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6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解答题 18 题,填空题 3 题
中等难度 3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5 题
  1. 08年的CCTV青年歌手太奖赛中有道辩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歌手能判断出用哪种乐器演奏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三者均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利用平面镜可以( )
    A.成缩小的像
    B.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成倒立的虚像
    D.成正立的实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事例中,哪个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蒸发( )
    A.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空气可以传声
    B.锣鼓声响度很小
    C.观察者离声源很远
    D.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我市浏阳大围山峡谷景色优美,被誉为“小九寨”,下列关于其四季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春天,雨笼山峦
    B.夏天,雾绕群峰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谷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B.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海市蜃楼”奇观
    D.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饭店里,常看见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把手放在干手器下就有热风吹出,使手很快变干,手上的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
    A.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B.提高了水的温度,使水加快了升华
    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水的温度,加快了水的汽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08年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冰冻天气.在冰冻期间,这些地区的天气气温大多时候是( )
    A.高于27℃
    B.高于10℃
    C.低于0℃
    D.低于零下6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烧开水时,我们通常会看到壶嘴周围有些“白气”,掀开壶盖,发现盖的内表面有积水,这两种现象都是( )
    A.熔化现象
    B.升华现象
    C.汽化现象
    D.液化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
    摩托车的消声器
    B.
    公路两旁的透明玻璃板墙
    C.
    城市道路旁的树木
    D.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如图)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08年春节晚会中有一精彩的“手影戏”──《逗趣》.两位演员用手分别表演了动物、人物的各种形态.活灵活现的手影如图所示,让观众大开眼界.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镜面反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通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的是( )
    A.
    钢笔错位
    B.
    光缆通讯
    C.
    手影
    D.
    放大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

    A.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B.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C.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8 题
  1. 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时间/min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98 91 85 80 79 79 79 75 71 67 64 61
    (1)该物质 ________晶体(填是或不是)其理由是 ________.
    (2)在第10min该物质存在的状态是 ________.
    (3)通过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写出一条新的发现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拌口技的手影节目《手影表演》,通过演员的双手和口技表演生动地演绎了两只鸟从相恋到生育、养子的全过程.现场观众听到的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_______传播的;观众从口技演员的口技表演中听出像是黄鹂鸟的叫声,是因为演员模仿了黄鹂鸟叫声的________;观众在屏幕上看到的鸟影实际是由于________而形成的手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用小提琴和二胡同时演奏《二泉映月》,凭听觉就能分辨出小提琴和二胡,是因为二者的________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八年级(6)班某同学在调查教室内的噪声情况时记录如下:
    时间:03年10月10日12:00,地点:初二(6)教室
    小红等几位同学在收看江苏文艺频道播放的音乐欣赏
    小黄在看课外书籍
    小马在讲台前拍球
    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
    (1)根据该同学的记录,对于小黄而言,噪声有______.
    对于小红而言噪声有______.
    (2)以该同学的记录为背景,请你对控制教室内噪声提出两点建议.
    建议一:______;
    建议二: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这个现象表明发声体在________;声的利用非常广泛,例如:人们利用声能传递________来清冼钟表等精密机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烟花三月,我和几个同学相约去玄武湖公园.走进大门,只见桃红柳绿连绵数里,蓝天、白云倒映在碧水之中,一幅色彩斑谰的风景跃然眼前,湖水倒映着美丽的倩影,我拿起手中的照相机把这美丽的景色一一拍下,我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不一会儿,来到一片树林中,林中的鸟儿在欢快的歌唱,树缝中漏下的点点光斑在地面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不知不觉已到了黄昏,夕阳西下,湖面上波光粼粼,让人眼花缭乱,咦!门楼的影子怎么这么调皮,比中午时长出许多?
    请你从这段优美的文字中,找出两处我们学过的不同物理知识或规律:
    例如:语句:湖水倒映着美丽的倩影
    物理知识:______.
    语句1: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
    语句2: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是小红利用小瓶、橡皮塞和玻璃管自制的液体温度计.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规律来工作的.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它是________(晶体/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其中熔化的过程经历了________min的时间,熔化过程中它处于________状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斜射到一块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__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对准看到的鱼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________一些(选填“深”或“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线图,由图可知,光线是从 ________射入 ________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1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2)如图2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末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插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
    (3)画出图3中与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位置;
    (4)如图4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的大致径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寒冬的清晨,我们在室内经常看到窗玻璃上有美丽的“冰花”.请你判断“冰花”是出现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并用物理知识解释它形成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______.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逝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______,仍然保持______状态.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______,形成“白气”.
    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______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2)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______是火焰熄灭后的图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的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cm 30 15 10 7.5 6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______.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第一步(图甲),需要改变______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怎样改变;第二步(图乙),需要把纸板的半面F向前折或向后折,则不能看到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小明和小聪同学完成“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大头针”的实验后,交流讨论:放入大头针的数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两人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提出了多种猜想:
    猜想1:可能与杯子的材料有关.    猜想2:可能与杯子的容积有关.
    猜想3:可能与杯子的口径有关.    猜想4:可能与所装液体的种类有关.
    小明和小聪同学对猜想2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控制因素 杯子的容积 水溢出前所加大头针的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
    等因素均相同,仅有杯子的容积不同
    较小/100ml 133
    中等/150ml 133
    较大/200ml 132
    (1)请在实验记录表格中的划线部分填上正确答案.
    (2)分析小明和小聪同学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位于我市凤凰公园的小西湖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夏季是雷雨多发季节,强雷电的内部温度可高达3×104℃.因树木中含有水分,当雷电劈中树木时,强电流通过树身会产生大量的热,使树木中的水分发生 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形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这些气体迅速膨胀对树木 ________,会将树木劈开.请同学们不要在树下避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声波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传递________的一种救援装备.它可以灵敏地接收到物体________时产生的微弱的声音,以利尽早营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