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填空题 7 题,作图题 2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2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恰当的是(  )

    A.刻度尺不能歪

    B.刻度尺紧贴被测物体

    C.视线跟尺面垂直

    D.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左边对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女高音歌唱家的“女高音”是指她唱歌时声音的响度大

    B.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中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华同学从家中到学校通常步行10min,则小华家到学校的距离最接近于(  )

    A.6000m   B.600m   C.60m   D.6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透过阳光的树林

    B.

    台灯在镜中的像

    C.

    倒影在江中的“桥”

    D.

    看见海面下的冰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响度越大,音调越高

    B.超声波的振幅一定比次声波的大

    C.声音响度小到一定程度人就听不见了,所以叫次声波

    D.教师里的学生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说明空气能够传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成的

    C.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的原理

    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所成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无法判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

    A.10cm   B.20cm   C.30cm   D.5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  )

    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A.2:9   B.2:1   C.9:2   D.1: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7 题
  1. 如图所示,被测物体长度为     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人坐在顺水漂流的竹筏上,若以河岸作为参照物,人是     的,若以竹筏作为参照物,人是     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教室外走廊放声歌唱,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     传播;同学们利用了声音的     特征辨别出是小明在唱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电影银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成是利用光的     反射,以便各个座位上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穿紫色校服的同学在红色光源的照射下显示     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晚饭后,小华沿滨河大道的一直道匀速快走健身,若他10s内通过20m,则小华的速度是     m/s,他在第5s末的速度是     km/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身高1.7m的人在平面镜前1.5m处,平面镜高1m,则人在平面镜中的像高     m,人和像的距离是     m.当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池水照明月”,这两句诗说的分别是光的     现象和光的     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2 题
  1. 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画出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画出图中的物体经平面镜后所成的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如图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OA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若将AO和ON靠近,则OB     (“靠近”或“远离”)ON.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分别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这样做是为了探究    

    (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是为了探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图,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如图所示,此时应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既可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2)若将蜡烛放在光具座刻度尺的30cm至40cm位置间,移动光屏,在光屏上     得到烛焰的像(“能”或“不能”),此时眼睛应从透镜的     (选填“左”或“右”)侧透过透镜,可观察到烛焰的虚像.

    (3)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明显变短了,此时应该再次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     、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位同学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2s后听到回声,那么该同学距山崖大约是多少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临沂三河口隧道是链接中心城区和北城新区的重要通道.隧道总长3.84公里,其中主隧道1.92公里,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60km/h,于2013年1月4日正式竣工通车.

    (1)若驾车通过主隧道用时6min,则该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在不违规的前提下,驾车通过主隧道最少用多少分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