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8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名字能反映一个时代,可以窥探人们心中寄予的某种期望或恪守的某种观念。从《宋书》中的刘敬先、殷孝祖,到《新唐书》中的张茂宗、延宗,再到《明史》和《清史稿》中的汤显祖、严世藩,史念祖、杨光先,它体现了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下列哪种观念。(   )

    A.等级观念       B.宗法观念

    C.法治观念       D.辈份观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   )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       B、调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学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                             

    A. 《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B. 《论西汉推恩令的实行及其影响》

    C. 《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 《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

    A.唐长安        B.宋开封

    C.元大都        D.明北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和相权势力的消长图,正确的一幅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部分人”是指

    A.妇女         B.外邦人

    C.奴隶         D.成年男性公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27年中国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写道:“假使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而又适有一个有才干有计谋的政界人物,在民国四年的夏间,来把反抗日本作为他的主要政策,一般的人民,还有不欢迎他为元首的吗?在同样情形之下,伯里克利此时乃做了雅典的领袖。”这里的“同样情形”不包括(  )

    A.雅典公民普遍好战            B.伯里克利才能杰出

    C.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D.雅典面临外邦威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  )

    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  

    A.中央集权原则、民主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权力制衡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的不同在于(   )

    A、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B、对议会负责

    C、提名组成内阁政府     D、国家元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                  

    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世纪英国政治家评论道:“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反映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征是 (   ) 

    A、国王是国家元首       B、国王“统而不治”

    C、国王任命内阁首相     D、国王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关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是一种间接民主制的形式

    B. 议会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利

    C. 议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D. 议会拥有立法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以下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英国女王有立法权

    B、法国总统有与议会共创建法律之权,还可连选连任

    C、德国议会可以弹劾皇帝

    D、美国总统可以解散国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依据是 (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      D.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三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6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4分)

    (3)据材料四,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有哪些?(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8、19世纪后期欧美四大国的历史文献。

    材料一 国会可以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提出弹劾……

    材料二 “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四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回答: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以上材料反映出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分为哪两种基本类型?(8分)

    (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材料二的政治文献分别对其本国社会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10分)

    (3)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方面分析,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4分)两种政治体制对其本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4)以美国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些基本特征?(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