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填空题 10 题,解答题 4 题
中等难度 2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NaOH溶液制作叶脉书签
    B.用生石灰配制石灰水
    C.用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D.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舰“辽宁号”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造航母需要大量的特种钢材.钢材属于( )
    A.合成材料
    B.天然材料
    C.复合材料
    D.金属材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图示的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无水乙醇
    B.
    酱油
    C.
    加碘盐
    D.
    精品白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倡导家家买汽车,尽快淘汰自行车
    B.露天焚烧伪劣产品
    C.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D.生活垃圾不分类,集中掩埋处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壶可以使其光亮洁净和更耐用
    B.配制稀硫酸时,将水沿量筒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C.硝酸钾在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
    D.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金刚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干燥氧气
    B.
    测定溶液pH
    C.
    量取9.0mL液体
    D.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13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饮用水质量检测结果,其中六种饮用水中含有高浓度的致癌物溴酸盐.如图是溴(B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涉及到的元素为第三周期元素
    B.溴化镁的化学可能为MgBr
    C.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D.溴离子的符号为Br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通过对溶液知识的学习,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B.热糖水降低温度后有固体析出,则原热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C.可以用冷却海水的方式得到氯化钠固体
    D.将10%的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1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
    B.“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
    C.整个过程中,有2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D.“反应分离”环节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向一定量铁粉中加入稀盐酸 向pH=2的稀盐酸中加入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 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 向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铁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0 题
  1. 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________
    A.纯碱          B.熟石灰             C.生石灰          D.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B2(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下列关于黄曲霉素B2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黄曲霉素B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14g
    B.黄曲霉素B2由17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C.黄曲霉素B2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02:7:48
    D.黄曲霉素B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右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9.7 8.7 21.6 0.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3.6
    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C、反应过程中,物质B和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216,则反应中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________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H2 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OH溶液 Ca(OH)2溶液 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C. CO2气体 CO气体 点燃
    D. CaO固体 CaCO3固体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往AgNO3、Cu(NO32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A.滤液中一定有Ag+、Cu 2+ 离子  
    B.滤液中一定有Ag+、Fe 2+ 离子
    C.滤液中一定有Fe2+、Al 3+       
    D.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油条是传统的制法是:在面粉中加入水和明矾、纯碱、食盐等调制成矾碱面材,再拉条经油炸而成.请你就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内容填写相应的化学用语:
    (1)水中有________   
    (2)明矾中含________所以油条不宜过多食用
    (3)________   
    (4)纯碱中含有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蛋白质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苹果         B.花生        C.牛油         D.米饭
    (2)厨房中的下列物质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橡胶手套        B.棉布围裙       C.塑料保鲜膜
    (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功能;
    (4)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谷物调和油         B.食盐           C.面粉  D.味精
    (5)“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HCl,“漂白精”的为NaClO两者不能混用.若混合易产生有毒气体,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金属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关于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铁生锈时生成四氧化三铁         B.表面涂漆以防止铁生锈
    C.铁制品应放置于干燥的环境中     D.应及时回收被腐蚀的铁制品
    (2)金属活动性顺序有重要的应用.
    ①金属分别与水、水蒸气的反应情况如下表:
    物质 镁与冷水 铁与冷水 铁与水蒸气 铜与冷水 铜与水蒸气
    反应情况 缓慢反应 不反应 能反应 不反应 不反应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和表中信息,判断“镁与水蒸气”的反应情况为________(填字母).
    A.不反应     B.缓慢反应     C.比镁与冷水反应快      D.比铁与水蒸气反应快
    ②已知在高温条件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如果该实验选择图I装置来制取氧气,则所用药品为________(填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用图II装置可收集和干燥氧气: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下同)端通入;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进行干燥气体,气体应从________端通入.
    (3)图III是用干燥纯净的O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若无此装置,则测得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将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
    (4)为验证图III中装置②已将CO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入图IV装置进行证明,则图IV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填字母).A、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浓硫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校兴趣小组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进研究,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
    [资料查阅]
    (1)20℃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分别为21.3g和9.6g
    (2)碳酸氢钠在270℃时会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
    [实验探究]
    [实验一]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性
    20℃时,取2只烧杯,均加入50g水,分别加入5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充分搅拌后静置,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实验二]比较两种物质溶液的酸碱性
    取2只试管,分别取实验一中的少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均显________色,说明溶液都是碱性的.要比较二者的碱性强弱,可以分别测溶液的________.
    [实验三]比较两种物质的热稳定性
    设计如图装置:小试管套装在带有支管的大试管中,整套装置气密性好,其他装置略去.
    (1)为确保安全,实验结束时,在熄灭酒精灯前必须完成的操作是把________.
    (2)现象与结论:
    装有碳酸氢钠的试管口生成较多的无色小液滴;试管A和试管B中澄清石灰水只有________(填“A”或“B”)中变浑浊,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结论: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
    (3)反思与讨论:加热大试管时,碳酸钠的受热温度会高于碳酸氢钠.这能否准确地说明“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这一结论?___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4 题
  1.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图中P点的含义是______.
    (2)40℃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_乙(填“>”、“=”或“<”).20℃时,将5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升温至40℃,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20℃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是______.
    ②下列操作能使E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的是______.
    a.加入20g甲         b.加入100g水        c.升温至40℃d.加入150g 40℃时甲的饱和溶液,再恢复至2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表示初中常见几种不同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图中“…”表示虚线两边的化合物可以转化或相互反应.请根据以下每小题的具体情况进行解答.
    (1)若A能与B、F、D分别反应,C、G、E能顺时针转化,B、F、D又分别能转化生成C、G、E.
    已知:B与D;C与E;F与G分别为相同类型的物质.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F中元素质量比为7:3.那么A的化学式为______,F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F转化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Fe+3C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的探究过程.
    【发现问题】
    加热铜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和蓝色溶液.
    【查阅资料】
    ①某些不活泼的金属(如铜)能与一些强氧化性的酸(如浓硫酸)发生反应,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硫和铜盐.②硫酸铜溶液呈酸性.
    【知识回顾】
    铜、银______(填能或不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分析讨论】
    (1)对于生成的蓝色溶液,小东认为可能是Cu(NO32溶液,小楠认为不可能是Cu(NO32溶液,而应该是硫酸铜溶液,小楠的理由是______.
    (2)写出铜与浓硫酸共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CuSO4+2H2O+S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一黑紫色的固体为KMnO4和MnO2的混合物,为测定混合物中KMnO4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样35.0g,对固体充分加热,测得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1)生成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g(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该混合物中KMnO4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0.1%)(要求写计算过程)
    |(3)请在坐标图中画出MnO2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