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9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一法,丙—道

    B.甲—儒,乙—道,丙—墨

    C.甲一墨,乙一法,丙—道

    D.甲—道,乙一墨,丙—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年后刘彻强行罢黜了“黄老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调整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仁政”是儒家思想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他和一位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他,山中美丽的花树,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他”指的是(   )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翻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別,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的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苏轼在《又跋汉杰画山二首》中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在苏轼看来,文人画和工匠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

    A.画风是否工笔重彩

    B.是否寄托画家情感

    C.画面是否气势磅礴

    D.实景描写是否突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剪纸、杨柳青年画等民间艺术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这些民间艺术的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尤以反映现实生活,时事风俗、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长,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民间文化的繁荣主要反映出(   )

    A.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政府对民间艺术的扶持

    C.文人对民间文化的推广

    D.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智者们关心的是如何运用他们精彩美妙的演讲来使他们的听众获得实际的效用,他们的演讲并非真理性的,而是效用性的,在他们光辉伟大的形象背后,却埋藏着深刻的危机。”材料意在说明智者们(   )

    A.言辞和结论大胆、惊世骇俗

    B.否定绝对权威,敢于创新

    C.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D.过分追求功利,忽视道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不少类似之处。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主要区别是(   )。

    A.推崇君主权威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重视道德的意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思想大师,把人文主义当作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提倡“人权”,否定“神权”。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天主教会是维护封建神学的工具

    B. 资产阶级要求提高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

    C. 资产阶级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D. 资产阶级强调“人性至上”,反对信仰上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是指(   )

    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B.提倡摆脱宗教的束缚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

    A.罗马法出现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

    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C.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D.文学革命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心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

    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

    1865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  )。

    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B、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新民学会学员蔡和森的信中说:  “罗素在长沙演说,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俄国就是个明证,所以我对于中国将来的改造,以为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与方法。”材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

    A.认为俄国革命道路要和中国实际结合

    B.主张思想启蒙以唤醒民众

    C.认识到劳工阶级取得政权的必要性

    D.主张用宪政手段改造中国社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该报告发表于(    )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邓小平“南方谈话”(   )

    A.最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B.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C.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D.起到了打破思想认识误区,坚定人们社会主义信念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 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D.“天下为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的救国思潮分别是

    A.三民主义、社会主义、民主与科学

    B.中体西用、维新思想、社会主义

    C.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

    D.维新思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中西启蒙思想

    材料二: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

    材料三:李约瑟从上世纪40年代起就曾在多种场合说过,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探讨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中国在15世纪前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然而,欧洲在16世纪以后诞生出了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的近现代科学,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科学。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五十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和法国进步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性?(3分)在内容与实质上有何不同?(12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4分)

    (3)结合所学的知识,请为李约瑟博士全方位分析中国在15世纪以后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9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22分)

    材料一: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材料二: 孙中山手书

    材料三: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中历史人物为实现自己的思想主张,有何实践活动?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8分)

    (2)依据材料二图1、图2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分别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6分)

    (3)材料三反映出中共走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3分)邓小平“南方谈话”针对哪两个根本问题进行了理论的发展?(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