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填空题 3 题,实验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8 题
  1.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酸雨就是pH<7的雨水,主要是由大气中的SO2、NO2等造成的

    B.饱和氯水既有酸性又有漂白性,加入NaHCO3后漂白性减弱

    C.烧融烧碱应选用的器皿是铁坩埚而不是石英坩埚、普通玻璃坩埚或陶瓷坩埚

    D.用纯碱制玻璃、用铁矿石炼铁、用氨制碳酸铵都会产生温室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饱和氯水久置后,溶液中的各种粒子:①Cl2 ②ClO- ③Cl- ④HClO ⑤H+ 减小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描述违背化学原理的是

    A.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结合H+的能力:AlO2->CO32-

    B.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钾溶液中,溶液褪色,不能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C.高温时碳能置换出二氧化硅中的硅,说明还原性碳比硅强

    D.亚硫酸是良好的还原剂,浓H2SO4是良好的氧化剂,但两者混合,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核素可形成HmX型氢化物,则 a g HmX 含有

    A.质子            B.电子

    C.中子         D. HmX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元素R有如下反应:RO3-+5R-+6H+===3R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R位于周期表中第ⅤA族

    B.RO3-中的R只能被还原

    C.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D.每反应消耗1 mol RO3-,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对于实验I〜IV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I :逐滴滴加盐酸时,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B.实验II: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无色

    C.实验III: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NaCl晶体

    D.装置IV:酸性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乃至褪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将盛有N2和NO2(无N2O4 )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的体积比是

    A.1:1        B.1:2       C.1:3       D.3: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序号

    CO2

    HCl

    CO2

    NO2

    CO2

    SO2

    CO2

    SO2

    SO2

    NH3

    石灰水

    石灰水

    Ba(NO3)2

    BaCl2

    CaCl2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A和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能使蔗糖变黑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

    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

    C.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最终一定有白色沉淀产生

    D.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需使用催化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各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是原子序数,其中X为35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A.得到红褐色沉淀           B.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C.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D.实验室制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已知X、Y、Z、E、F五种常见物质含有同一元素M,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Z是NO,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X可能是一种氢化物     B.X生成Z一定是化合反应

    C.E可能是一种有色气体    D.F中M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为+5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再加入下列物质:①FeCl3;②Fe2O3;③Cu(NO3)2;④KNO3,铜粉溶解的是

    A.只有①或②              B.只有②或④  

    C.只有①或②或③           D.上述四种物质中任意一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善于做“表面文章”的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他的成就之一是证实了气体在固体催化剂表面进行的反应,开创了表面化学的方法论。在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2是该过程的最终产物

    B.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C.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是CO2和NO

    D.该催化转化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NO +O2 +4CO4CO2+N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任何科学真理的发现,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奠定了现代化学和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周期表中的副族、Ⅷ族都是金属元素

    B.周期表中的ⅡA族都是金属元素

    C.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短周期

    D.周期表中的0族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将11.2 g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200 mL的稀硝酸中并加热,固体和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并产生标准状况下的NO2. 24 L;将另一份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最后得到mg固体。下列有关说法:①c(HNO3) =2 mol.L-l  ②c ( HNO3)=0.5 mol.L-1 ③m=8.0   ④m=7.2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向100mL FeBr2溶液中通入标况下Cl2 3.36L,Cl2全部被还原,最终测得溶液中c(Br-)是c(Cl-)的一半,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是

    A.0.75     B.1.5     C.2     D.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的气体其物质的量为a mo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42﹣)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 12.0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在相同条件下),则a可能为

    A.0.40    B.0.60     C.0.70   D.0.8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        

    (2)根据下列微粒回答问题:1 1H、2 1H、3 1H、 14C、14N、16O、35Cl2、37Cl2。

    ①以上8种微粒共有      种核素,共         种元素。

    ②互为同位素的是            

    ③质量数相等的是                ,中子数相等的是              

    (3)相同物质的量的14CO2与S18O2的质量之比为         ;中子数之比为       ;电子数之比为       

    (4)铷和另一种碱金属形成的合金7.8 g与足量的水反应后,产生0.2 g氢气,则此合金中另一碱金属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铷的相对原子量取85.5)

    (5)质量相同的H2O和D2O与足量钠反应,放出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A + B → X + Y + 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是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回答:

    (1)若Y为黄绿色气体:

    ①当 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且A为黑色固体时,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当 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反应过程中的电子转移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室处理尾气Y时常用NaOH而不用NaHSO3溶液,其原因是(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2)若A为单质,B为无色油状黏稠液体,当 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则A可能为______________,检查其中刺激性气体产物X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会“钝化”,且A可溶于X溶液中,若A为金属单质,A和B以物质的量之比1∶4反应。

    ①过量的A和100mL2mol/L的B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溶液稀释至500mL后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②含 a mol X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A后,若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则被还原的X是       mol。

    (4)若A、B、X、Y均为化合物。向A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的焰色为黄色。则A与B按物质的量之比1:4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5)若A、B、X、Y均为化合物。X为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则盐A是_______盐,生成气体X的离子方程式为         ,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近年来雾霾问题已成为百姓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今年入秋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更是“霾伏”四起,部分地区持续出现中度至重度霾,环境治理刻不容缓。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光化学烟雾是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后产生的有毒烟雾

    B.PH小于7的雨水都是酸雨

    C.PM2.5含量的增加是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

    D.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臭氧空洞的加剧

    (2)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大酸”。现就硫酸、硝酸与金属铜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①工业上制备硫酸铜是利用废铜屑经灼烧后,在加热情况下跟稀硫酸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两个);不采用铜跟浓硫酸反应来制取硫酸铜的原因是       (答两点)

    ②在一定体积的10 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为0.9 mol。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0 mL。

    ③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在其中加入硝酸盐溶液(如KNO3溶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④将8 g Fe2O3投入到150 mL某浓度的稀硫酸中,再投入7 g铁粉,充分反应后,收集到1.68 L H2(标准状况),同时,Fe和Fe2O3均无剩余,为了中和过量的硫酸,且使溶液中铁元素完全沉淀,共消耗4 mol·L-1的NaOH溶液150 mL。则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硫酸亚铁是重要的亚铁盐,在农业上用作农药,主要治小麦黑穗病,还可以用作除草剂;在工业上用于染色、制造蓝黑墨水和木材防腐等。

    (1)新制的绿矾(FeSO4·7H2O)是浅绿色的,但在空气中极易变成黄色或铁锈色的碱式硫酸铁[Fe(OH)S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FeSO4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得到产物不同,可能是FeO和SO3,也可能是Fe2O3、SO3和SO2;SO3熔点是16.8℃,沸点是44.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在加热条件下FeSO4的分解产物”。上述装置Ⅲ和Ⅳ用来检验气体产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Ⅱ装置烧杯中水的温度应控制在         (选填“0℃、25℃、50℃”),装置Ⅱ的作用是        

    ②装置Ⅲ中的试剂可以是           (选填序号,下同),现象是          ,则证明气体产物中含有SO3; 装置Ⅳ中的试剂可以是         

    A. 2 mol/LNa2CO3溶液

    B. 品红溶液

    C. 0.5 mol/L BaCl2溶液

    D. 0.5 mol/LBa(NO3)2

    E. 0.01 mol/L KMnO4溶液

    F. 淀粉碘化钾溶液

    ③装置V中试剂为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④为了检验固体产物成分,取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将所得溶液分成两份,进行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预期实验结论

    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入    

    固体中含有Fe2O3

    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2滴黄色K3[Fe(CN)6]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⑤若用22.8 g FeSO4固体做实验,完全分解后,得到11.2 g固体,其中Fe2O3的质量分数=      

    (精确到0.1%)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