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填空题 8 题,选择题 6 题,计算题 3 题,实验题 5 题
中等难度 2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填空题 共 8 题
  1.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文艺汇演活动中,某中学学生表演了小提琴演奏,如图所示,演奏前为调试琴的发声效果,往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________(填“响度”或“音调”);校园围墙外的人们没有看见学生的演奏,却知道是在演奏小提琴,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国汽车产业正在快速发展,为了安全,一般轿车内都配有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安全带的宽度比较大,这是为了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安全气囊会在车子发生严重撞击时,自动充气弹出,使车内的人不会由于________而撞到车身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明家最近开通了天然气,细心的他发现同样条件下烧开同一壶水比过去用液化气所用时间短了,这主要是由于两种燃料的________不同;若现将1.5kg初温为20℃的水烧开(标准大气压下),需要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煮粽子时,小明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________现象。吃粽子时,粽叶上总是粘有米粒,米粒和粽叶不容易分开,这表明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某种液体,把一体积为1×10﹣4m3的铝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液体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N,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则铝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_______N,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g取10N/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电阻触摸屏已普遍用于电脑及手机。当手指触摸屏时,会对触摸屏产生一个压力,这种压力信号即转换成电信号,从而确定触摸的位置。如图所示,以竖直方向为例,触摸屏相当于一根电阻丝,触摸时,触摸点P将电阻丝分为上下两部分,设上部分电阻为R1,下部分电阻为R2,电源电压不变。当触摸点在竖直方向移动时,若R2两端电压增大,则触摸点P到屏下边缘的距离变_____(选填“大”或“小”),此时通过R2的电流______R1的电流。(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应选用如图4中________(填“甲”或“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这个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的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科技活动中,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成弹簧测力计,它们选了A、B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5所示的图像。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____ ,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____ 。(填“A”或“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关于实验时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如果指针偏向右侧,平衡螺母应当向左调节

    B.在不知道电路中电流大小的情况下,使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大小时,要试触,防止电流过大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导致损坏电流表

    C.电压表不能直接连到电池两极上

    D.温度计测液体温度读数时,要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拿出来读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a)图运动员拉开弓,将箭射出      B.(b)图跳水运动员从空中下落

    C.(c)图运动员骑自行车冲向坡顶      D.(d)图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照相机,幻灯机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

    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放

    C.只要是放大镜,什么时候都成放大的像

    D.平面镜只能成等大的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1、S2同时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3A,电压表示数是6V。若两表互换位置,当开关S2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示数是0.2A,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R1和R2的阻值之比是2:1          B.R2的阻值是20Ω

    C.电压表示数仍是6V                D.R2消耗的功率为0.4W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能量采集船”,如图所示,在船的两侧装有可触及水面的“工作臂”,“工作臂”的底端装有手掌状的、紧贴水面的浮标。当波浪使浮标上下浮动时,工作臂就前后移动,获得电能储存起来。下列电器设备与“能量采集船”能量采集原理相同的是

    A.扬声器      B.电磁铁      C.动圈式话筒    D.发电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某些物质的电阻会变为零,这种物质叫做超导体。电流通过超导体时不发热,因此超导体的应用十分广泛。假如有室温环境中的超导体,下列物体中,可能应用超导材料的是

    A、发电机线圈      B、白炽灯灯丝    C、电炉丝      D、输电导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小华和他的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进行实验,人以600N的力向下拉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的一端,10秒钟绳子下端移动了1.5m,重物上升0.5m,已知该滑轮组的效率为70%(g取10N/kg)。(8分)

    (1)画出小华兴趣小组所用的滑轮组的绕线情况。

    (2)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被吊起的重物的质量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2年春节前,强降雪覆盖全国很多地区,导致交通、农业等民生问题受到严重影响,在除雪活动中,除雪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是ZL300除雪车,其额定功率是120kW,质量是5×103kg,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0.25m2。g取10N/kg。

    (1)除雪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当除雪车以额定功率进行推雪作业时,在平直的路面上以5.4km/h的速度前进了1.5km,求除雪车所做的功和受到的阻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甲所示是某型号的浴室防雾镜,其背面粘贴有等大的电热膜。使用时,镜面受热,水蒸气无法凝结其上,便于成像。右表是该防雾镜的相关数据

    (1)求防雾镜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经测试,在-10℃环境下,正常工作2分钟,可以使平面镜的平均温度升高到30℃。求电热膜给平面镜的加热效率;[玻璃的比热容为0.75×103J/(kg·℃)]

    (3)如图乙所示,小明给防雾镜电路连接了一个滑动变阻器,能使电热膜的功率在原功率的25%~100%之间变化,以满足不同季节使用的需要。请求出R的最大阻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5 题
  1. (1)图中,物体M的重力________N

    (2)图中,电阻箱的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Ω。

    (3)如图所示是水沸腾时观察到的实验情景,本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__℃,已知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则此实验环境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水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_______(选填“保持不变”、“升高”或“降低”)。 图是三位同学画出的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_____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红用如图所示的外形相同、但材料不同的滑轮组,按图中顺序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的距离h/cm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N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s/cm

    机械效率η

    1

    3

    10

    1.6

    30

    62.5%

    2

    3

    10

    2

    30

    50%

    3

    3

    10

    2.5

    30

    (1)在实验操作中应 __________ 拉动弹簧测力计。

    (2)请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第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

    (3)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提升同一物体,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

    (4)她想继续研究物体重力对机械效率是否有影响,

    请简要写出实验方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雨在吃烤肉串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通过烤炉上方看对面的人,感觉对面的人好像在晃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雨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火炉上方的空气被加热后,其疏密程度在不断发生变化,光进入这种不均匀的热空气会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看起来感觉对面的人在晃动。为了验证这种分析是否正确,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笔、一个装有酒精的浅盘及火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如图17甲所示,将激光笔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用喷壶向激光笔的前方喷水,看到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向墙面,墙面上有一个红色光点保持不动,这说明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________传播的。

    (2)如果要让这束红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接下来小雨的做法应该是:____________。

    (3)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确的,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课后看到老师在准备实验时,进行了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18乙);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学习浮力的应用时,老师让同学们观察密度计(如图18)的结构特点,并

    练习使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小明经过观察发现:

    (1)密度计的外型是一根两端封闭、上端有刻度部分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管的底

    部封存少许铅粒,这样做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度计另一个特点,刻度由上至下数值逐渐____________ 。

    小明对上述现象做了下列解释:

    (3)漂浮在液体中的密度计,受力特点是____________ 。密度计所受的重力

    不变,浮力也不变。密度计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_______ 。

    (4)学了液体密度计的使用后,老师又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给一杯水、一些盐、一颗绿豆,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测出这颗绿豆的密度。请你写出实验的思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探究名称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提出问题 老师上课时在如图19所示的电路中接入了一个“神秘盒”后,小灯泡变亮了,接着老师对盒内的某个元件进行操作后灯却变暗了。针对此现象小明想小灯泡先变亮是因为老师在“神秘盒”内放有___________,小灯泡后来变暗则是老师对盒内的______________进行了操作,才使得小灯泡中的电流发生了变化。于是他想:电路中的电流受电压和电阻的影响,那么电流与电压、电阻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进行猜想 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同学们作出了如下两个猜想:

    猜想一:导体中的电流可能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猜想二:导体中的电流可能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设计并进行实验

    为了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应控制_______不变。小宇利用如图20所示的电路,通过改变干电池节数的办法获得多组数据,而小杰利用图21所示的电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也获得了多组数据如下表。

    R1=5Ω

    R2=10Ω

    R3=20Ω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1

    1

    0.20

    4

    1

    0.10

    7

    1

    0.05

    2

    2

    0.40

    5

    2

    0.20

    8

    2

    0.10

    3

    3

    0.60

    6

    3

    0.30

    9

    3

    0.15

    分析与论证 略

    评估

    (1)小宇与小杰的方案相比,_______方案好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小杰利用三个电阻分别进行三次实验的目的是:

    (3)图甲是利用电阻_______(选填R1、R2或R3)实验得到的图象;乙是利用实验次数________得到的图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