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语言应用 3 题,名句名篇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恶(zèng)  琐(xiè)  稀(hǎn) 目伤怀(chù)

    B、问(jié)   伎(liǎ)  吊(yòn) 文绉绉(zhòu)

    C、哀(dào)   奔(sāng)  取(dì)  颠(pèi)流离

    D、唐(tuí)  愧(zuò)  髅(kū)  (chàn)巍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不含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蹋败      和蔼     噩耗    不能自己

    B、烦躁      尴尬     呵斥    微不足道

    C、潦到      交卸     焦灼    大厅广众

    D、渴幕      赋闲     狼藉     步履蹒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5月23日,凤凰卫视原创时政辩论栏目重磅推出《“互害”社会如何解毒》专题,为网友深度解读牵动人心的食品安全隐患。短短几周时间,“毒姜”“毒大米”“假羊肉”“病死猪”等有毒有害食品接连被曝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社会正陷入“互害”怪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

    画面的内容。(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请用对偶的形式补写食品安全宣传语。(2分)

                                     ,争做和谐社会文明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10分)

    (1)                ,万物生光辉。(汉乐府《长歌行》)

    (2)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4)乡泪客中尽,             。(孟浩然《早寒江山有怀》)

    (5)予独爱莲之                          。(周敦颐《爱莲说》)

    (6)杜甫《望岳》中的“                               ”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人生高峰。

    (7)《石壕吏〉》一诗中                   一句以对比的手法将差役的冷酷无情与老妇人的悲惨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春望(4分)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的题目为“春望”,请细读一、二两联,说说杜甫望见了哪些景象?(2分)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10分)

    【甲】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爱莲说》(节选)

    周敦颐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斯是陋室( )   (2)可以调素琴( )

    (3)陶后鲜有闻( ) (4)宜乎众矣(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3分)

    4.两则选文均用了对比的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老王》(节选)(13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2.选文第一自然段画线的部分属于什么描写?试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3.请你发挥想象,补写出“我”接过老王送来的香油和鸡蛋时的心理活动。(2分)

    4.课文结尾句子说:“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5.读下面的句子,用“也许……也许……反正……”仿写一句话。2分)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6.本文洋溢着邻里间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温暖。生活中相信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 请将你得到别人帮助后的感受表达出来。(3分,字数限制在50字以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背向大地的爱(13分)

    ①父亲带着七岁的女儿去十里外的村子走亲戚。原本阴沉的天色,渐渐变得越来越黑。父亲对女儿说:“我们要快点儿走了,天可能要下大雨。” 

    ②天上铅灰的乌云越聚越浓,天色越来越暗,仿佛真正的黑夜来临。闪电如利剑一次又一次刺穿黑暗,雷声伴着狂风隆隆滚过天际,然后像炸弹一样在头顶炸裂。

    ③女儿瑟缩着小小的身子:“爸爸,我怕!”他将女儿紧搂在胸前:“丹丹不怕,把头埋进爸爸衣服里,闭上眼睛睡觉。”

    ④一道雪亮的闪电划过大地,他突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呼啸声由远而近向自己的方向逼来。这声音像几十台拖拉机同时爬坡发出的吼声,又像无数条响尾蛇同时发出的嘶嘶声。在闪电的强光里,他看到一个顶天立地的巨大黑色烟柱飞速移来——龙卷风!

    ⑤他大骇,他知道龙卷风的厉害。小时候经历过一次,所到之处,大树齐腰斩断,树皮被剥掉,只剩白花花的树干,地上的东西被吸上天空,人和牲畜都会被摔死!

    ⑥他本能地想要加快脚步。但一刹那间,脚下陡然失去了支撑,身子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吸得轻飘飘。他知道此刻他和女儿都被吸到了高空,几分钟后就要被抛到九霄云外,然后粉身碎骨!

    ⑦“爸爸,我怕!”紧紧贴着父亲胸膛的女儿颤声叫道。“乖女儿,爸爸在和你做飞的游戏呢,你不是一直想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吗?我们现在跟许多小鸟一起飞翔呢,闭紧眼睛,我们开始数小鸟,一只,两只,三只……”

    ⑧他感觉自己像一个面团一样被一只巨手揉来揉去,五脏六腑都翻腾起来。他什么也不敢想,只是尽力地躬身将女儿更紧地搂住。

    ⑨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他感觉这只巨手的力量渐渐小了,身体也开始慢慢下降,他知道龙卷风风力渐小,开始将吸入的物体抛向地面了。女儿,我的女儿,他心里痛苦如焚。

    ⑩突然,他感觉自己的背撞到了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勒过他的衣服,勒进他的背—电缆!他心里滚过一阵狂喜,一瞬间,他一手搂紧女儿,另一只手拼尽力气死死抓住那根电缆!

    ⑪他就这样单手悬吊着支持父女两人的重量。

    ⑫天慢慢地变亮了,狂风也小了。渐渐地,他感到手臂发软打颤,被深勒过的后背正在流血。然而不等血滴进土地,就被吹散在风中。最要命的是,女儿睡着了,睡着后的女儿会不自觉地放松抱紧父亲的双手!他不敢再往下想。

    ⑬女儿的手一点点松开他的身体。不能再犹豫了,他看到脚底十多米的地方是一块旱地,他搂紧女儿,紧抓电缆的那只手一松,他就成了一个背朝大地面向天空的自由落体。

    ⑭此刻怀里的女儿正在睡梦中甜甜地呓语着。他笑了。

    ⑮父亲保住了性命,却多处骨折并重度脑震荡;而女儿,毫发无伤,睡醒了还天真地对父亲说:“爸爸,我看到了好多好多可爱的小鸟,真美啊。”

    ⑯有人问他:“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次是侥幸从死神手里逃掉的?因为你这样背对地面从高空摔下,极有可能丢掉性命。”他憨憨地说:“我知道,但如果我不这样背对地面,我的女儿就可能丢掉性命。”

    ⑰父亲这句简单朴实的话,七岁的女儿现在还不懂。等她长大了,她会懂得,父亲对她的爱,比父亲背对的大地,还要深沉,还要厚重。

    【小题1】文章第②段运用了      描写,从全文看,此处描写的作用是:         。(3分)

    【小题2】第⑦段中爸爸用做游戏的方式来安慰女儿,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2分)

    【小题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⑧段中的划线句。(2分)

    【小题4】试从文章结构方面分析第⑩段中出现“电缆”这一情节的作用。(3分)

    【小题5】文章以“背向大地的爱”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40分)

    任选一题作文。

    (1)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有泪可流,却不是悲凉……花季的经历,我们学会了取舍与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绘如花岁月,悟成长真谛。请以“成长不烦恼”为题,写一篇文章。

    (2)在一起

    写作要求:①若选题(2),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短语,完成题目,然后写作;②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有真情实感,不得套用与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⑤书写工整,不得少于6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