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实验题 1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就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

    B.在研究贝克汉姆“香蕉球”的旋转效应时,可以把球看作质点

    C.一个运动过程可能路程等于零,而位移不等于零

    D.在研究火车过一座短桥的时间时,不能把火车看作质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表示时刻的是(   )

    A.第5s末   B.前5s内     C.第5s内   D.从第3s末到第5s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大小与速度变化快慢在实质上是同一个意思

    C.物体的加速度很大,速度也一定很大

    D.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移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龟兔赛跑的故事源于伊索寓言,可谓众所周知,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正确的是 (   )

    A.兔子和乌龟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B.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

    C.骄傲的兔子在t4时刻后奋力追赶,但由于速度比乌龟的速度小,还是让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移S3

    D.在0~t5时间内,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前4s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5m/s2

    C.2s末物体位于出发点

    D.前2秒的加速度与后两2秒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个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3s、2s、1s,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是(   )

    A.9:16:25    B.1:23:33   C.9:16:11    D.32:22: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以v0=10m/s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2m/s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5s内的位移是8m         B.5s内的位移是12m

    C.1s末的速度是0m/s        D.3s末的速度是4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几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一组是(   )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

    C.路程、时间、速率        D.加速度、速度变化、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s内的位移是5m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7m/s

    C.物体的加速度是5m/s2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加量都是2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2m/s,4s内发生的位移为20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4s末的速度为10m/s       B.质点2s末的速度为5m/s

    C.质点4s内的平均速度为5m/s     D.质点的加速度为3m/s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球,在第1s内通过1m,在第2s内通过2m,在第3s内通过3m,在第4s内通过4m.下面有关小球的运动情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这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B.小球在第3s和第4s这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5m/s

    C.小球在第3s末的瞬时速度是3m/s

    D.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线,根据图线作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在t=2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D.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在研究某物体的运动规律时,打点计时器打下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未画出.由纸带上的数据可知,打E点时物体的速度VE=     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m/s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6m/s,汽车刹车后的运动可认为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前进9m所用的时间;

    (3)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km/h 以内.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