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综合题 3 题
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3人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共同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结构    B.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C.核糖体都悬浮在细胞质基质中         D.生物体内的蛋白质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需要用盐酸处理将各个细胞分散开

    B.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

    C.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还原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摇匀后观察颜色变化

    D.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是一个基因型为MMNn的哺乳动物体内部分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乙、丁所示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有等位基因分离

    B.图丁所示的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C.图乙、丙所示的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甲、丁所示的细胞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

    D.图丁所示的细胞的基因型为MmNN,说明该细胞在此之前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或乳酸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少

    C.c条件下,种子消耗的葡萄糖最少

    D.d条件下,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关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使用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35S的培养基中培养出来的

    B.35S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沉淀物中也不排除有少量的放射性

    C.采用搅拌和离心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一种小型淡水鱼——虹鳉。研究发现,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能繁殖后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水潭中的虹鳉种群因环境不同而产生了生殖隔离

    B.狗鱼对甲水潭中虹鳉的捕食,使甲水潭中虹鳉种群的早熟基因的频率下降

    C.虹鳉种群中如果没有新基因的产生,则不会发生进化

    D.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鳉成熟个体的平均体重将会增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I、在一个充满N2与充足CO2的透明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几株某种植物幼苗,测到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第5~7 h呼吸作用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该植物积累有机物速率最快的时刻是第________h时。

    (2)第10h时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耗尽,此时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

    Ⅱ、(12分)日本福岛核泄漏问题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核辐射会使人群中的癌症、畸变等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影响几代人的健康。请回答:

    (1)一般而言,一个正常的细胞一旦到了其寿命,它会“自杀身亡”,这种过程属于________。而核辐射会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________失控而变成癌细胞。受辐射的人群婚后易生出畸形儿,是因为变异发生在________中,从而将突变基因传递给后代。

    (2)某科研单位研制出一种新型药物X,据说对核辐射引起的恶性肿瘤有较好的疗效。某医院为验证其疗效,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请你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a.将配制的培养液均分为两组,并标号为A、B;

    b.A组加入一定量的药物x,B组不加,将________肿瘤细胞置于两组培养液中;

    c.两组放在相同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显微观察并记录________。

    结果预测及结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所示是植物在红光照射下,Pf转变成Pfr,于是引起一系列的生化变化,激活了细胞质中的一种调节蛋白。活化的调节蛋白转移至细胞核中,并与rbcS和cab基因启动子区中的一种特殊的光调节因子相结合,调节基因表达合成RuBisCo全酶和类囊体膜上某种复合物LHCP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启动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若LHCP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一丝氨酸一谷氨酸一”,转运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cab基因中决定该氨基酸序列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

    (2)SSU和LSU组装成RuBisCo全酶,说明RuBisCo全酶的合成要受________共同控制;从RuBisCo全酶的位置推断,RuBisCo全酶可能与光合作用的________过程有关。

    (3)据图分析,II的分布场所有________,II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I.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已知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苗期时就能识别出来。根据生产实践获知,杂交种(Aa)表现为高产,分别比显性纯合品种和隐性品种的产量高12%、20%。某科研小组在培育杂交种时,将纯种宽时玉米和纯种窄叶玉米进行了间行均匀种植,但由于错过了人工传粉的时机,结果导致玉米在自然状态下授粉(设同株异花授粉与品种间异株异花授粉几率相同)。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按照上述栽种方式,两个品种玉米授粉方式共计有________种。收获的种子(胚)中杂合子占________;若用上述自然授粉收获的种子用于次年种植,预计产量将比单独种植杂交种减少________%。

    (2)培育杂交种时,如果人工除去宽叶植株的雄花花序,收获________(宽叶、窄叶)植株上的种子即为杂交种。

    (3)玉米花叶病是由花叶病毒引起的,苗期时出现黄绿相间条纹状叶。已知抗花叶病(b)为隐性。现有纯种宽叶不抗病与纯种窄叶抗病两个玉米品种,用部分纯种杂交后得到F1,请利用F1设计一个杂交组合,以获得高产且抗花叶病的植株(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达)。

    II.下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所作的一系列研究,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过程I将胚胎干细胞置于Y射线灭活的鼠胎儿成纤维细胞的饲养层上培养,能维持细胞________的状态,培养时加入抗生素的目的是________。

    (2)过程II将带有遗传标记的ES细胞注入早期胚胎的囊胚腔,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用于研究动物体器官形成的时间、发育过程以及影响的因素,这项研究利用了胚胎干细胞具有________的特点。

    (3)过程Ⅲ中褐毛基因可能随机地插入到胚胎干细胞的DNA中,这些细胞有的能发育成转基因小鼠,有的却死亡。褐毛基因插入后导致有些胚胎干细胞死亡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

    (4)过程Ⅳ得到的小鼠畸胎瘤中里面全是软骨、神经管和横纹肌等人类组织和器官。该过程研究的意义在于解决临床上________等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