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28 题,综合题 4 题
中等难度 3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8 题
  1. 2007年3月,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专题片看到的生活场景有哪些?

    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

    ③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磨制的      ④北京人直立行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科学证明,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劳动      B.能直立行走      C.使用火      D.语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过着群居生活   D.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种植水稻            B.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C.饲养猪、狗等家畜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我们知道“神农尝百草”、“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宫室、车船,平定蚩尤乱”,主要是依据

    A.推理              B.考古               C.想象             D.传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德”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在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聚落时期

    C.尧舜禹时期      D.黄帝和炎帝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13年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下列对他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他是大禹

    B.他传位于子,开创了“家天下”的历史

    C.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建立者

    D.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符合这一特征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禅让制        C.等级制        D.王位世袭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公元前221年用世纪、年代表示,正确的表述是

    A.公元前2世纪20年代        B.公元前3世纪20年代

    C.公元3世纪20年代          D.公元前3世纪30年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

    A.夏人后裔          B.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上题的材料中介绍的社会制度是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中央集权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主为了统治广大的平民和奴隶,采取的两种主要手段是

    ①军队       ②刑法    ③礼仪教化    ④实行宗法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小明查阅成语词典,找到下列成语:①退避三舍②卧薪尝胆③朝秦暮楚④当仁不让;其中对研究春秋战国历史有帮助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天子依附于诸侯

    C.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D.周王室地位衰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诸侯国中,既是“春秋五霸”,又属“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A.齐国     B.晋国     C.吴国   D.越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统一         D.适者生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商鞅变法措施中,对今天的户籍制度有重要影响的是(    )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编制户口   D.推行县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①书读得好的人  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③仗打得好的人  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迄今为止我国最古老的文字是

    A.金文      B.甲骨文      C、.大篆        D.小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140所。当年传教士翻译的那本书是

    A.《离骚》         B.《论语》         C.《孙子兵法》        D.《道德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失败是成功之母”体现的是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

    A.道家           B.儒家             C.兵家               D.法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最合适担当央视《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的是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作家余秋雨曾经写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禹     B.李冰    C.商鞅      D.李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978年5月,在湖北省随州出土的整套编钟是

    A.青铜器         B.陶器        C.铁器         D.瓷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开学了,同学们各自进行自我介绍,甲说:“我姓张”,乙说:“我姓李”,丙却调皮地说:“我的姓氏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名称相同”,这一下难倒了许多人。那么,聪明的你能告诉我们丙姓什么吗?

    A.夏          B.唐            C.周             D.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曾经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你认为这里的“秦皇”的主要贡献应该是

    A.击败匈奴,开辟丝绸之路           B.实现并巩固国家的统一

    C.打败项羽,建立西汉政权           D.统一货币,巩固国家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秦朝灭亡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⑴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1分)

    ⑵人与人的和谐:请依据课本内容,列举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一对和谐的君臣。(1分)

    ⑶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修筑,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1分)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⑷统治的不和谐:列举夏商时期的一位暴君。(1分)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⑸请你从诸子百家中选择一个流派,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亡,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只能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施锺而亡。

    材料三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体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五马分尸而死。

    请回答:

    ⑴商鞅的观点属于哪个思想流派的学说? (1分)

    ⑵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1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机构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是什么?(1分)

    ⑶材料二认为秦朝灭亡是“商鞅变法”引起的,你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还是错误?说出你的理由?(1分)

    ⑷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堪称人类历史上也许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二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请回答:

    ⑴三个材料中的“他”是春秋时期的谁?(1分)

    ⑵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1分)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1分)

    ⑶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1分)

    ⑷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这种特征在经济上的表现,反映在农业领域出现了哪两种新的生产工具?(2分)

    ⑵这种特征在政治的表现是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确立了什么新的社会制度?(1分)

    ⑶这种特征在军事上的表现,就是各国不断进行争霸和兼并战争。与成语“纸上谈兵”有关的著名战役是?(1分)

    ⑷这种特征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是什么?(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