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4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元代王祯《农书》中说:“四季各有其务,十二月各有其宜。先时而种,则失之太早而不生;后时而艺,则失之太晚而不成。故曰,虽有智者,不能冬种而春收。”他强调的是(    )

    A.农业生产要把握好农时          B.农事安排要注意地域的不同

    C.农业生产要改进耕作技术         D.农作物高产要提高土地肥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湖北大冶铜绿山战国铜矿遗址出土的采掘工具共14件,其中铁制工具13件(即铁斧4件,铁锤2件,六角形铁锄2件,鑺1件,铁钻3件,铁耙1件),另一件是木槌。这说明当时(    )

    A.青铜时代已经结束             B.牛耕得到较快推广

    C.农业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D.铁器的使用更加普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汉代亩产粟约合40市斤,唐代平均亩产粟1石约合113市斤。中国古代的亩产量经过汉唐间七八百年的发展,提高了150%。其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C.重农政策的成效              D.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一直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中国政府能够做到向每户农民直接征税主要得力于(    )

    A.赋税征收制度的完善           B.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地方官员

    C.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D.“重农抑商”政策的有效实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    )

    A.缫丝        B.灌溉       

    C.制瓷        D.冶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所费数巨万。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这里的“三服官”和“工官”所主持经营的主要是(    )

    A.官营手工业    B.私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民间手工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唐太宗时,谏议大夫褚遂良奏称:“大唐制令,宪章古昔,商贾之人,亦不居官位。”成书于玄宗开元年间的《唐六典》卷三规定:“工商皆为家专其业以求利者……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这表明当时的商人(    )

    A.经济地位不高        B.政治地位低下      

    C.备受官府盘剥       D.没有人身自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新唐书·食货志》载:“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文中的“飞钱”是(    )

    A.自由流通的支票     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     D.兑换货币的凭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凡贸易,金太贵,而不便小用;……钱近实,而易伪易杂;钞太虚,亦复有泡烂。是以白金之为币,长也。”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可能出现在(    )

    A.春秋战国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商业是指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营利性事业。古往今来,商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古代史上唐、宋商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对比唐代长安城,北宋汴京在商业发展上有哪些不同(   )

    ①代都城商业活动打破了坊市限制,形成了街市

    ②取消了营业时间限制,出现了夜市

    ③出现了专门性的市场

    ④政府重视,设立了专门的地方进行商业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从它一产生,就与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并臻而至,社会一再遭受破坏,连它本身也不能正常存在。它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国家的适度干预,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材料中的“它”是指(    )

    A.土地国有制   B.重农抑商政策  

    C.土地私有制    D.盐铁专卖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敦煌悬泉汉简中见有5户登记了田产,其中郊谷县“宜禾里公孙益,有田一顷四亩”;郊谷县“定汉里张到,田五十二亩”。从这两户田产数量看他们应属于(    )

    A.地主       B.佃户       

    C.自耕农       D.商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据资料统计:在明中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扫荡旧经济基础的强大力量。其内在原因在于(    )

    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合工商业发展

    C.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段话表明作者(    )

    A.提倡商品经济     B.要求贤者舍本逐末    

    C.认为工商并重      D.强调重农抑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诗经·小雅·北山》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这表明西周实行的是(    )

    A.封建土地私有制    B.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C.贵族土地所有制    D.平民个人土地所有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当明朝(1368——1636)闭关锁国,太平洋西岸一片寂寞的时候,从地中海沿岸孕育起来的世界商业大革命,正向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移动。世界由孤立趋向整体。”材料中“商业大革命”的移动开始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法、荷等国的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图是位于葡萄牙里斯本的“地理大发现”纪念碑,500多年前的“地理大发现”使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   )

    A.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     

    B.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开始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C.人类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      

    D.欧洲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亚洲成为历史发展的重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某个时期,贸易活动的特色“商业、战争、海盗三位一体”。这时国家认为谁能独占价格最贵的商品,谁就能够成为最富强的国家;各国为获得珍贵商品,经常不择手段,贸易往往沦为抢劫行为,这种行为甚至与国家权力相连,而变成一种爱国行为。最符合该描述状况的是(      )

    A.13世纪,威尼斯与阿拉伯的贸易关系       

    B.15世纪前期,明朝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朝贡贸易

    C.16至17世纪,英国与西班牙、荷兰的贸易竞争  

    D.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中国沿海的贸易策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两国

    B.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

    C.第③段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殖民霸权的是英国

    D.第④段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马克思认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段话主要强调的是殖民掠夺(   )

    A.给亚非拉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B.有利于落后地区旧制度的瓦解

    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D.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9世纪的英国人“以分钟、秒为单位”,“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钟表的发明是生活节奏加快           B.工业革命导致时间观念加强

    C.资本家严格厂规使工人压力增大          D.社会进步促使人们观念更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9世纪英国“棉都”曼彻斯特“是做赚钱生意的地方……从这肮脏的下水道流出人类勤奋的洪流,肥沃着整个的世界,从这油腻的阴沟中流出纯质的金子。人性在这里发展的最完备,也最粗野;文明在这里创造奇迹,文明人几乎退回去变成野蛮。”对此材料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

    A.公共设施尚不完善       B.人民素质有待提高

    C.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D.工业革命带来双重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初犹缓缓,数秒后即如奔马不可遏,车外屋舍、树木、山冈、阡陌皆疾驰而过,不可逼视。”清朝官员斌椿在《乘槎笔记》中写下了他1866年赴欧洲考察第一次乘坐某交通工具时的感受。该交通工具最有可能是…(   )

    A.汽车         B.电车

    C.火车          D.马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人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A.兴起于重工业                    B.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C.首先发生在英国                   D.电力的广泛使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他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这段材料说明的是(   )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形成并不断发展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交通运输业愈发达,商品流转愈迅速、愈频繁,单个的、地方的和‘民族的’市场结合的进程就愈快,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经济的生产机体的发展也就愈迅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突出成就表现在:(   )

    A.飞机的研制成功                   B.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C.蒸汽机的不断改良                 D.发电机的创制成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

    A.电力与蒸汽        B.电力与钢铁      

    C.蒸汽与煤炭       D.煤炭与钢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1870—1900年美、德、法、俄在世界制造业产品中的比例(单位:%)

    年代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

    23.3

    13.2

    10.3

    3.7

    1887—1895

    28.6

    13.9

    8.6

    3.4

    1896—1900

    30.1

    16.6

    7.1

    5.0

    以上数据说明,这一时期:(   )

    A.俄国已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B.德国的增长速度始终要低于美国

    C.美国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D.法国的经济已出现严重负增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一体化进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缓合了各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B.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

    C.以物种交流、文化碰撞等为主要内容      

    D.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            

    ——汉代谚语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        

    ——(唐)孟郊《织妇词》

    材料二 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纸画,花果铺席……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东梅花包子,李家香铺子…夜市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果去闹处,通晓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6分)

    (2)据材料二,概要说明宋朝东京城市经济发展的表现。(4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雍正皇帝

    材料三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要求开放天津、宁波等地通商。乾隆皇帝严辞拒绝,并表示如果“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定当立时驱逐出洋”。

    (1)材料一、二所反映了什么经济思想?(2分)

    (2)结合材料一、二的不同历史背景,分析这一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6分)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中、英两国怎样的对外政策?(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奴隶制)是殖民地财富的唯一自然基础。”

    材料四 “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居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5、16世纪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2分)其最大的意义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2分)

    (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谈一谈你对殖民扩张的认识。(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