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明在翻阅历史书籍时,看到下列这样一组图片。请你说说第一张图片上的人是谁?第二章图片中的情景发生在什么战役中?(   )

    A. 林则徐  鸦片战争   B. 关天培  虎门战役

    C. 左宗棠  收复新疆   D. 邓世昌  黄海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是指(   )

    A. 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共和时代

    C. 民主科学时代         D. 尊孔复古时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日落紫禁城》中有一段文字: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19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洋务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戊戌变法   D. 新文化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是1900年西方国家出版的一幅“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的宣传画。据你所学历史知识推测最后的结果是(   )

    A. “弱者最终灭亡”

    B. “弱者”成为被控制的“木偶”

    C. “弱者”迅速回击,并发展壮大

    D,“弱者”被肢解瓜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所反映的这一历史事件体现出的核心精神是(   )

    A. 爱国主义   B. 艰苦奋斗  

    C. 开拓创新   D. 乐观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45年,登载日本无条件投降消息的报纸价钱高达一百元一张,仍然受到民众热烈追捧,是因为(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B. 长期的战争使得当时国内严重通货膨胀

    C. 当时国内的报纸发行量有限

    D. 日本人将当时的报纸提前抢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34年,张学良为东北大学校刊题词:“现在唯一救国之方,是坚确决心。把我自己无条件的贡献给社会和我的国家。”下列属于张学良实践自已誓言的行动是(   )

    A. 归顺国民政府   B. 参加南昌起义

    C. 发动西安事变   D. 卢沟桥抗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四幅影视作品宣传画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军民英勇抗敌的事迹。其中,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敌为主题的有(   )

    ①地道战       ②血战台儿庄       ③铁道游击队         ④小兵张嘎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国际上被视为最具有中国气派的民族服装是(   )

    A. 丝绸服饰   B. 长衫和马褂  

    C. 藏族服装   D. 中山装和旗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与这一誓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北伐战争   B. 五四运动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的足迹,有些城市永载史册。我们依次选择上海、南昌、遵义的理由是(   )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地  

    ②长征的正确航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人民军队的创建之地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①③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疑是问之源。为研究“九一八”事变的真相,某学者搜集了如下资料,其中你认为最可能被质疑的是(  )

    A. 东北将士的回忆      B. 国民政府的绝密档案

    C. 东北人民的控诉      D. 日本当时媒体的报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长卷中不难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它就是大别山。大山无言,却在1947年见证了(   )

    A. 解放战争的打响     

    B.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 战略决战的开始     

    D. 人民解放军彻底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由此可知他感叹的战役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学习历史有多种方式,某校八年级(一)班的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两种课外学史方式收集了一些资料,制成学习卡片,现邀请你共同探究。(4分)

    方式一:看图学史

    中国地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

    (1)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南京曾制造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暴行,请问在这场屠杀中日本侵略者屠杀了多少中国人?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反侵略斗争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什么?(2分)

    方式二:赏乐学史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黄河大合唱》以气势磅礴的旋律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鼓舞中华儿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

    (2)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动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请你为同学们再推荐一首抗日歌曲(写出歌曲名称)。(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分)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摆脱不了政治环境的影响。综观国共关系史,随着两党关系的演变,共产党对蒋介石的评价也有不同。自西安事变以后,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1937年到1945年期间。如:1938年在延安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说过“国民党历史上有两个伟大的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第二个是蒋介石”。1945年。共产党也公开表示,“承认蒋先生的领导,承认蒋先生在全国的地位。”但是,在1946年到1949年期间,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态度又发生变化,斥之为“人民公敌”、独夫民贼”。还有大众流传的“蒋该死”、“蒋匪帮”之类,就是那个时期出现的。

    问题:

    (1)分别结合1937年到1945年以及1946年到1949年的主要史实,简要分析共产党对蒋介石评价高低的变化及原因。(4分)

    (2)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梦想成真”,是每个人的追求。历史人物的探寻,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宝贵财富。

    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10分)

    (1)梦想要成真,首先梦想须顺应时代潮流。

    李鸿章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广。”

    这里的“文武制度”指什么?为“自强”,李鸿章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写出这种探索失败的标志。(3分)

    (2)梦想要成真,还须高瞻远瞩的智慧。

    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这里,孙中山的最终“梦想”是什么?为此,他在1912年和1924年,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政治探索”。(3分)

    (3)梦想要成真,更须坚韧不拔的毅力。

    邓小平曾说:“他(毛泽东)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请写出毛泽东使红军长征转危为安的一个事例。此外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在1945年进行了什么努力?(2分)

    (4)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同学们觉得在当前阶段应该怎样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