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语言应用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
简单题 1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背篓 / 背井离乡    着迷 / 不着边际    卡壳 / 拦路设卡

    B.肥胖 / 心宽体胖    鲜见 / 屡见不鲜    蛮横 / 飞来横祸

    C.饿殍 / 人浮于事    针灸 / 脍炙人口    怆然 / 沧海桑田

    D.沏茶 / 雕栏玉砌    提防 / 醍醐灌顶    诧异 / 姹紫嫣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我国在2010年里再次出台促进农业发展的一系列激励政策、调控政策和财政政策,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B.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再次大规模喷发,冲上数千英尺的高空,景象极其恐怖,死亡人数不断增加。

    C.成千上万的亚州冬运会志愿者都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希望通过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世界瞩目的文明亚冬会的理想。

    D.倍受社会关注的罗彩霞诉8名被告侵害其姓名权、受教育权一案,由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法院在长沙异地开庭审理,最终双方以调解结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执虚如盈

    张丽钧

    每当听到学生们背诵《弟子规》中“执虚器,如执盈”的时候,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

    好喜欢这两个短句!一遍遍在心里默念它,被提醒的顿悟与被寄望的欣悦暖暖地包围了我。

    从字面上来看,它很好理解——就算你手里拿着的器物里空无一物,你也要当它盛满了东西一样,小心翼翼地捧着,不要生出半点轻慢不恭。

    我试图让自己潜入这两个短句的深层,轻轻叩问一下作者:先生究竟出于怎样的考虑,号召人们视“虚”为“盈”呢?难道说仅仅是为了爱惜器物、不使堕地吗?

    ——当然不是。

    先生应该是十分看重那颗“恭肃的心”的。即使是捧着一只粗瓷的空碗,也当那里面盛满了佳肴美馔,不因“空”而生狎昵,恭肃的心,惴惴地悬了,让“盈”在这一刻成为“虚”的别解。

    我得承认,我是慢慢喜欢上那种“执虚如盈”的庄肃感的。在这个美好的提示面前,我郑重地将自己所打发走的日子归了类,分为“执盈如虚”、“执虚如虚”、“执虚如盈”三个阶段。

    在“执盈如虚”的岁月里,何曾知道自己正“执盈如虚”?生活将那么多盛满了琼浆的精美器物送到我手中,我却没想到它们都是需要我怀着一颗恭敬的心去珍爱的。这颗心,与其说是粗疏的,不如说是贪婪的,它惯于挑剔,惯于骄横,惯于在一朵花前遥想另一朵花。

    后来,生活或是恼了?竟粗暴地略去了“洽谈”的程序,劈手从我怀里掠走了一些,又掠走了一些。我不能呼告,不能悲鸣,只能默默注视着自己越来越空虚的怀抱,惊恐莫名。于是,赞歌喑哑,腹诽茁长。一双“执虚如虚”的手,注定逃不掉被荒漠吞噬的命运。

    感谢那个飘着海腥味的夏天,它使我幸福地读懂了“盈虚”的内涵。在那条仿佛被世界遗弃了的夜航船上,我站在甲板上看下弦月,一位写诗的大姐静静地站在我身旁,我叹口气说:“月缺的日子,总是多于月圆的日子——多像生活!”大姐却说:“换个角度想想,每一天的月亮其实都是圆的——你用光明的想象补充上那暗影部分就成了。”我把这说法进驻我的心的那一天看成节日,因为就是打从那一天开始,我渐渐修炼了一项将一弯金钩看成一轮玉盘的本领。

    那一年,在大昭寺,顺着导游的手指看去,我们看到了那么多塞在“牙柱”缝隙里的牙齿。导游告诉我们说,这些牙齿都是朝圣者的,他们不幸死在了朝圣途中,同行者便敲掉他们的牙齿,带到了这令他们神往一生的圣地。浩叹四起。我知道这些浩叹背后不乏鄙夷的同情,但是,我却忍不住朝那些牙齿深深鞠躬。想那毅然踏上朝圣之路的人,大概都曾逆料过这样一个途中抛尸的结局,可这却没有成为他们逃遁的理由。甘心的生命,甘心的灵魂,将空虚的朝圣之旅装扮得一路花开。

    恭肃的心,充盈了器物;颖慧的心,充盈了月亮;虔敬的心,充盈了天地。说到底,真正空虚空洞的,既不是器物也不是生活,而是我们昏花的眼与蒙昧的心。

    ——“执虚器,如执盈”,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境界啊。

    (《燕赵都市报》 2010年11月 26日)

    1.第四段作者连用两个问句,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    ▲

    2.文中把“自己所打发走的日子”分为“执盈如虚”、“执虚如虚”、“执虚如盈”三个阶段,这样划分的理由是什么?(6分)

    ________▲    ▲

    3.按照下面的要求,赏析这篇散文的表现手法。(4分)]

    ⑴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2分)

    ▲    ▲

    ⑵对于塞在“牙柱”缝隙里的牙齿,“我”与众人的态度不同,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    ▲

    4.本文题目是“执虚如盈”,请联系全文,探究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6分)

    __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文心雕龙》)

    2.《文心雕龙》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哪位学者?(2分)

    ________▲    ▲

    3.这段文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创作观?(2分)

    __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贾宝玉挨打后,最伤心的莫过于林黛玉。在得知贾宝玉挨打后,她第一个来看宝玉,且说出“你可都改了吧”这样出人意料的话。

    B.《头发的故事》通过N先生和我的对话,讲述了主人公N先生剪掉辫子后的一系列遭遇。从中可以看出N先生是一个有觉悟、有理想的人。

    C.沈从文小说《边城》中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就是“可爱”,即使不属一个阶层的人物也是这样。甚至当地驻军似乎也能“与民同乐”,如端午节的表现就是如此。

    D.流血复仇的情绪笼罩着《哈姆雷特》全篇。哈姆雷特为被谋杀的父亲复仇;雷欧提斯为被人设计陷害的父亲复仇;福丁布拉斯为其在战场上比武丧生的父亲复仇。

    E.《凤凰涅槃》中凤凰自焚后,群鸟“哈哈”唱歌,这群鸟是当时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反动军阀、政客、野心家的象征,它们因凤凰的自焚而欣喜若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一段话,仿照画线的句子,另选2010年国内外两件大事,再写两句话。(4分)

    2010年,从中国到全球,我们共同见证着——喜悦与遗憾,温暖与寒冷,幸福与失落,憧憬与忧心,和平与冲突,感动与伤恸。嫦娥2号卫星发射升空,让中国人的探月梦想插上翅膀;朝韩关系再度紧张,给和平的橄榄枝沾染上一丝遗憾 ;________      `________ 。瑕不掩瑜,2010年已精彩落幕,2011年帷幕已经拉开。

    K]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5分)

    2010年12月21日晚10时40分许,某大学副校长上课时,教室管理员以“锁门时间已过”为由,在门口大声催促“锁门了”。该副校长得知对方身份和来意后说,“教学重要还是锁门重要?”“我可以明天就让你走人”。此事在学生中引起争议。根据校方规定,老师上课时间到晚9时30分结束,教学楼关闭时间为晚上10时30分。

    ⑴请对该事件进行评论,要观点鲜明,写出两点理由,语言简洁。(3分)

    ▲    ▲

    ⑵请选择你认为表达不当的一方,为他拟写一句得体的话。(2分)

    __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章永州家传

    归有光

     君姓章氏,讳棨,字宗肃,世为海虞人。君为人孝友,入县学,以德行为博士所称举。尝从乡先生都御史陈公游,后中南京乡试,入南太学。是时增城湛公、高陵吕公居留都,开门讲道,学者云集。君两游其门。屡上春官①,不第。选调单县知县。单濒河,而地洼下。每岁桃花水发,河南人夜过河,盗决堤防,民患苦之。君至,适盗决者水将泛,率丁夫伐木增桩,昼夜捍御,卒以无虞。少年为胥卒,趋走县庭,候伺短长,规为不法。或以为言,君曰:“是于我无显迹,不宜预逆之。”抚以恩信,皆感激思为用。山东盗贼,多逃入单县界中,单人为囊橐,积不能得。于是诸少年为君耳目,尽获之。院司所下逐盗文符,无虑②百数,君一日条具申报,上官以为能。田赋法弊,乃询民所欲,而亩敛以钱,民便之。齐鲁间皆推用其法。有胡兵自宁武关趋太原,声言欲向山东。都御史议兵事,部署将帅,独留单县令辕门。会虏信不至而罢。

     升安吉州知州。岁旱民饥,殚力赈救,多所全活。其民好讼,君恒以理解之。有匿税者,为案籍人人阅之,鞭扑未用,而逋负悉出。所治孝丰,迄君去,一无所扰。其县人至不知有州焉。迁永州府同知。永州在楚、越间,号无事。太守日闭门高卧,以郡事委君。君亦优游而已。上疏乞休,方治行而卒。

    归子曰:永州君,恂恂然君子人也。往予试南宫③,君自安吉来朝,过予邸舍,欢饮,上马去。予顾其弟言,君近形神不偕,久官劳悴而致然耶,抑有所不自得者?而竟死永州。悲夫!仕虽不遂,论其行事,可以不愧于先人矣。

    (选自《震川先生集》)

    注:①上春官:指进京殿试。②无虑:大约。③试南宫:指进士考试。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单濒河,而地洼下             濒:靠近

    B. 昼夜捍御,卒以无虞           虞:忧患

    C. 君恒以理解之                 理【解析】
    同情

    D. 仕虽不遂                     遂:顺心

    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章君“行事不愧于先人”的一组是(3分)

    ①屡上春官,不第                 ②率丁夫伐木增桩,昼夜捍御

    ③齐鲁间皆推用其法               ④岁旱民饥,殚力赈救,多所全活

    ⑤太守日闭门高卧                 ⑥其县人至不知有州焉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归有光此文记述的传主名叫章讳棨,他平时为人能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在他入南太学学习的时候,就因德行出众而被县学的学官称誉举荐。

    B. 有些少年身为狱卒,却好窥探打听上级的长短。有人对此很有怨言,但章君却以恩德和诚信对待这些狱卒,最终感动了这些狱卒,都愿为他出力。

    C.章君在任安吉州知州时,对待逃匿赋税的人,不是用严厉的鞭刑,而是给他们准备查考的税法典籍让他们翻阅学习,结果拖欠的赋税全部交清。

    D. 归有光认为章君是一个恭谨温顺的君子。最后章君之所以身死永州,归有光认为这是由他长期为官操心劳力和心理抑郁不舒畅导致的。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河南人夜过河,盗决堤防,民患苦之。(3分)

    ________▲    ▲

    (2) 是于我无显迹,不宜预逆之。(3分)

    ________▲    ▲

    (3) 田赋法弊,乃询民所欲,而亩敛以钱,民便之。(4分)

    __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临绝顶小亭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注】高宗朝,叶梦得任建康知府,曾成功地阻止过金兵的渡淮入侵。本篇是他晚年退居吴兴后的作品,当时宋王朝南渡已有八年。

    (1)请指出“万里横烟浪”中“横”字的作用。(2分)

    ________▲    ▲

    (2)试析“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的表现手法。由此句可以联想到曹操《龟虽寿》中的哪两个句子?(4分)

    ________▲    ▲

    (3)“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历来为评论家所推崇。请简要分析其表达的情感。(4分)

    __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2) ,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一肌一容, ,而望幸焉。          (杜牧《阿房宫赋》)

    (4)锲而舍之,________ ;锲而不舍,▲  。               (荀子《劝学》)

    (5)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  ;更也,▲  。     (《论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历史:近处失明

    ①记者:《现代汉语词典》(2009年第5版)对历史的解释是“历史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②王开岭:自然史,先放一放。

    ③按我的理解,历史就是我们的集体身世和生存记忆,它回答“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的问题。我身边的年轻人,很少或从不关心历史,我很遗憾,就告诉他们:一个人必须读点历史,你不能只生活在当代截面上,否则你就不立体,没有“根”,精神是一层纸。这些孩子一睁眼即上世纪90年代了,在他们的印象里,生活和世界从来都是如此且天经地义,唯一变化的是每年流行的东西不一样。当你告诉他30年前穿喇叭裤、唱邓丽君、听国外电台会坐牢时,他大睁着眼以为你开玩笑……重大的时代拐点、社会变局、思潮争鸣,他们都没遇上,一路直行,没有跌宕、起伏和岔路口,甚至以为父母也这样,只是更穷、更土,没有肯德基和麦当劳罢了。所以要知道个人和民族的身世,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会清楚自己是谁、将来会怎样。

    ④现代医学注重基因,重视“家族病史”,人得什么病,很大程度上由基因决定。从人类生存来讲,历史就是基因图谱。今天的生存格局、政治习性、文化人格和价值观,从哪来?就是从基因谱系里来。90年代来自80年代,80年代来自70年代。张志新在70年代因坚持真理敢讲真话被割喉,同样的话在80年代就无性命之忧了。这就是进步,但进步是有成本的,若不牢记和珍惜成本,那利息就不可靠,就缩水,大家又会变回穷光蛋。每个时代都是这样,前人付出成本,后世享受利息。每一点文明和社会的进步,都不是天上掉的馅饼,而是利息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感激那些成本,要缅怀那些牺牲者,比如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他在广州街头因无暂住证被收容后遇殴身亡),它以最极致和惨烈的方式刺激了舆论,唤醒了法的良知和制度纠错,《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也由此被废除。它潜在地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至少你今天走在大街上,不会因没带身份证而被羁押。

    ⑤不了解历史,就不清楚“成本”。犹如你花着钱、却不知钱怎么来的,以为自己天生就有钱、就该有钱,这不是败家子吗?长此下去,必将身无分文。

    ⑥历史还关乎记忆和身份。没有历史感,就拿不到生命身份证。还有,历史并不仅仅是“过去时”,它也是“现在时”和“进行时”,比如几十年前的“极左”“大批判”“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反精神污染”,真的被连根拔起、不再骚扰今天了吗?它往往一只脚留在过去,一只脚踩住当下。

    ⑦所有当下,都是历史分娩的,身体里住着历史的血脉、基因和染色体。当我们以为与某段历史永别时,它又冷不丁拦在了前面,顶多换个面具。尤其在中国,很多事都会一遍遍地改编后重演或排续集。

    (节选自王开岭访谈《历史:近处失明和远视症》,有删改)

    1.从被采访者王开岭答问的内容来看,文章开头,记者提出了哪两个问题?(6分)

    ________▲                ▲

    2.文章第四段中引用张志新和孙志刚两例的意图是什么?(6分)

    ________▲                ▲

    3.联系全文,简要概括怎样避免历史“近处失明”。(6分)

    __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北京“9·17”大堵车警示

    9月17日的一场小雨就让北京城的交通“瘫痪”——晚高峰拥堵路段峰值超140条,打破今年年初因大雪造成90余条拥堵路段峰值的纪录。     北京是世界上少有的各种交通方式“均衡发展”的大城市——公交车、小汽车、自行车加步行的出行率均各占1/3。北京与纽约虽都是高密度城市,但纽约90%以上的出行是靠公交完成的;北京与洛杉矶虽都鼓励小汽车发展,但洛杉矶为让小汽车开起来,在近一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里,低密度地蔓延城市;北京与波哥大虽都发展快速公交(BRT),但波哥大是在短短两年内,用快速公交覆盖全市主干道,瞬间摆脱了对小汽车的依赖;而北京只是选择个别路段作为快速公交“样板”。北京想长出纽约的身段,运用的却是洛杉矶的交通政策,还想干一点波哥大那样的“公交优先”,结果是任何一种交通方式都陷入困境,甚至连走路都不方便了——是为北京交通的战术之困。

    对此,规划学家梁思成、陈占祥60年前已有预见,他们提出新旧城市分开发展,以平衡分布就业功能的应对之策,却被批判为“企图否定天安门作为全国人民向往的政治中心”。2005年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已认识到单中心城市结构之弊,提出重点发展新城的战略目标。但近年来,北京的就业功能仍是通过拆迁改造向中心区集中,居住功能仍是通过城市扩建向郊区蔓延,大规模跨区域的交通就这样被一如既往地制造出来,终致北京的交通被调侃为“一天只堵一次,从早堵到晚”。看来,北京应对交通之策,从战略到战术,都该进行一番省思与调整了。

    1.第二段画线的语句对文意的表达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    ▲

    2.作者认为北京城交通大拥堵的原因有哪些?(5分)

    ________▲    ▲

    3.作者说,“北京应对交通之策,从战略到战术,都该进行一番省思与调整”,你认为北京应该如何调整?(6分)

    ▲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请以“不一样的眼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简答题(10分)

    (1)你认为《家》中梅与瑞珏这两位女性的形象有何相同之处?(6分)

    ________▲    ▲

    (2)葛朗台是世界文学作品中著名的吝啬鬼之一,请再写出两个吝啬鬼的名字;并举出两例说明葛朗台的吝啬。(4分)

    __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