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选择题 31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2 题,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1 题
  1. 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金星     B.太阳     C.月球    D.火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温度适宜是地球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与此相关的是

    A.八大行星绕日运动的共面性

    B.八大行星绕日运动的同向性

    C.日地距离适中

    D.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地理现象,受太阳辐射影响最小的是

    A.生物活动  B.大气运动

    C.水循环   D.地壳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太阳黑子强烈爆发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B.引发严重的低温冻害

    C.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D.形成大范围的雾霆天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北半球夏半年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的日数是179天。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B.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C.地球公转周期的变化   D.黄赤交角的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大多数热带雨林中的树木没有明显的年轮,这是因为该地

    A.全年光照充足无明显变化     B.昼夜变化不明显

    C.太阳高度的变化不明显       D.终年高温多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3月21日,我国领土最西端(约73°E)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A.8时18分   B.9时8分

    C.10时28分   D.11时1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地球的黄赤交角并不是固定的。假设地球的黄赤交角变小,则地球上

    A.太阳直射的范围变大   B.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变大

    C.北温带的范围变大    D.北半球夏半年的日数变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地球上某点,每天该点经过晨线的地方时不断后移,则该点所在地与时间段匹配正确的

    A.澳大利亚悉尼,5月         B.美国华盛顿,1月

    C.南非好望角,9月           D.印度孟买,4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关于地球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季风环流

    B.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C.海陆分布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大气输送热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为“上海某月气温日变化平均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月份最可能是

    A.1月   B.3月

    C.7月   D.9月

    2. 最高气温出现时

    A.太阳辐射最强

    B.地面辐射最强

    C.地面温度最高

    D.地面辐射已不断减弱

    3.与纬度相近的拉萨比较,图示月份的上海

    A.太阳辐射强   B.昼夜温差大

    C.气温高      D.大气逆辐射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引起全球气温升高。其原因主要是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B.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减弱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2.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A.14日14时    B.14日19时

    C.15日4时     D.15日11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只考虑热力环流,下列对风向描述正确的是

    A.白天,海岸边常吹海风

    B.夜晚,山谷地区常吹谷风

    C.近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

    D.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为北半球某水平面等压线与风向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为了寻找水源和食物,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在赛伦盖蒂和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下图为野生食草动物迁徙路线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食物时,当地受

    A.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信风带控制

    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西风带控制

    2.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能是

    A.2月~4月        B.5月~7月

    C.8月~10月       D.11月~12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形成这种景象的天气过程是

    A.暖锋过境       B.冷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③寒流       ④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A.含沙量小、冰期短     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水量丰富、落差小     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下图为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图为“2005~2013年黄河下游某处河床高出两岸地面高度的变化图”。引起这种变化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化、侵蚀作用     B.侵蚀、搬运作用

    C.搬运、沉积作用     D.沉积、成岩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山区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在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

    B.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

    C.便于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

    D.分布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以防御洪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图为我国某地公路线分布示意图,该地区北部高、南部低。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M处公路穿越的地形可能是

    A.河谷    B.盆地    C.陡坡    D.平地

    2.该地公路常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A.沙尘暴           B.寒潮

    C.滑坡、泥石流     D.干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江西北部的庐山进行山地考察,庐山大部分山峰海拔为1200~1500米,下图为庐山地质剖面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上升         B.褶皱弯曲

    C.冰川堆积       D.风力侵蚀

    2.同学们在山麓看到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变化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A. 印度西海岸   B. 澳大利亚西海岸

    C. 非洲东海岸   D. 越南东海岸

    2.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A.温暖湿润   B.温和干燥

    C.高温多雨   D.高温干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其根源是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生物的风化作用        D.动物的呼吸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

    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

    C.气压带季节性移动       D.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的递减,其影响是

    A.低纬度地转偏向力大于高纬度

    B.低纬度温度高于高纬度

    C.低纬度空气对流运动弱于高纬度

    D.低纬度生物量小于高纬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导致我国寒潮、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以色列是一个水资源奇缺的国家,但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13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

    (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4分)

    (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4分)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5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3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是一个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之称,古老生物种类众多。

    下图A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B为图A中①~③三地的气候统计图。

    (1)分析澳大利亚动植物原始且独特的原因。(4分)

    (2)说明①、③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4分)

    (3)比较②地和③地水资源的异同点。(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4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4分)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