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4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下面有关物理学史、方法和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无论是亚里士多德、伽利略,还是笛卡尔都没有建立力的概念,而牛顿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将物体间复杂多样的相互作用抽象为“力”,为提出牛顿第一定律而确立了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

    B.亚里士多德对运动的研究,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比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

    C.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磁场会在其周围空间激发一种电场,这种电场就是感生电场

    D.机场、车站和重要活动场所的安检门可以探测人身携带的金属物品,是利用静电感应的原理工作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物块以初速度v0从底端沿足够长的斜面上滑,该物块的速度图象不可能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星系由很多绕中心作圆形轨道运行的恒星组成.科学家研究星系的一个方法是测量恒星在星系中的运行速度v和离星系中心的距离r.用v∝rn这样的关系来表达,科学家们特别关心指数n.若作用于恒星的引力主要来自星系中心的巨型黑洞,则n的值为(  )

    A.1      B.2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一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由P点射入匀强电场,入射方向与电场线垂直.粒子从Q点射出电场时,其速度方向与电场线成30°角.已知匀强电场的宽度为d,P、Q两点的电势差为U,不计重力作用,设P点的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粒子带负电

    B.带电粒子在Q点的电势能为Uq

    C.此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D.此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两个宽度均为l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光滑水平桌面,方向相反,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高为l、上底和下底长度分别为l和2l的等腰梯形金属框水平放置,现使其匀速穿过磁场区域,速度垂直底边,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下列四幅图中能够反映线框中电流I随移动距离x关系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关于上述过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A.μ与a之间一定满足关系

    B.黑色痕迹的长度为

    C.煤块从开始运动到相对于传送带静止经历的时间为

    D.煤块与传送带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平行光滑导轨固定在水平面上,导轨间距为L=1 m,其右端连接有定值电阻R=2 Ω,整个装置处于垂直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B=1 T的匀强磁场中.一质量m=2 kg的金属棒在恒定的水平拉力F=10 N的作用下,在导轨上由静止开始向左运动,运动中金属棒始终与导轨垂直.导轨及金属棒的电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在金属棒中由a指向b

    B.金属棒向左做先加速后减速运动直到静止

    C.金属棒的最大加速度为5 m/s2

    D.水平拉力的最大功率为200 W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横截面(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电荷量为q(q>0)。质量为m的粒子沿正对co中点且垂直于c o方向射入磁场区域. 不计重力,则:

    A.若要使带电粒子能从b d之间飞出磁场,射入粒子的速度大小的范围是

    B.若要使带电粒子能从b d之间飞出磁场,射入粒子的速度大小的范围是

    C.若要使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四分之一周期,射入粒子的速度为

    D.若要使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四分之一周期,射入粒子的速度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时刻波形图如图中的实线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P点,t+0.6 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b、c、P、Q是介质中的质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这列波的波速可能为50 m/s

    B.从t+0.6 s时刻开始,经过0.5T,质点b沿x轴正方向运动20 m

    C.质点c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可能为60 cm

    D.若T=0.8s,则当t+0.5s时刻,质点b、P的位移相同

    E.若T=0.8s,当t+0.4s时刻开始计时,则质点c的振动方程为y =0.1sin(πt)(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关于近代物理学的结论中,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的越牢固

    B.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

    C.一个氘核(H)与一个氚核(H)聚变生成一个氦核(He)的同时,放出一个中子

    D.按照玻尔理论,一群处于第3激发态的氢原子在向低能级自发进行跃迁时,最多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E.质子、中子、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1、m2、m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某同学用图示实验装置来研究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压缩量的关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一带有窄片的物块接触,让物块被不同压缩状态的弹簧弹射出去,沿光滑水平板滑行,途中安装一光电门。设重力加速度为g.

    (1)如图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窄片的宽度L为_________________。

    (2)记下窄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则窄片通过光电门的速度为 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若物块质量为,弹簧此次弹射物块过程中释放的弹性势能为 _____________(用表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某实验小组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过程中,正确操作获得金属丝的直径以及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则它们的读数值依次是_______mm、______A、_______V。

    (2)现已知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10Ω,电流表内阻约几欧,电压表内阻约20kΩ。电源为干电池(不宜在长时间、大功率状况下使用),电动势E = 4.5V,内阻很小。则以下电路图中_________(填电路图下方的字母代号)电路为本次实验应当采用的最佳电路。但用此最佳电路测量的结果仍然会比真实值偏_________。

    (3)若已知实验所用的电流表内阻的准确值,那么准确测量金属丝电阻的最佳电路应是上图中的__________电路(填电路图下的字母代号)。此时测得电流为I、电压为U,则金属丝电阻___________( 用题中字母代号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4 题
  1. 某同学近日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小铁块(可看成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倾角可在0—90°之间任意调整的木板向上滑动,设它沿木板向上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x, 若木板倾角不同时对应的最大位移x与木板倾角的关系如图所示。g取10m/s2。求:

    (1)小铁块初速度的大小v0以及小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是多少?

    (2)当α=60°时,小铁块达到最高点后,又回到出发点,物体速度将变为多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在无限长的水平边界AB和CD间有一匀强电场,同时在AEFC、BEFD区域分别存在水平向里和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EF为左右磁场的分界线。AB边界上的P点到边界EF的距离为。一带正电微粒从P点的正上方的O点由静止释放,从P点垂直AB边界进入电、磁场区域,且恰好不从AB边界飞出电、磁场。已知微粒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为圆弧,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电场强度大小E(E未知)和磁感应强度大小B(B未知)满足E/B=

    不考虑空气阻力,求:

    (1)O点距离P点的高度h多大;

    (2)若微粒从O点以v0=水平向左平抛,且恰好垂直下边界CD射出电、磁场,则微粒在电、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多长?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真空中有一正方体玻璃砖,其截面如图所示,已知它的边长为d,玻璃砖的折射率n =,在AB面上方有一单色点光源S,从S发出的光线SP以60°入射角从AB面中点射入,从侧面AD射出,若光从光源S到AB面上P点的传播时间和它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相等.求点光源S到P点的距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质量mB=2kg的平板车B上表面水平,开始时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平板车左端静止着一块质量mA=2kg的物块A,一颗质量m0=0.01kg的子弹以v0=600m/s的水平初速度瞬间射穿A后,速度变为v=200m/s。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为零,且A与B最终达到相对静止,则整个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