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解答题 3 题,选择题 12 题,填空题 4 题
中等难度 1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解答题 共 3 题
  1. 小立在家洗衣服时,发现一瓶刚过期的漂白液,对漂白液的漂白原理和该漂白液是否还有漂白作用产生了疑问.于是将其带到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小组同学一起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
    ①制取漂白液的原理:Cl2+2NaOH═NaClO+NaCl+H2O,起有效成分是NaClO;
    ②漂白液的漂白原理:
    NaClO在空气中很快发生反应:2NaClO+H2O+CO2═Na2CO3+2HClO
    生成的HClO能使有色布条(含有机色素)褪色;
    ③HClO不稳定,易分解,分解后丧失漂白作用.
    【提出问题】刚过期的漂白液是否失效?
    【实验探究】该小组的实验报告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该漂白液与烧杯中,______ ______ 该漂白液已完全失效
    小组同学对失效后漂白液的主要成分很感兴趣,纷纷提出猜想并作进一步探究.
    【提出猜想】小立猜想有:NaCL
    小英猜想有:NaCl、Na2CO3
    小洁猜想有:NaCl、Na2CO3、NaOH
    【设计方案】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用足量的稀盐酸就可以验证______的猜想成立.
    为验证另两位同学的猜想,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实验目的或预期结论
    步骤①;取少量该漂白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静置,观察 产生白色沉淀 目的:

    ______
    步骤②: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______,观察 ______ 结论:
    ______猜想成立;否则,另一位同学猜想成立.
    最后,他们综合小组同学的设计,经实验得出了结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预防“禽流感”,某蛋鸡厂每周对鸡舍用5%的二氯异氰脲酸钠溶液喷洒消毒一次.现需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二氯异氰脲酸钠消毒液1500g,需要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末______g,加水______m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氮气是制备含氮化合物的一种重要物质.工业上可在碱性溶液中,通过电解的方法实现由N2制取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4NH3+3O2.计算生产34t NH3所需N2的质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2 题
  1.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将氮气充入汽车轮胎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电解水的实验,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将蔗糖加入到一杯水中,水变甜了,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Na2CO3和CaCO3固体粉末 加足量稀盐酸
    B 除去CO2中的CO 通过足量NaOH溶液
    C 检验NaCl溶液中含有Na2CO3 加适量CaCl2溶液
    D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足量水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
    B.铁用来做炊具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天然气用作清洁燃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3年3月22日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合作”,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B.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C.加强河道管理,保证水质
    D.用工业污水灌溉农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化学用语中,对“3”的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3H--表示3个氢原子
    B.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C.3H2O--表示3个水分子
    D.SO3--表示1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蒸发食盐水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是从元素周期表中截取的原子序数1-18的四种不同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与R在同一周期
    B.Y与T在同一族
    C.原子序数:X<T
    D.核外电子数:Y>R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校外调查时发现了下列一些现象,你认为其中合理的是( )
    A.为减少大气污染,火力发电厂应采取加高烟囱的办法
    B.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农业上应大量使用了农药、化肥
    C.城市的“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作为化工原料
    D.收获粮食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农作物秸秆应就地焚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D.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必须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与氧气反应
    B.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可用稀硫酸除去
    C.不锈钢是纯铁,所以抗腐蚀能力强
    D.回收冶炼废弃金属浪费燃料和资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尿素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化肥,其化学式为CO(HN22,下列有关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尿素分子中含有氢分子
    B.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的比为1:4
    C.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生活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为了减少“白色污染”,在超市购物时,国家提倡________(写出一点).
    (3)人类摄取的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有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和________.当人体缺________元素时,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4)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垃圾有:①鸡蛋皮,②废铁锅,③烂菜叶,④牛奶纸盒,其中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普林斯顿大学201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因页岩气和致密气生产,从电厂和工业活动捕获来的二氧化碳的理想封存地的80%与正在进行钻探压裂活动的地下页岩层重合,二氧化碳被捕捉和压缩后,最后将被封存在合适的地下岩层中.
    (1)页岩气与天然气的主要成份都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天然气与煤、________合称为三大化石燃料.
    (2)页岩气开发将改变我国现在的能源格局,为环境保护带来积极影响.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层破坏        D.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3)二氧化碳被捕捉和压缩后可以制成干冰,写出干冰的一种用途________.
    (4)在固体矿产领域页岩油是一种人造石油,是有机质受热分解生成的一种褐色、有特殊刺激气味的粘稠状液体产物.
    ①将页岩油中的油母质转换为合成原油是________(“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对于页岩油开采技术的发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
    A.减少对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度     B.使能源更多样性
    C.优化能源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   D.可以尽量使用化石燃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甲、乙、丙三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Ⅰ.如果甲是某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乙、丙是该元素的氧化物,其中丙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乙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写出甲→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Ⅱ.如果甲、乙、丙三种物质是三种金属单质.
    (1)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最弱的金属是________,甲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是________(填字母).
    A.一定在氢前    B.一定在氢后    C.在氢前、氢后都有可能
    (2)若乙是铜,写出甲→乙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 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该装置还可用于制取___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将装置A和C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CO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CO↑+CO2↑+H2O,已知CO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难溶于水,实验室收集CO气体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为了收集到纯净的CO气体,必须利用图1的装置甲除去CO2,装置乙除去水蒸气,则装置甲应盛放________(填序号,下同),乙应盛放________.
    ①石灰水      ②氢氧化钠溶液     ③浓硫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