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文学作品阅读 2 题,名句名篇 1 题,其他题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文学作品阅读 共 2 题
  1. 《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      ,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    ,一步步走向毁灭的        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等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初中阶段你读过不少中外名著吧?现请你从《骆驼祥子》和《西游记》中任选一部,谈一谈阅读这部小说最深的一点感受,并简要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名著:《       

    ①感受:

    ②情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背诵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

    (3)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4)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

    (5)             ,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6)有约不来过夜半,             。(《约客》)

    (7)《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持久,惨烈的句子是                        

    (8)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9)《天净沙》中表现全曲主旨的一句是                        

    (10)大自然多姿多彩,风光无限。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象的诗句,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

    感恩之心,既能幸福他人,也会快乐自己。生活在幸福的日子里,我的思绪总是飞得很远。 如果我是红花,我会感谢绿叶无怨无悔的奉献;如果我是蜜蜂,我会感谢花朵慷概无私的kuì                                     

    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更是对责任的承担,对道义的坚守。感恩朋友,你才会肝胆相照,患难与共;感恩生活,你才会热爱生活,回报社会。请不要吝啬自己的感恩之情,因为,心存感恩,才会珍惜拥有,珍惜幸福。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① kuì(    )赠

    (   )啬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结合语境解释划线词。

    4.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面的画线句构成排比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

    (1)即刮目相待         

    (2)卿今者才略          

    (3)日仲永环谒于邑人      

    (4)稍稍宾客其父         

    2.翻译下列句子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3.《伤仲永》运用       表现手法;而《孙权劝学》用      形式展开故事情节,两篇文章虽然写法不一样,但同样说明了            

    4.历代读书人有很多勤学苦读的例子传为美谈,并形成了家喻户晓的成语,你能说出两个成语吗?

    5.谈谈你从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中得到什么启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面条的前世今生 (周大新)

    中国人喜欢吃面条。在中国,很少有没吃过面条的人。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面条种类,像山西的刀削面、兰州拉面、北京炸酱面、台湾的担仔面等。如今中国的面条已有500多个种类。

    吃面条的也不止咱们中国人,意大利人爱吃意大利面,日本人爱吃日本拉面,朝鲜人爱吃朝鲜冷面。欧洲人吃的面条,据说是由马可·波罗从中国传过去的;日本拉面是由“遣唐使”从中国传过去的。

    人为什么会吃面条?人类最初只知道把采摘的植物的果实。春秋末期,公输般创制了石磨,麦子、谷物等粉食的推广才成为可能。有了面粉和米粉之后,怎么做得好吃,又在考验着人们的智慧。有的人把面粉、米粉炒炒吃,叫吃炒面;有的聪明人把面粉、米粉加水和成团,再捏成片放在汤中煮,叫吃汤饼;还有手巧的人,把面团搓成长条放进汤里煮,这样虽还叫吃汤饼,实际上就是吃面条。

    关于面条的起源国,意大利人说是他们发明的,阿拉伯人也说是他们发明的。我们中国人拿出关于面条的文字记载让他们看,意大利人拿出他们关于面条的壁画照片让我们看。还好,2002年中国考古人员在青海省喇家新石器遗址上,发现了一个倒扣着的碗里躺着一团鲜黄色的线状物,经鉴定,这是小米粉做的面条。这碗面条为中国人赢得了面条发明者的殊荣。

    面条不仅做起来简便,营养丰富,而且有的还被演绎成故事,被赋予了人文内涵,比如长寿面。传说汉武帝时臣子闲谈长寿之事,有人说脸长可以长寿,有人说人中长可以长寿,有人说耳垂长可以长寿,君臣们的议论传到民间,把脸传成了面,说成面长可以长寿,人们为图吉祥求长寿,就逐渐形成了在生日这天吃面的风俗,而且这天的面条要擀切得越长越好,以面长寓意寿长。又比三鲜伊面。传说伊尹的母亲常年卧病,伊尹特意用鸡蛋和面,揉擀切条之后,先蒸熟,后油煎,这样即使他不在家,母亲也能很方便地吃面,而且久放不腐。吃面时浇的汤是用鸡、猪骨头和海鲜炖制而成的。伊尹母亲在儿子的悉心照料下身体康复,所以这种面又叫“孝子面”。

    面条的前世今生告诉我们:一种吃食不是在短时间内偶然出现的,而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有无数人参与其中。一种吃食所普及地域的广度,是和创造者的经济与文化影响力相关的。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面条之所以能传至意大利和日本、朝鲜,扩展至欧洲和阿拉伯世界,是因为我们民族的经济文化影响力曾经很大。一种吃食、一种吃法一旦在某一地域行成习惯和传统,便会和人们对该地域的爱及对该地域人的爱交汇在一起,成为乡情、民族情的一种重要成分,成为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内容。(有删改)

    1.根据文意探究中国人喜欢吃面条的原因。

    2.作者从面条的演化史中得到哪些启示?请简要概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认真阅读文章《为爱挺直》。

    ①父亲早早去世,为了生计,母亲在家乡摆了个水果摊,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张罗。到了七点左右,一切准备妥当了,于是用三轮的脚踏车,载着顺路的他和一车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奋进。

    ②母亲的背驼得很严重。到了冬天,在这个北方的小城里,北风裹着雪花,一路肆虐。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是用力地挺直了背。躲在母亲背后的他,恍然发现母亲的驼背直了不少。

    ③到了学校,他欢呼着跳下车,把这个惊喜发现告诉了母亲。他还沾沾自喜地叮嘱母亲,说不定蹬脚踏车有助于纠正驼背呢。母亲笑了笑,不以为意。可是懵懂的他却天真地认为,如果母亲能直起背来,自己就不会被同学叫做“小罗锅”了。

    ④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可是日复一日,他失望地发现,母亲蹬脚踏车时,脊背是直的,可一下车,却又成了驼背。于是,同学们的嘲笑始终伴随着他。

    ⑤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里。没过了几年,他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也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

    ⑥直到有一天,他骑着自行车,送四岁的女儿去幼儿园。那天的北风格外地大,刮在脸上竟有些生疼。女儿惊叫了几声,他于是下意识地挺直脊背,挡住迎风而来的寒风。风像刀子一样,在身上刮过,他却始终牵挂着后座上的女儿。

    ⑦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老家的母亲。他也终于明白,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雪。母亲的背,因为爱而挺直。可他不知道的是,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

    ⑧他的心里,突然涌进了阵阵酸楚。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

    1.因为母亲的驼背,对他心理影响甚大。请认真阅读全文,结合文中相关词句和理解,梳理他心理变化的过程,然后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因为母亲驼背他感到         ;→冬天里,母亲用力踏车,挺直了脊背,他           ,继而又失望;→母亲想过来看看孙女,他           ;→他骑车送女儿上学,突然明白,心中         

    2.选文第④段中说“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根据你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他的“希望”是什么?

    3.“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结合选文,请你说说他“不断推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4.选文第⑦段中说“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在文中“这样的戏”具体指什么?

    5.文章结尾说“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现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事例,你的母亲对你也是无微不至的关爱,为你的学习生活遮风挡雨,请你叙述出来给大家分享。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针对这种现象,谯城中学七(6)班开展了“‘小餐桌’折射‘大文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1.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为本次活动写一段开场白。

    2.本次活动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报社想要征集一条倡导“餐桌节俭”的公益广告,请你写一条公益广告语。

    3.请对下面三则材料进行分析,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你从三则材料中得出的结论。

    材料一:一项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为500亿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倒掉的食物,也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粮食。

    材料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俭以养德。”

    材料三:加拿大人一般根据食量和人数一道一道地点菜,如果不够再加;在美国,打包和个人财富、品味等没有关系,只要剩下食物,美国人就打包带走;爱尔兰人和朋友用餐时,必须把所点的食物酒水全部吃完喝完;德国餐桌浪费要罚款。

    我的结论: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写作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匆匆赶路。然而,在我们的身边,总有无数的事情让我们感动。一次真诚的帮助,一次成功的喜悦,一次无私的奉献,一次热情的探视,一个动人的场面,甚至别人对你的一次微笑、一个眼神、一句普普通通的话语,都可能让你感动到流泪盈眶,让你产生一份爱意、一份感动、一份享受。同学们,你一定体验过这样的感动吧,你能用生动的语言把它记下来吗?请在下面的题目的横线上填入你认为合适的内容,然后作文。

    题目:       ,让我感动

    要求:补全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等;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