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单选题 6 题,非选择题 6 题
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6 题
  1. 有关蛋白质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常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B. 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和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

    C. 高温能使蛋白质分子肽键断裂、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变性失活

    D.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蝴蝶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另一株油菜花的柱头上后,即可促进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释放精子、精卵融合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若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一朵桃花的柱头上则不会发生这一系列生理反应。该现象能很好地说明细胞膜(  )

    A. 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 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 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造成果品减产;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荔枝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后的小蜂钻出卵壳,再次找到荔枝椿象重复上述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存在着信息交流

    B. 平腹小蜂在该生态系统中位于第二营养级

    C. 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为互利共生关系

    D. 平腹小蜂、荔枝椿象、荔枝和龙眼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艾弗里及其同事为了探究S型肺炎双球菌中何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下列叙述中有误的是

    A. 肺炎双球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无成形的细胞核)

    B. 在培养R型菌的培养基中添加S型菌的DNA后,观察发现只有S型菌落

    C. 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单独观察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等成分的作用

    D.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图示果蝇体内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及某些基因的位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的染色体l、3、5、7、8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B. 图中标注的三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 含有基因B、D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 若该细胞分裂后产生了一个ABdXX的配子,则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 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 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 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6 题
  1. 为了探究低温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15℃条件下生长的某品种植物置于10℃条件下低温处于是,其它培养条件相同。一周后,测得叶肉细胞叶绿体内载体蛋白X(位于类囊体上,运载H+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一侧并同时催化ATP的合成)含量下降。固定CO2的Y酶下降。下图示该植物低温处理后光合作用强度变化。请回答:

           

    (1)H+通过类囊体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 Y酶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在低温条件下,叶绿体利用________________填(“弱光”或“强光”)的能力更强。

    (3)综合题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在低温条件下(10℃),当光照强度适当增加后,植物光合强度较低(与15℃比较)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过程①是________,此过程既需要____作为原料,还需要____ 进行催化。

    (2)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一丝氨酸—谷氨酸一”,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a中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

    (3)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是一对 ____;在细胞中由少量的物质b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许多相同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表示某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2n=10)的细胞中部分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情况,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若该种植物的高度由三对等位基可B、b;F、f;G、g共同决定,其显性基因具有增高效应,且显性基因的个数与植株高度呈正相关,即每个显性基因的增高效应都相同,还可以累加。已知母本高60cm,父本高30cm,则F1的高度是________cm,F1测交后代中高度为40cm的植株出现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2)该种植物叶缘锯齿的尖锐与光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只有其基因都为隐性时才表现为光滑。已知其中一对是位于1、2号染色体上的D、d.请设计实验控究另一对等位基因A、a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

    第一步:选择图中的父体aadd和母本AADD杂交,收获F1种子;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与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A、a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A、a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为了研究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和神经一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如下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下表),以保持标本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____ ,其Na+/K+比与体液中____的Na+/K+比接近。

    (2)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将其浓度提高到15%,标本活性会显著降低,主要是因为 ____  。

    (3)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____ 。

    (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相应的突触前膜处发生的变化有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生胡萝卜素的微生物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

    (1)筛选产生胡萝卜素的酵母菌R时,可选用_______或平板划线法接种;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需要先灼烧接种环,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培养酵母菌R时,培养基中的蔗糖可为酵母菌R提供_____________;作为无机盐的硝酸盐还可提供_____________。

    (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________,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萃取过程中宜采用________方式加热以防止温度过高;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纸层析法可用于鉴定所提取的胡萝卜素,鉴定过程中需要用胡萝卜素标准品作为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及其团队从青蒿中分离出菁蒿素用于疟疾的治疗,这一措施至今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中中青蒿素的含量很低。科研工作者一直致力于提高青蒿素含量的研究。某研究小组给菁蒿转入青蒿素合成的关健基因fps,通过该基因的过量表达来提高青蒿素的产量。请回答相关问题。

    (1)提高青蒿素的总RNA,在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获得青蒿素的cDNA。根据基因fps的编码序列设计特定的引物对,通过________技术得到目的基因,然后构建含有fps基因的表达载体。为了便于筛选,表达载体中应含有_____________。将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细胞中,用此农杆菌侵染无菌青蒿苗叶片,培养该叶片可获得幼苗。在此培养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生理变化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将获得的22株生长健壮的转基因青蒿苗移栽到大田里,待其生长到现蕾期后收获植株地上部分,测定青蒿素的含量,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测定结果显示,转基因青蒿植株中青蒿素含量最多约是对照组的___________ 倍,不同植株中青蒿素的生成量 ___________,这可能是由于T-DNA整合到青蒿基因组的不同位置,使外源基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