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选择题 23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3 题
  1. 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工厂中,应靠近钢铁厂的是(   )

    A. 化纤厂   B. 机床厂   C. 砖瓦厂   D. 食品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青藏铁路”的建设表明(   )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B.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

    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D.社会经济因素有时对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不明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四幅城市规划示意图,布局不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生产活动中,人类与环境对立的是(   )

    A. 江南丘陵开辟茶园        

    B. 呼伦贝尔草原适度放牧

    C. 洞庭湖周围围湖造田      

    D. 将黄淮海平原的盐碱滩改造成良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倡导“免赠纸制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减少固体垃圾  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D.移风易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竭泽而渔,虽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无兽”,这句话启示我们(   )

    A.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B.要保护生态平衡

    C.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D.要考虑区域差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就工业结构来说,我国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

    A.“南重北轻,东轻西重”       B.“南轻北重,东轻西重”

    C.“南重北轻,东重西轻”       D.“南轻北重,东重西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工业化阶段整个区域发展状态是(   )

    A.平衡     B.平衡到不平衡     C.不平衡到平衡     D.不平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不属于西部经济地带却属于西部大开发范围的省区是(   )

    A.黑龙江     B.内蒙古    C.湖南    D.四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内部所有特征完全一致

    B.区域划分的指标一般都是综合性的,按单一指标划分的区域很少

    C.区域划分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了解区域内部特征

    D.区域是按一定指标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划分出的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地理事物,通常作为我国东部地区的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长城     D.秦岭—淮河一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   )

    A.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加速新疆的经济发展

    C.为东部提供电力,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D.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田纳西河流域主要位于美国农业带中的(   )

    A.玉米带   B.混合农业带   C.棉花带   D.亚热带作物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不属于造成西北地区荒漠化面积扩大的人为因素的是(   )

    A.水资源利用不当           B.过度樵采

    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D.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导致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燃烧煤、石油,排放二氧化碳      B.大量堆放工业废弃物

    C.农业围垦和城市开发           D.海洋资源开采和赤潮现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因地制宜的利用土地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坡地多的地方以栽培果树、种植蔬菜为主

    B. 集中种植玉米、棉花、大豆等

    C. 发电厂附近,利用余热,发展温室蔬菜生产

    D. 大力发展种植业,近年来产值已超过畜牧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改革开发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共同的发展条件是(   )

    A.廉价劳动力     B.优惠政策     C.侨乡     D.毗邻港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读我国某河流流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流域内I、II两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植被

    2.合理开发利用该河流的资源优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发Ⅰ区河流,侧重于修建大型水库以发展旅游业和航运

    B.开发Ⅱ区河流,侧重于水力发电和灌溉

    C.Ⅱ区河流沿岸应广泛发展茶树种植

    D.Ⅰ区河流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应同步进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有关鲁尔区综合整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整工业布局,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东部

    B.增加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的数量和规模

    C.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D.新建或迁入的企业以技术精良的大型企业为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鲁尔区的钢铁公司将高炉建到荷兰海边,原因主要是(   )

    A.荷兰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B.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C.充分利用荷兰廉价的劳动力   

    D.有利于鲁尔区的环境保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造成沿海地区人口外迁

    B.促进长江三角洲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C.产业迁移必将导致原工业区的衰落

    D.对迁入地来说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特高压输电技术是指交流1000千伏、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技术。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于2009年1月6日正式投产;2009年9月16日,正负800千伏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渐A标段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2010年3月具备带电条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特高压输电工程属于(   )

    A、西电东送   B、北煤南送   C、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D、西气东输

    2.有关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的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助于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高效输电,同时保护了土地资源

    B.缓解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长期紧张的局面,改善当地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C.解决沿线广大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减少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冲击

    D.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彻底解决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黄土高原表土的主要特点是,呈灰黄色或棕色,质地均一细腻,粉沙约占50%;结构疏松,多孔隙,有的大孔隙肉眼可见;无沉积层理,有垂直节理裂隙;富含碳酸钙(10%左右),遇水浸泡易产生湿陷,抗水冲、抗侵蚀性能弱。黄土高原的汛期暴雨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外力。黄土高原的暴雨80%以上发生于汛期7、8月份。在丘陵沟壑地形,夏季暴雨会迅速汇集成猛烈的洪峰,冲走大量疏松的黄土,使沟谷明显地被洪水侵蚀下切和展宽。全年从黄土高原冲入黄河的泥沙,90%以上都来自汛期的几场暴雨。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2)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某城市规划图”,该市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回答下列问题。

    (1)填表比较规划中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

    地点

    布置工厂

    是否合理

    判断理由

    化工厂

    食品厂

    自来水厂

    钢铁厂

    (2)为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更好,若从A处修建铁路到B处,选A—C—B线,还是选A—D—B线,为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左侧为德国著名工业区,右侧为辽中南工业基地

    材料二:材料一中,左图所示工业区以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基地,但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工业基地经济开始衰落,其中以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衰落最为明显。为改造和振兴该工业区,该国从60年代开始对其进行综合整治,采取了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等措施,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工业区目前已从“煤钢中心”逐步变成一个煤钢产业与信息、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相结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经济区。

    (1)根据材料一所提供的信息,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两地工业发展的共同条件。

    (2)鞍山钢铁企业拥有职工50万人,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等兴建的宝山钢铁企业,规模与鞍山钢铁企业差不多,但职工不足2万人。这反映了工业区位因素出现了什么变化?

    (3)请借鉴德国传统工业区的整治措施,说说你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的改革建议:(至少说出三条建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