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8 题,其中:
单选题 1 题,选择题 34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7 题,中等难度 2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 题
  1. 形成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规律的基础条件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地形   D. 海陆差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4 题
  1. 我国北方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这体现了(    )

    A.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 非地带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显著的地区在(    )

    A. 中、高纬度地区   B. 中纬度地区

    C. 中、低纬度地区   D. 高、低纬度地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

    ①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渗透

    ②地理环境各要素都是单独地存在和发展的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④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属于(    )

    A.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 非地带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地理现象能够反映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是(    )

    A. 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

    B. 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C. 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D. 沙漠地区生长着骆驼刺,水生植物根系不发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世界上经度地带性最明显的是在哪个大陆的中纬地区(    )

    A. 北美大陆   B. 南美大陆   C. 亚欧大陆   D. 非洲大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地理环境各要素在南北方向产生有规律更替的主要原因是  (   )

    A. 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   B. 距海洋远近不同

    C. 地势高低起伏   D. 受寒暖流影响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诗句描写的景观差异属于

    A. 纬度地带性   B. 经度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海拔高度相近的高山地区,垂直分布层次最多的自然带的山区是在(   )

    A. 中纬度的东部季风区   B. 亚寒带地区

    C. 亚热带地中海区   D. 热带雨林地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关于地形条件与城市分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 凡是地形平坦的地区都是城市的密集区

    B. 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C. 巴西的城市多分布于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孙平原上

    D. 我国特大城市大部分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气候类型适宜城市选址的是(    )

    ①热带雨林气候  ②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 ④温带大陆性气候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交通运输方式与当地自然环境不协调的是(    )

    A. 老挝山区农民使用大象运货   B. 威尼斯人以船代步

    C. 阿富汗人多乘船外出   D. 欧洲西部各国居民驾驶汽车旅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曾经有象、水牛和竹等。据此推断当时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A.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B.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C.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D.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

    A. 喜马拉雅山雪线高度降低   B. 温带地区粮食产量增加

    C. 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度方向延伸   D. 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2001年初,一份以3000名科学家的调查为基础撰写的报告预言:到2010年海平面将在现有基础上升18厘米到80厘米。在过去的十年里,海水已经侵蚀了图瓦卢1%的土地。11月15日,美国权威华盛顿地球政策研究所专家预言,如果地球环境继续恶化,在五十年之内,由九个小岛组成的图瓦卢将全部没入海中,在世界地图上永远消失。据悉,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瑙鲁和西萨摩亚等低地岛国也面临着与图瓦卢一样的威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近百年来气候因素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而气候变化归结于(   )

    A. 城市的热岛效应   B. 地质天文原因

    C. 地区现代战争   D. 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2.专家估计,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比现在增加O. 8°c至4 .6°c,这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如何有效地控制海平面上升(    )

    A. 全球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B. 营造生态住宅和绿色家居

    C. 降低人类社会工业化程度   D. 城市有序扩张和人口迁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措施能减少海平面上升的是(    )

    ①调整生产结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②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加强国际合作 

    ③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减少对工业的依赖性 

    ④分散城市人口,减少大城市中二氧化碳排放量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全球变暖有利于航海事业的发展   B. 全球变暖会抑制某些疾病的发病率

    C. 全球变暖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很小   D. 全球变暖将使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荒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我国的寒潮是由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强烈降温天气,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现象。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每年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地区频受台风袭击,就连内陆地区也受其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滑坡会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加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地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使滑坡成为一种分布广泛的自然灾害。阅读上述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灾害中,影响范围最大的是(     )

    A. 台风   B. 寒潮   C. 滑坡   D. 洪涝

    2.水库可以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修建水库对下列哪种灾害的减灾效果最明显

    A. 暴雨   B. 寒潮   C. 地震   D. 滑坡

    3.结合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判断,下列哪个季节发生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

    A. 冬季和秋季   B. 春季和冬季   C. 春季和秋季   D. 春季和夏季

    4.近年来,我国一些山区滑坡现象有增多的趋势,直接原因是(    )

    A. 全球气候变暖   B. 人口数量增加

    C. 工程建设增多,植被破坏严重   D. 位于东亚季风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读表。 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  )

    A. 南方地多水少   B. 南方地少水多   C. 北方地多水多   D. 北方地少水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 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A. Ⅰ期   B. Ⅱ期   C. Ⅲ期   D. Ⅳ期

    2.在Ⅰ期

    A. 人口急剧膨胀   B. 人口老龄化

    C. 人口增长停滞   D. 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3.下列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第Ⅳ期的是

    A. 英国   B. 坦桑尼亚   C. 尼日利亚   D. 肯尼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2010年11月,我国展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与前几次相比目前人口普查难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分布更不均衡   B. 人口增长速度各地差异大

    C. 人口迁移量大   D. 国际间人口迁移过快

    2.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弄清

    ① 人口数量     ② 人口年龄构成    ③ 人口合理容量    ④ 城市化水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人口迁移率指人口迁移数与总人口比例,下图中人口迁移差额率正值为迁入。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四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A. A、C   B. B、D   C. C、D   D. A、D

    2.最有可能是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变化的是(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甲、乙、丙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国际人口迁移

    B. 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 人口主要由乙、丙两地迁往甲地

    D. 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2.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收入差距   B. 家庭婚姻   C. 工程建设   D. 文化教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丁克”(DINKY),也称为自愿不生育家庭,是“Double Income, No Kids Yet缩写的音译,其含义为“双份收入,不要孩子”。结合材料完成丁克家庭反应的地域文化是

    A. 传统农业文化   B. 现代工业文化   C. 现代大城市文化   D. 欧美文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面小题。

    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 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 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 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D. 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2.第(4)种人口增长模式,其死亡率又略有上升的原因是

    A. 频繁的战争,医疗卫生条件差   B. 生活质量的下降

    C. 出生率的下降   D. 人口的老龄化

    3.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 第(1)种   B. 第(2)种   C. 第(3)种   D. 第(4)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读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X、Y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差异是

    A. 经济水平   B. 教育水平   C. 历史条件   D. 自然条件

    2.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

    A. 尼日利亚   B. 印度   C. 泰国   D. 日本

    4.X、Y两国主要人口问题分别是                       (   )

    A. 人口老龄化  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B. 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人口老龄化

    C. 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人口老龄化   D. 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如图为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动图,回答下面小题。

    1.1950-200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年份的数值约为(    )

    A. 33‰   B. 43‰   C. 27‰   D. 15‰

    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年份是(    )

    A. 1960-1961年间   B. 1959-1960年间

    C. 1957-1958年间   D. 1949-1950年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     )

    A. 陕西的大学生毕业后由西安去上海工作   B. 中国的学者到美国去进行学术访问

    C. 华裔科学家回国探亲   D. 节假日到外地休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 一个地区的资源状况   B. 当地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消费水平

    C. 居民的膳食结构   D. 以社会的生活习惯与习俗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下列国家组合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的是(     )

    A. 中国、印度   B. 澳大利亚、巴西   C. 巴布亚新几内亚、尼日利亚   D. 日本、芬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国土面积大小是制约一个国家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 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人口容量有相对确定性

    C. 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不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D. 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关于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政治因素基本上不影响人口迁移

    B. 造成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是地区之间的人口数量不平衡

    C. 随着生活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迁移越来越明显地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D. 难以改变的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地区分布与迁移的根本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人口迁移对环境往往造成(    )

    A. 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 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

    C. 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D. 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环境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下列人口迁移情况属于受矿产资源影响而迁移的是(     )

    A. 美国老年人从东北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

    B. 改革开放后深圳、珠海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C. 大庆、攀枝花成为我国著名的工业城市

    D. 历史上都城在西安、杭州和南京、北京等城市变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读 “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名称是:

    A.     带,B.      带,C.     带。

    (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        分布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        条件的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        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塑造C自然带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       

    (4)限制C自然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变动图”,完成下列要求。

    (l)从图中看出这一时期,流动人口数量呈    趋势。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①           ;②        

    (3)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         性的,迁移和流动的目的主要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划的关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四个箭头中,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因为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     之间的空间移动,而且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与迁入地         或长期地改变。  

    (2)人口迁移有多种分类标准。按照地理范围把人口迁移分为          

    (3)目前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的是     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