

    B.能在头脑中创造出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C.在头脑中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进而创造新的形象。

    D.在头脑中将过去经验中已有的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组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想象是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逐步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特有的心理能力.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能力,人才可能去从事有目的的创造性劳动。

    B.现实中的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留下了记忆,人常出于某种愿望或情感的需要,将这些记忆   中的材料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形象,这就是想象。

    C.从事艺术创作和进行艺术欣赏都离不开想象,这种想象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而是伴随着爱或憎等情感的活动,与情感相互作用。

    D.对杜甫创作《对雪》中诗句的心理分析,既阐释了艺术想象的特点,又论说了科学想象与艺术想象的区别,深入浅出,形象易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在已有经验记忆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再现出某种事物的表象,这就是再造性想象,这种想象的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都相对较弱。

    B.创造性想象不是再现头脑中已有的现成事物的表象,而是能创造出新的形象,在审美活   动尤其是艺术创作中就经常要用到这种想象。

    C.想象实际上是人对社会生活的复杂联系的能动反映,与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它是建   立在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础之上的。

    D.想象虽然是能动和自由的,但却不是纯主观和任意的,它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受着客观对象本身要求的规定和制约而指向一定的方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25分)

    严守一的好朋友叫费墨。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时候,严守一好朋友很多,天天聚在一起聊天,场面热闹得像沸腾的火锅;过了四十岁,男人中,就剩下这一个,像凌晨两点的酒店大堂,偶尔有一个人坐在那里,低头喝咖啡。

    费墨1954年生,属马,比严守一大三岁。费墨是个胖子,是个矮胖子,是个大学教授,北京人,脸上架一深度眼镜。无论春夏秋冬,都爱穿对襟儿褂子,冬天脖子里爱搭一条围巾,说话文白相间。严守一初见到他,马上想起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派知识分子。费墨与严守一的老婆于文娟的小表舅是大学同学。六年前,小表舅的儿子过百天,严守一和费墨碰到一起。那顿饭吃的是火锅。初次见面,严守一以为费墨是个不爱说话的人,因为牛顿饭过去,费墨只顾仰身涮肉,俯身蘸料,吃出一脸胖汗,没说一句话。大家没在意费墨,依旧海阔天空,先聊起一些政治芫话,接着聊到眼前的火锅。费墨遮时摘下眼镜擦汗,慢条斯理地发了言。发言并不看焱人,看着房顶。说火锅并不从火锅开始,而是引经据典,从胡人谈起,到成吉思汗,又扯到秦朝,扯到“锅盔”,一个火锅,竞和秦灭六国有关系。六国灭完,众人以为就完了,费墨又从秦朝兜回清朝。说清朝又撇下清朝,开始讲原始社会的陶器,由陶器到铁的发现,由铁器到青铜器的产生。青铜器离火锅已经很近了,他又撇下青铜器,开始讲游牧民族扣农耕民族的区别,满族是如何将二者柠巴到一起的……于文娟的小表舅招呼大家:“边吃边听。”没想到这话惹着了费墨,费圣又低头吃内,不再说话,任满族不上不下,悬在半空中;任火锅不明不白,好像这顿饭除了费圣,其他人都是瞎吃。

    以后又碰到过几次,或开会,或吃饭,一草一木,一碗一碟,费墨都能引申出另外的意思。言语之间,叉总有人惹得费墨不痛快。严守一看他是个杂家,适合做电视节目,便邀他到自己主持的《有一说一》栏目当策划。《有一说一》是个社会、生活栏目,话题繁杂,不愁费墨没有用武之地。没想到邀了两次,费墨辞了两次:“我不会说话。”这时严守一已与费墨熟了,严守一:“你要不会说话,全国人民都得憋死。”费圣瞪了严守一一眼:“我说的不会,不是这个不会,而是那个不会。”严守一明白了,他说的“不会”不是“不能”,而是“不愿”。严守一:“为吗呢?”费墨:“话有话的用处,我不至于拿话赚饭吃。”严守一:“你在大学讲课,不也是拿话赚饭吃?”费墨瞪了严守一一眼:“这怎么能一样呢?个是授徒,一个是作秀;一个是授业解惑,一个是自轻自贱;一个是孔子,一个是戏子。明白了吧’”严守一恍然大悟,只好作罢。

    但过了两个月,严守-又去邀。因在两个月之中,严守一经常想起费墨,一想起就笑。严守一还从来没有这么难忘一个男人。严守一说:“老费,我这是三顾茅庐。知你看不上我们,无法与我们对话,但你也得顾及影响。我这次来,并不是代表我自己!”费圣倒吃了一惊:“那你代表谁呀?”严守一:“我代表天下的苍生,再不能让我们这么不明不白地活着了!如果你再把授业解惑局限在学校,你就是自私。”费墨像孩子一样“扑哧”笑了,点着严守一:“自认识你以来,就这句话,说得还算幽默。”但又说:“那也不能因为你一句话,我就弃良从娼。”严守一:“请你过来,主要也不是为了让你帮我们做事。”费墨又吃了一惊:“那为了什么?”严守一:“事情并不重要,那不过是一个借口,主要是为了经常见面。”费墨盯着严守一看,看后叹了口气:“原来以为你是一个花马掉嘴的人,谁知也是个有心人。原来以为你是个名利之徒,谁知也稍微懂一点儿朋友。”  ’

    就这样,费墨被严守一拉进《有一说一》。自从费墨加入幕划队伍,《有一说一》果然和过去不同。严守一一开始担心费墨放不下大学教授的架子,大学和电视台,正像费墨说过的那样,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同样的话,两种不同的说法,担心费墨给弄拧巴了,没想到费墨能上能下,进得厅堂,也下得厨房,从深刻到庸俗,转变得很快。费墨说话慢,做事也慢,严守一从不催他。但几年之中,费墨策划的多期节目,都大受观众欢迎,使《有一说一》一年上一个台阶。剧组开会的时候,严守一说:“主要是文化的力量,使《有一说一》与众不同。为什么我们年年上台阶,别人走下坡路呢?区别在于,面对这个世界,老费有话要说,别人都是没话找话。我建议,以后我们就不要叫老费了,叫费老。”

    费墨看着窗外,叹一口气:“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所有开会的人都想笑,但都憋住没敢笑。

    (选自刘震云长篇小说《手机》第二章,有删改)

    【注】干文娟:后因发现严守一在婚姻中出轨且撒谎隐瞒,决然与严离婚。

    (l)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过了四十岁,严守一感到自己年轻时虽然好朋友很多,经常聚会也很热闹,但费墨却是现在自己身边唯一的好友,二人的交往显得宁静而有内涵。

    B.严守一和费墨相识于一次聚会,因为费墨像个老派知识分子,严守一起初对他并不感兴趣,但后来费墨关于火锅源起的一番话使严守一改变了看法。

    C.于文娟的小表舅待客热情周到,但他打断费墨的话招呼大家边吃边听的做法让费墨不太痛快,这从费墨后来“低头吃肉,不再说话”的举动可以看出。

    D.严守一很想邀请费墨参与《有一说一》栏目的策划,但前两次都被费墨拒绝了,第三次严守一改变了策略,以想“经常见面”为由终于说服了费墨。

    E选文记叙了严守一和费墨相识交往的几件事,表现了两人不同的思想性格,也在体现两个中年男子友谊的同时展现出当下一些知识分子的生活现状。

    (2)选文中的费墨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3)选文中写严守一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反讽手法是指作品的陈述或描绘说的是人所感知的一般意义,实际上却包含着与之相反的含义。有人说,刘震云小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反讽手法的运用。请结合以上选文,探究刘震云小说的反讽艺术是如何体现的。(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甜蜜的事业

    1930年,吴明珠出生在湖北武汉一个教育世家。昊明珠从小就立下了报国之志,上初中时,她在作文中写道:“长大要为人类作贡献。”父亲启发她:“你靠什么为人类作贡献?要作贡献,首先要学有所长,第二做事要脚踏实地。”父亲的话像一粒种子,落在她的一心里。上大学后,21岁生日那天,她在日记中郑重写道:“人生最美好的是,你创造出的一切都能为人民服务。”

    1953年,吴明珠从西南农学院园艺系果蔬专业毕业,她要求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边疆地区。作为组织重点培养对象的她,却被选送到了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但吴明珠心里总有一个念头在涌动:应该到一线搞科研、作贡献。1955年,正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急需各娄科研人才、技术骨干,自治区向中央寻求支援,请求借调一批干部。经过几番软磨硬泡,昊明珠终于从首都北京来到了新疆。到了乌鲁木齐,她不满足于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又是一番软磨硬泡,一头扎进了条件艰苦的吐鲁番盆地鄯善县。从此吴明珠就成了鄯善人,在火焰山脚下开始了她毕生为之奋斗的西瓜、甜瓜育种事业。

    育种是一项艰苦的连续性工作,摸清家底,是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它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就是收集地方品种。从1958年开始,吴明珠就带着一壶水和一块馕,顶着风沙烈日,长年奔波在人迹罕至的戈壁沙漠里。她常常要穿过火焰山和大戈壁,到百里以外的地方去收集品种。尤其在夏季,那一望无际的大戈壁,像炼丹炉一样,烫得连毛驴都不敢下蹄子。吴明珠不顾艰辛,一块地一块地普查,一个生产队一个生产队地跑,整整用了3年时间,她走遍了300多个生产队,将全地区的甜瓜资源分类整理成44个品种。从此,吐鲁番的甜瓜有了基本档案。吴明珠坚信这是一个物种宝库,一定可以从中选育出优质新种!从收集的优良材料中,她系统选育提纯了缸,心脆、香梨黄、小青皮等品种,这些品种后来都成为最佳育种亲本。她所做的这项基础工作,使哈密瓜从小农经济走向商品化,为新疆甜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吴明珠也被誉为新疆甜瓜品种改良的创始人、奠基者。

    在新疆的成功让吴明珠更加充满信心:“我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吃到哈密瓜,要让哈密瓜走出新疆,走向全国!”1973年,43岁的吴明珠又踏上了自己的创新之路,像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样,选择了去海南“南繁”,进行甜瓜的南部育种工作。与此同时,有人开始发出质疑的声音,认为植物的生长不应该违背自然规律。而违背自然规律的结果就如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子所说的那样“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而吴明珠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利用海南秋冬季节气温暖湿、光照充足的特点进行种子繁衍、种质研究等方面的科学实验。最终她让南方长出了北方的瓜,实现了甜瓜一年三熟甚至四熟的梦想。

    昊明珠不只是在实验室里搞研究,从选种、播种、打埂、铺地膜、授粉,到考种、鉴定品样、测糖度,每道工序都亲自动手,样样都是行家。数十年的坚持和不懈努力,让她在这个行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在世界上首先转育成功单性花率100%的脆肉型哈密瓜优质自交系,创造出一种新的种质资源,把中国特色的甜瓜系列品种和完整的育种创新体系推向世界。

    昊明珠把自己最美丽的青春和大半生的年华都奉献给了最甜蜜的事业,她开创的甜瓜育种事业,促进了哈密瓜优种的大面积种植,优质哈密瓜从此“飞入寻常百姓家”。回忆往昔,吴明珠总是淡淡地说:“这一生,就是一直没有背叛自己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科学报》2013.08.26)

    相关链接

    ①吴明珠(1930.1.3-  )目艺学专家,新疆西甜瓜育种事业的开创者。选育出优质抗病的西甜瓜新品种,创造了一批新的种质资源。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摘自《中国工程院走近院士》)

    ②吴明珠对瓜几乎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她最爱做的事,就是到地里看瓜。在戈壁绿洲高温闷热的环境下,吴明珠常常从早晨五六点一直忙到中午十一二点。她培育的甜瓜新品种覆盖面积曾占新疆商品瓜区总面积的80%,涌现出一批甜瓜致富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用数字体现。(摘自《人民日报:新疆农科院西甜瓜育种专家吴明珠》2013.08.26)

    (l)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吴明珠从西南农学院毕业时要求分配到条件艰苦的边疆地区开展育种工作,但没被批准,而是被选送到了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留在了首都北京。

    B.吴明珠被誉为新疆甜瓜品种改良的创始人、奠基者,是因为早在上世纪50年代她就开始收集整理甜瓜地方品种,并建立了吐鲁番甜瓜的基本档案。

    C.为了充分利用海南独特的气候优势进行种子繁衍、种质研究等方面的科学实验,吴明珠力排众议,毅然选择了去海南进行甜瓜的南部育种工作。

    D.作为一名园艺学家,吴明珠重视实践研究,熟悉科学育种和甜瓜种植的每道工序,在戈壁绿洲高温闷热的环境下,吴明珠常常不知疲倦地连续工作。

    E.吴明珠一生坚守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数十年从事西甜瓜育种的“甜蜜的事业”,使优质哈密瓜“飞人寻常百姓家”,工作虽艰苦辛劳但她却甘之如饴。

    (2)吴明珠从北京欣然来到艰苦的吐鲁番盆地都善县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

    (3)作为一位园艺学家,吴明珠的突出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4)吴明珠在为其“甜蜜的事业”奋斗的过程中,有哪些闪光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方干,字雄飞,桐庐人。劝有清才,散拙无营务。大中中,举进士不第,隐居镜湖中。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每风清月明,携稚子邻叟,轻樟往返,甚惬素心。所住水木閟,一草一花,俱能留客。家贫,蓄古琴,行吟醉卧以自娱。

    初有诗名,一见干器之,遂相师友,因授格律。干有赠凝诗,云“把得新诗草里论”。时谓反语为村里老,疑干讥诮,非也。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嘉其操,将荐于朝,托吴融草表。行有日,王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干旱岁偕计,往来两京,公卿好事者争延纳,名竟不入手,递归,无复荣辱之念。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遣主人留题几遍初李频学干为诗频及第诗僧清越贺云弟子已折先生犹灌固成通末卒。门人相与论德谋迹,谥曰玄英。乐安孙郃等,缀其遗诗三百七十余篇,为十卷。

    古黔娄先生死,曾参与门人来吊,问日:“先生终,何以谥,”妻曰:“以‘康’。”参曰:“先生存时,食不充,衣不盖彤,死则手足不敛,傍无酒肉。生不美,死不荣,何乐而谥为‘康’哉?”妻日:“昔先生国君用为相,辞不受,是有余贵也。君馈粟三十钟,辞不纳,是有余富也。先生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住,不戚戚于贫贱,不遑遑于富贵。求仁得仁,求义得义,谥之以康,不亦宜乎?”方干,韦布之士,生称高尚,死谥玄英,其梗概大节,庶几乎黔娄者耶!

    (选自《唐才子传·卷七》,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散拙无务                 营:谋求。

    B.家贫,古琴                蓄:保存。

    C.门人相与论德迹             谋:谋略。

    D.其遗诗三百七十余篇           缀:汇集。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造/主人留题几遍/初李频学干/为诗频及第/诗僧清越贺/云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成通末卒

    B.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造主人/留题几遍/初李频学干为诗/频及第/诗僧清越贺云/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咸通末卒

    C.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造主人/留题几遍/初李频学干为诗/频及第/诗僧清越贺/云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成通末卒

    D.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造/主人留题几遍/初李频学干/为诗频及第/诗僧清越贺云/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咸通末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干自幼有清俊之才,为人散淡粗疏,大中年间曾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但颇有诗名的徐凝很欣赏他,还教方干作格律诗。

    B.大夫王廉到浙东问政,邀请方干相见,赞许他的品行节操,于是竭力向朝廷推荐,遗憾的是后来王廉因病去世,事情终未办成。

    C.方干为一介布衣,生不得志,曾隐居镜湖,流连山水,抚琴吟诗,饮酒自乐,死后其门人根据他一生的事功私谥他为玄英先生。

    D.黔娄先生一生追求仁与义,生活清苦却推辞尊位与奖赏,死后也未享哀荣,而方干的生平遭际、高尚节义与黔娄先生是一样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公卿好事者争延纳,名竞不入手,遂归,无复暮辱之念。

    (2)先生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单位,不戚戚于贫贱,不遑遑于富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注】

    苏轼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雀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褐,待听摧檐泻竹声。

    【注】本诗写干元丰四年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是年冬,黄州大雪。
    1.请对首联中的“惊”字作简要赏析。(5分)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态度,请结合后两联简要分析。(6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追求美好德行、至死不悔的心志。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沙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同时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3)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用“____,____”两句概括了自己的最高理想,表达了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自主品牌汽车____,已具备了挑战国际品牌的水平。

    ②过去是不毛之地的高铁片区,如今____,高楼林立,道路纵横,显示出勃勃生机。

    ③在于正导演的《神雕侠侣》中,小龙女这个经典形象已____.成了一个泼辣撒娇女。

    A.面目一新   面目全非   焕然一新

    B.面目全非   焕然一新   面目一新

    C.面目一新   焕然一新   面目全非

    D.焕然一新   面目全非   面目一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在震中发生时、破坏性地震波到达预警目标前,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灾难到来前的几秒到几十秒给出预警的技术。

    B.阿里巴巴集团将立足于互联网助力新疆中小企业的发展,用好电商平台推销新疆特色   产品、手工艺品等,利用大数据建立新型的物流系统。

    C.陈建斌自导自演的影片《一个勺子》通过描述的西北农村一个老实人拾到一个“勺子”,   却为自己和家庭带来了一系列麻烦,而自己被当成了坏人。

    D.最近,很多天文爱好者都在跟踪俄军方发射的神秘物体正在引导自身飞向其他空间物   体,发现它最终似乎是与发射它的火箭末级残骸相会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先秦文献中,炒菜也不乏记载,如《楚辞·大招》中的“煎鲫臛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都说明在先秦时期已出现了专作煎炒之用的炊具,人们已经开始运用煎炒之法进行烹饪。它对后世中国烹饪技艺的发展和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①盘的两边还有青铜质的环链提粱,如同现代的炒锅

    ②其时代比曾侯乙墓要早一百多年

    ③在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曾出土了一个炉盘,制作十分精美讲究

    ④它的烹饪方法是在锅中放少量的油,等油热后,将食物放人,然后翻炒至熟

    ⑤1979年江西靖安也出土了一件自铭为“炉盘”的铜制器具,和曾侯乙炉盘大体相同

    ⑥与此相印证的是,在楚国区域内也相继出土了一些可作煎炒之用的器具

    A.③①④⑤②⑥         B.③①⑥④⑤②

    C.④③⑥①⑤②         D.④⑥③①⑤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请仿照下面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在横线上另写一组句子。(句式与画波浪线的部分大体相同即可)(5分)

    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有人说,痛了就说,这是人之本能;痛而不言,这是人性的坚强;痛而善言,这才是人生的智慧。

    少年求学,常常会感受无尽的苦。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是某教师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的教学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个字。(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北大教授、著名作家曹文轩曾说过,生活中不只是些有意义的事,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对这句话,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以“有意义与有意思”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