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4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9分)

    自然与古典

    范曾

    中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之所以数千年不倒,有其文化血脉上的根源。在历史朝代的更迭转换之中,中国文化的血脉从未间断。经过数千年的磨砺、融合、凝聚、发展,它已经独具神采,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孕育出的艺术奇葩自古以来都重视艺术家的人格完善,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人与自然万物和谐一体,而这已凝铸成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神髓。

    自然,用最简略的语言讲,就是自在而怡然的大存在。为什么自在?因为它天然合理、它恰到好处,它不需要人们主观地给予它什么,所以说它自在;为什么怡然?因为它不是人创设的、不是人构想的,它在亿万年前已经存在,自在而怡然的存在,所以叫自然。宇宙大自然大不可方。我们在宇宙面前唯一的选择是什么?敬畏。我曾经问过宇航员杨利伟,我说你能不能用最简单的一句话告诉我你在天上的感觉?杨利伟想了一下,他说:“我感到人是多么伟大,人又是多么渺小。”

    我们讲回归古典,不是复古主义。因为古典也是一个博大精深、大不可方的存在。回归到古典的什么地方去?这个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东方和西方都曾经有过一个寻根的文化行为。比如讲中国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们提出回归古典是回归到什么地方呢?在他们看来,八代(三国、西晋、东晋、宋、齐、梁、陈、隋)已经衰落了。当然,诸位不要以为中国这几百年就没有好东西,他们只是整体上感到八代的文章比汉代的差了。

    我们讲西欧文艺复兴,因为经过了公元4世纪到14世纪的黑暗,忽然他们感到希腊的阳光是多么明媚、那里的雕塑是多么辉煌、希伯来文里面充满了多么美妙的思想。因此,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它的回归是回归到古希腊的精神。这种回归也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回归,而绝不是重复。譬如讲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但丁,大家都知道,恩格斯讲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个诗人,近代第一个诗人。他的《神曲》能够把教皇打到地狱、把他的情人送到天堂,在当时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个辉煌旗帜。但丁回归古典的精神是回归古希腊那种人文主义的精神。因为我们要谈到回归古典,回归自然,所以我先在概念上加以说明。

    简单地说,自然就是自在怡然的大存在。回归古典就是隔着一个相当的朝代来追述那时候的辉煌。

    (选自《回归古典之美——范曾谈中国传统国画、书法、诗词》引言)

    1.对下列关于“回归古典”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归古典”属于文化建设,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寻根行为,东西方的回归古典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指向。

    B.今天我们所讲的“回归古典”,与当年唐宋八大家所提的回归古典,从根本上说都是要恢复雄健的文风。

    C.当代西方社会的“回归古典”的价值取向,是借鉴当年文艺复兴的经验,将人文主义的精神发扬光大。

    D.所谓“回归古典”,绝不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简单恢复与再现,而主要是更高精神层面的回归。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的一项是(    )

    A.宇宙大自然大不可方,伟大而又渺小的人类在自然面前,只能以敬畏的态度待之。

    B.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造成封建王朝不断更替的原因,首先在于文化的消亡断绝。

    C.对真善美的统一、人与自然万物和谐一体的追求,构成了璀璨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神髓。

    D.所谓自然有两层含义,一是“天然合理、恰到好处”,二是不能也不必经任何人工干预。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文化的血脉既然已经延续数千年,我们有理由相信,其未来也一定会更加通畅。

    B.讲人与自然万物和谐一体,并非意味着人类在与自然相处时必须保持无所作为的心态。

    C.引但丁创作《神曲》的例子,意在强调“我们讲回归古典”,就是要回归人文主义精神。

    D.回归古典是每隔若干年代来追述前世的辉煌,只要历史延续,回归古典就永远不会终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

    袁行霈

    林庚先生逝世已经三年多了,他那特有的潇洒自如与宽容大度,仍然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总觉得他并没有离开我们,还生活在我们中间。

    林庚先生自幼颖悟,北国的晴空,古都的文化以及家庭的教养,在他的心里埋下了诗的种子。林先生在大学期间就已致力于诗歌创作。最初热心于旧体诗词,语言浑成,意境高远。但林先生感到写旧体诗词难以跳出古人的窠臼,后来决定改写新诗。先后出版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等诗集。林先生写诗先是自由体,后来转向新格律诗。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先生任教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938年1月,随厦门大学迁至闽西山区长汀,与外界几乎处于隔绝状态,这时才把主要精力放到古典文学研究上,并于1946完成《中国文学史》。1947年,林先生回到北京,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除继续研究古典诗歌和文学史外,还在各报刊上发表新诗和有关新诗创作的文章。

    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在讲坛上才华横溢,名言隽语层出不穷。对整个中国文学的宏观认识,结合着对诗句的细密分析,再加上那诗人的风度,吸引着每一个听课的学生。在教学的同时,林先生出版了《中国文学简史》等享誉学术界的著作,直到90高龄,还出版了一部富有哲理性的诗集《空间的驰想》。

    林庚先生写诗一方面致力于把握现代生活和现代汉语的新节奏;另一方面则追溯中国诗歌民族形式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并创造性地运用到新诗的写作中来。林先生力求以最自然的语言传达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取得深入浅出明朗不尽的艺术效果。有的诗仿佛脱口而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是何等的透明,又是何等的蕴藉。有的诗令人如痴如醉,一种少年的精神伴随着完美的节奏呈现在眼前,其新鲜的程度真如旦晚才脱笔砚者。有的诗表现的是现代意识,而诗的形式却又带着鲜明的民族特点。语言是那么浅显,含义却又那么深邃。

    林庚先生首先是诗人,是以诗人为基点从事文学史研究的,他研究古典诗歌的目的是从中寻求创作的经验,以及诗歌形式发展的规律。他在诗坛上曾经辉煌过,经过岁月的淘洗,他的诗必将重新赢得新一代的读者。

    正是因为他抱着这样的目的,并且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有敏锐的感受力,所以他的学术研究才能独具慧眼,并取得非凡的成就。就古典文学研究而言,林先生长于文学史的总体把握和宏观研究,他的《中国文学简史》高瞻远瞩,荦荦大端,有一种卓然不群的气象。他关于屈原和《楚辞》的考证独辟蹊径,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他关于李白的研究,融入了自己的人格。林先生标举“少年精神”“建安风骨”“盛唐气象”,赞扬创造力,给学术界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林庚先生的过人之处究竟何在?就在于他的诗歌、学问与人格的统一,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融。他为人清高,艺术趣味高雅,学风既严谨又灵活,有一股朴茂纯真的灵气贯注于其诗其学其人之间。林庚先生享年96岁,桃李满天下,直至晚年仍保持着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诗人的气质,学者的胸襟,二者在林庚先生身上完美地统一起来。古代知识分子的风骨,现当代知识分子的追求,二者在林庚先生身上完美地统一起来。他是中国近百年来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的一位标志性人物,有了他,这段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才显得完整。

    林庚先生的生命就是一首诗,他的生命之消失也是一首诗。他离去得那么从容,没有痛苦,只有潇洒。如果说有一点遗憾的话,也只是想再看一次月圆,而没有看到。他仿佛是为诗而生的,为中国这个诗的国度而生的。他的一生,他所做的一切都指向一个境地,那就是青春、理想和美。我们都为物欲横流、精神苍白的某些现状而痛心,我还为缺少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而遗憾。在这种背景下,更觉得我们的老师林庚先生之可贵。愿更多的人了解他,尊敬他,学习他,愿他的精神经过我们而得以发扬光大。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幼年颖悟、文化的熏陶、自然的美好使林庚很早就心系诗歌,最初致力于旧体诗词,后转写新诗,其诗语言浑成,意境高远。

    B.抗战爆发后,厦门大学迁至闽西山区,封闭的生活环境让林庚潜心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学史》是他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

    C.林庚教学出色,成就非凡,专著享誉学术界,其诗也总是力求以最自然的语言传达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艺术效果深入浅出,明朗不尽。

    D.因林先生标举“少年精神”“建安风骨”“盛唐气象”,所以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在学术研究上更独具慧眼。

    E.对林庚诗一般的生命历程和他在中国百年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方面研究的突出成就的记叙使全文充满深深的怀念、赞美和遗憾之情。

    2.林庚一生的学术研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3.林庚的过人之处在于其“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融”,其“魅力”体现在何处?请简要分析。(6分)

    4.林庚一生勤于研究,笔耕不辍,成就非凡,但他的生命却始终充满诗意,“就是一首诗”。我们应从他的身上学习什么?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2分)

    谭澄,字彦清,德兴怀来人。父资荣,金末为交城令。国兵下河朔,乃以县来附,赐金符,为元帅左都监,仍兼交城令。未几,赐虎符,行元帅府事,从攻汴有功。年四十,移病,举弟资用自代。资用卒,澄袭职。

    澄幼颖敏,为交城令时年十九。有文谷水,分溉交城田,文阳郭帅专其利而堰之,讼者累岁,莫能直,澄折以理,令决水,均其利于民。豪民有持吏短长为奸者,察得其主名,皆以法治之。岁乙未,籍民户,有司多以浮客占籍,及征赋,逃窜殆尽,官为称贷,积息数倍,民无以偿。澄入觐,因中书耶律楚材,面陈其害,太宗恻然,为免其逋,其私负者,年虽多,息取倍而止;亡民能归者,复三年。诏下,公私便之。壬子,复大籍其民,澄尽削交城之不土著者,赋以时集。

    中统元年,世祖即位,擢怀孟路总管,俄赐金符,换金虎符。岁旱,令民凿唐温渠,引沁水以溉田,民用不饥。教之种植,地无遗利。至元二年,迁河南路总管,改平滦路总管。七年,入为司农少卿,俄出为京兆总管。居一年,改陕西四川道提刑按察使,建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宜令民年四十无子听取妾,以为宗祀计。”朝廷从之,遂著为令。

    四川佥省严忠范守成都,为宋将昝万寿所败,退保子城,世祖命澄代之。至则葬暴骸,修焚室,赈饥贫,集逋亡,民心稍安。会西南夷罗罗斯内附,帝以抚新国宜择文武全才,遂以澄为副都元帅,同知宣慰使司事。比至,以疾卒,年五十八。

    世祖尝与太保刘秉忠论一时牧守,秉忠曰:“若邢之张耕,怀之谭澄,何忧不治哉!”游显宣抚大名,尝为诸路总管求虎符宣麻,澄至中书辞曰:“皇上不识谭澄耶?乃为显所举!”中书特为去之。其介如此。

    (节选自《元史》卷一九一)

    【注】①浮客:指寄居在地主庄园里的外地佃农。 ②称贷:借钱给人。③宣麻:唐宋拜相命将,用黄、白麻纸写诏书公布于朝,称为“宣麻”。以后就成为诏拜将相的代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户        籍:造册登记。              B.宜令民年四十无子取妾   听:听从。

    C.何忧不哉    治:治理得好,太平。        D.其如此                 介:耿介。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谭澄治理有方的一组是 (    )

    ①折以理,令决水,均其利于民    ②为免其逋

    ③壬子,复大籍其民              ④岁旱,令民凿唐温渠

    ⑤教之种植,地无遗利            ⑥辞曰:“皇上不识谭澄耶?乃为显所举!”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谭澄自幼聪明颖悟,十九岁便承袭父职任交城县令,上任后他压制豪强,扶救贫民,向皇帝反映治理方面的弊端,使皇帝及时采取得力措施,国家和百姓都因此受益。

    B.谭澄任怀孟路总管时曾赶上大旱,他发动百姓开沟挖渠,引水灌溉农田,百姓得以度过饥荒;他又教导百姓种田植树,土地都得到充分利用。

    C.谭澄文武双全,元世祖曾命他取代严忠范守卫成都子城,他采取积极措施,效果显著;元世祖又任命他为副都元帅,负责抚慰罗罗斯人,但刚一到任,便因病去世了。

    D.谭澄为人非常刚强正直,大名宣抚使游显曾经为各路总管向朝廷请求虎符和委任状,谭澄亲自来到中书省辞谢,拒绝了游显的举荐,中书省为此把他的名字划掉了。

    4.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豪民有持吏短长为奸者,察得其主名,皆以法治之。(5分)

    (2)至则葬暴骸,修焚室,赈饥贫,集逋亡,民心稍安。(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注】作者家住襄阳,古属楚国,这首诗是他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作。

    1.本诗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分)

    2.这首诗的颔联、颈联抒发了什么情感?是怎样抒发这种情感的?试简要分析。(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3.穷且益坚,________。

    4.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形影相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恿(sǒng)     扣(kē)       栗(zhàn)    熟(niǎn)

    B、罪(niè)      躯(qiào)     地(rèn)     发(jī)

    C、弃(tuò)      吸(shǔn)     财(héng)    样(mó)

    D、倒(shuò)     央(měi)      辱(diàn)     合(cu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3分)

    A.网络设计得了大奖后,面对大家的赞扬,他谦虚地说自己只是略通一二,远远谈不上登堂入室

    B.再过几个月就要高中毕业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好像漫长得长,可现在回头一想,却如白驹过隙一般。

    C.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会突然在脑海中闪现,于是问题便茅塞顿开,这种一下子使问题解决的顿悟,便是所谓的灵感。

    D.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B.近几年,非法职业中介活动越来越多,每逢节后民工大量进城,就是黑中介机构编造虚假信息,骗取民工钱财猖獗之时。

    C.如今的手机已不再是单纯的通信工具,因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贴身伴侣,用来尽情表现个人品位。

    D.这个村很好地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近两年不但实行了种植结构改革,而且还没有抛荒一分一亩的土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我们会过得快乐吗?________。一个没有生活目标的人,就像在沙漠中迷路的骆驼,________,________。之所以说是生活目标而不是人生目标,________,而我们很多人短时间内实在弄不明白一辈子到底要干什么。________,所以,为一年的生活定下目标就可以叫做生活目标。

    ①迷茫和绝望会充满了心田

    ②快乐的第一要素是有生活目标

    ③不再给快乐留下丝毫的空间

    ④但是我们想清楚一年之内到底想干什么还是相对容易的事情

    ⑤是因为人生目标是一辈子的事情

    A.⑤③①②④   B.②③①④⑤   C.②①③⑤④   D.⑤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某班五位女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夺得了四项冠军。在班会上,班长说了如下一段话,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将其找出并进行修改。(4分)

    我热烈恭贺我们班的五位女同学,在学校运动会上出尽风头,轻而易举地夺得了四项冠军。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她们为我们班争了光,争了气!我们感谢她们,为她们感到荣幸,并衷心地向她们学习。

    ① 将________改为 ________;  ② 将 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③ 将 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④ 将 ________改为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学习古典诗歌,我们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我们仰视历史天空灿烂的诗星,我们鉴赏诗歌,解读人品,体验真情。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照例句续写两组句子,构成排比。(6分)

    例句: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两只陌生的蜗牛在某个路口相遇了,它们彼此碰了碰触角,互致问候,然后继续向前爬去。但不幸的是它俩拥有了相同的想法:对方这么急着朝我来过的路爬去,肯定有什么事,一定是那路上有许多宝贝我没发现。这样想着,两只蜗牛便同时折转头,朝来路爬去。在同一个路口,两只蜗牛又相遇了,它们又彼此友好地碰了碰触角,各自继续往前爬去。忙碌了一辈子的蜗牛不知不觉中又爬回了起点。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