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填空题 3 题,作图题 3 题,实验题 3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下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井中月是光的折射       B.闭合开关电铃能响

    C.公路两边的隔音墙能隔音    D.热水器将太阳能变为电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合实际的是(    )

    A.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

    B.中学生质量约50kg

    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75次左右

    D.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3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甲重16N,乙重12N,静止时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A.16N     B.12N   C.28N   D.4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图3是北京奥运会上为我国赢得首金的陈燮霞在比赛中成功举起杠铃的精彩瞬间,此时杠铃稳稳地静止着。关于该图片所反映的情景,从力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杠铃只受到陈燮霞对它的支持力作用

    B.杠铃受到重力和杠铃对陈燮霞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陈燮霞所受杠铃对她的压力和地面对她的支持力的合力为零

    D.陈燮霞所受杠铃对她的压力和地面对她的支持力的合力方向向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4是小敏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象。如果用上述两种物质做成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则根据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为(     )

    A.P甲∶P乙=8∶1     B.P甲∶P乙=4∶1

    C.P甲∶P乙=2∶1     D.P甲∶P乙=1∶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5所示,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上来显示液面高度,光路图如图所示,当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先上升后下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下图6所示,是市五中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系统,另一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光学系统收集被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

    A.平面镜成虚像    B.凸透镜成实像

    C.显微镜         D.凸透镜成虚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四幅图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四个电路图中与右边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将"22VV,100W的灯泡接入110V的电路中,灯泡的实际功率是(   )

    A.12.5W     B.25W       C.50W      D.100W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洗衣机、电冰箱、电脑等许多家用电器均使用三脚插头与电源插座连接,如右图所示。细心观察可以发现,三脚插头中与用电器金属外壳连接的那个插脚比另外两个插脚要稍长。这样的设计主要考虑下列哪一因素

    A.使插头的造型更美观

    B.插入插座中可更稳固

    C.有利于识别火线和零线插脚

    D.插入插座时,可确保用电器外壳先接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某些细菌的细胞质中有一些磁生小体,它们相当于一个个微小磁针。实验证明:在只有地磁场而没有其它磁场作用时,小水滴中的一些细菌会持续不断地向北游动,并聚集在小水滴北面的边缘。实验中,若把这些细菌中的磁生小体看成小磁针,则它的N极指向

    A.北     B.南     C.西      D.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小明利用电脑上的视频摄像头给自己拍数码登记照。试拍后发现左脸白,右脸黑,原来是台灯放在左侧,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造成的;调整台灯后,小明在距离镜头_________________处;如果觉得像偏小,他应该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镜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10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_________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杯中的水位_______乙杯中水位。(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11所示,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10。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c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移动滑片P至b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电源电压U=__________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3 题
  1. 小明要将一个“一开三孔”开关(即一个开关和一个三孔插座连在一起)安装在新房里。图12甲为实物图,图12乙为反面接线示意图,“A”“B”是从开关接线柱接出的两根导线,请你帮他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使开关控制电灯,插座又方便其它电器使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13所示,为小明观察到的向右前进的汽车车厢顶蓬上用细绳悬挂着的重物所处的情形,试画出此时站在车厢底板上的小明受力的示意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组成员在研究水沸腾的实验中,负责观察水沸腾现象的同学记录下了水沸腾前后,烧杯中产生气泡的情形,他只画了一个气泡,没有完整地画出水中产生气泡上升时的情况,请你帮他在图14中把这个上升的气泡补充完整。(画2-3个上升时的气泡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三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表:

    (1)在三个探究实验中,除秒表、温度计和铁架台外,都用到了的实验器材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记录表,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_。

    A.甲是蜡,乙是海波,丙是水

    C.甲是海波,乙是蜡,丙是水

    B.甲是水,乙是蜡,丙是海波

    D.甲是水,乙是海波,丙是蜡

    (3)在上表所示2min~5min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_。

    A.甲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B.乙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C.丙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D.丙吸收和放出热量相等,内能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身边的器材“测物质的密度”。小宇同学用均匀木杆和支架自制了一架天平,并用输完液的输液瓶和输液管制成滴管代替砝码。

    (1)为了使滴出的每一滴水滴大小相等,要保持滴管口处的压强恒定,则图15甲中与大气相通的管安装符合要求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现要测一小矿石的密度,小宇进行了如下步骤:

    ①在自制的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只一次性杯子,调节两边的调平旋钮,使之水平平衡。将待测矿石放入左边的纸杯中,用自制的滴管向右盘的杯中滴水,使天平刚好平衡,如图16乙所示,记下水的滴数为50滴。

    ②取出小矿石,在两杯中均加入适量的水,用滴管调节两杯中水的多少使天平水平平衡。用细线系住矿石使其浸没在左边杯中(不触底),再用滴管在右边杯中滴入水,使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丙所示。记录下水的滴数为20滴。此步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测出矿石的________,则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所用灯泡的额定电压U0=3.8V),姚远小组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其中电源电压未知,电阻R的阻值已知):实验步骤:

    ①电路如图16甲所示,请你按电路图在图16乙中用笔画线连好电路;

    ②开关S拨到位置1,移动滑片P至任一位置,读出电流表示数I1;

    ③开关S拨到位置2,滑片P位置不动,读出电流表示数I2。数据处理:

    先算出了灯泡的电阻RL=________(请你用所测的物理量表示),再根据,计算出灯的额定功率。

    他们按此方案测量,发现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相差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仔细分析后,他们认为要准确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只需将上述步骤2改为______________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1∶2只闭合S1时,电流表的度数为0.3A,R1消耗的功率为P1;只闭合S2时,R0消耗的功率为0.8W,R2消耗的功率为P2,且P1∶P2=9∶8。

    求:(1)电源电压U;

    (2)R1的阻值;

    (3)R0先后两次消耗的功率之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有总体积的1/5露出水面,不可伸长的悬线处于松弛状态,已知绳可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N,木块边长为0.1米,容器底面积为0.03米2,容器底有一阀门K,求:

    (1)木块的密度;

    (2)打开阀门使水缓慢流出,当细绳断裂的一瞬间关闭阀门,此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多少?

    (3)在绳断后,木块再次漂浮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与断绳的瞬间相比,窗口底受水的压强怎样变化?改变了多少?(g取10牛/千克,提示:相互作用的两个力总是等大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