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单选题 22 题,null 2 题,选择题 1 题,非选择题 3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2 题
  1. 1957年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的文章,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见,与清华园内的潮流相背,引发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辩论。清华报刊连篇累牍地刊登批判钱伟长的文章,并最终把他打成了“右派”。这在当时违背了

    A. “百花齐放”的方针

    B. “百家争鸣”的方针

    C.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D. 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杂交水稻在国际上被称为“第五大发明”和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这是因为

    A. 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B. 有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

    C. 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D. 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为此,他向汉武帝提出

    A. 天人感应学说

    B. 君权神授学说

    C. 独尊儒术建议

    D. 崇尚法治主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92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基于此,我国积极探索

    A. 发展外向型经济

    B.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 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当代美国法哲学家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一书中指出,应该对互联网及其对言论自由、观念市场和民主制度的影响投注更多关心。互联网可以有效保存上述价值并将其发扬光大,但也潜藏着破坏上述价值的能力。对上述认识错误的是(     )

    A.互联网有利于民主制度发展

    B.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C.要“善待、善用、善管”网络媒体和虚拟社会

    D.互联网下只能采用民主共和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下列关于孔子“礼”的思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从狭义的角度讲,是指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

    B. 从广义的角度讲,是指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C. “克己复礼”和“正名”是实现“礼”的方法

    D. “礼”从本质上是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秦朝之所以能够实现“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主要原因是

    A. 实现了国家大统一

    B.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 生产力显著提高

    D. 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战国的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 的思想家是(   )

    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宋朝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当时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体现了理学家们关注国计民生的价值取向

    C.说明理学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D.说明理学在当时有利于维护社会政局的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王夫之提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批判“去人欲,存天理”,还要求富民大贾成为“国之司命”。这些思想主张

    A. 反映当时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B. 反映封建专制主义有所动摇

    C. 是早期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D. 反映工商业发展后市民的一些要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现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宋代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用心爱心专心

    B. 南宋偏安,文人山水画的构图不追求对称,墨色恬淡

    C. 明清时期绘画的风格是雍容华贵

    D. 宋代民间风情画盛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生动反映。下列文学形式与商品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的是(     )

    A.楚辞与汉赋           B.汉赋与唐诗

    C.唐诗与宋词            D.宋词与明清小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主张

    A. 否定了教皇的权威

    B. 确立了民主原则

    C. 彰显了道德的价值

    D. 树立了人的尊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

    B. 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原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

    C. 普罗塔哥拉否定命运对人生的作用

    D. 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神的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肯定人和人性,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的开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B.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C. 人们认识到自己在社会的重要地位

    D.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称文艺复兴“为欧洲扩张提供了智力背景”,其含义是

    A. 人文主义为海外扩张提供了精神动力

    B. 近代科学为海外扩张提供了知识条件

    C. 哥白尼学说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之一

    D. 基督教神学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我是一个好修士,严守纪律,我可以宣称,若有修士能因着遵守纪律就能到达天堂,那应该就是我。”“做善功的结果,就是会堕入地狱。”材料中的“我”最有可能是

    A. 罗马教皇

    B. 马丁•路德

    C. 加尔文

    D. 薄伽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以下各项不属于各位启蒙思想家共同主张的是

    A.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B. 要求建立近代法律制度

    C. 要求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 提倡理性主义和自由平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托克维尔说:“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这里“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

    A. 孟德斯鸠

    B. 康德

    C. 卢梭

    D. 伏尔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近代一篇文章写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文章作者应该是

    (  )

    A. 洋务派   B. 维新派

    C. 革命派   D. 新文化运动代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五卷中谈及中西文化时说,“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法子,绝对是两样”,“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能相容”。对此观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 正确评价了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

    B. 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

    C. 承认文化的时代性和社会差异性

    D. 认为儒家文化传统已不适应现代社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以下内容是对近代以来科学家成就的论述,请问符合对爱因斯坦相对论成就的评价有。

    ①它揭示了空间、时间的可变性,时空的变化和时空结构同物质的运动和状态密不可分。

    ②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③同量子理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④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2 题
  1.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这应该是在中共哪一次大会上的结论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与上述论述有关的是

    A.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 统一战线理论

    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由此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 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

    B. 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 浪漫主义者揭露批判社会现实

    D. 工业革命后对“理性王国”失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3 题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1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表1

    国别

    译书类别

    其他

    总计

    百分比

    哲学宗教

    10

    2

    23

    2

    37

    7.0

    文学艺术

    8

    3

    4

    11

    26

    4.9

    史地

    8

    10

    90

    20

    128

    24.0

    社会科学

    13

    3

    83

    37

    136

    25.5

    自然科学

    10

    9

    73

    20

    112

    21.0

    应用科学

    3

    3

    24

    26

    56

    10.5

    杂录

    5

    2

    24

    7

    38

    7.1

    总计

    57

    32

    321

    123

    533

    百分比

    10.7

    6.0

    60.2

    23.1

    100.0

    ——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材料二表2为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表2

    科目

    专业

    备注

    经学科

    周易、论语、春秋、理学等

    各科预科阶段均须

    开设的课程:

    经学大义

    人伦道德

    中国文学

    外国语

    体操

    政法科

    政治、法律

    文学科

    中外史学、地理、文学等

    商科

    银行及保险、关税等

    格致科

    算学、化学、物理等

    农科

    农学、林学等

    工科

    机器、造船、电气等

    医科

    医学、药学

    ——据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

    (1)据表1,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中在译书类别和国别方面各有什么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表2,说明京师大学堂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试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

    材料三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者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和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1924年1月

    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孙中山改造中国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为了实现材料三所述的“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和方针政策上各有何重大发展?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有哪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

    材料一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民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四、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

    材料三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定国是诏》

    (1)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据材料一综述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

    (2)俄、日、中三国的改革在近代化道路上各自产生了怎样的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及其局限性说明了近代化发展进程的什么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