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7 题,其中:
信息分析题 1 题,选择题 26 题,填空题 6 题,推断题 1 题,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2 题
中等难度 3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信息分析题 共 1 题
  1.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1)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

    很快变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清洗仪器时,小颖发现变红的石蕊又变为紫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颖还发现,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形成这层白膜的原因是    

                         ;她用少量的稀盐酸将它清洗干净,原理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6 题
  1.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食物腐烂                   B、汽油挥发  工业上制取氧气

    C、酒精燃烧 铁生锈                     D、水的电解   干冰升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焊接金属时,能用作保护气的一组气体是

    A.H2、N2          B. N2、 O2           C.CO2、CO          D. N2、Ar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不合理得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气体减小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是红磷的量不足。

    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是点燃前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炸裂是集气瓶底没有加水或铺一层细沙。

    D. 与滴瓶配套的胶头滴管使用完毕,必须要清洗后再放回原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B.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达州市2011年5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居里夫人在1898年从几吨的含铀废料中提炼出0.3g镭。已知镭元素的核电荷数为88,相对原子质量为226,则镭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A.226             B. 88            C.138              D.5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海姆和诺活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制得的,与金刚石、石墨一样,都只有碳元素组成。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微观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都是单质

    B.一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C.它们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都相同

    D.它们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与CO2 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

    B.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

    C.CO与CO2均有可燃性

    D.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齐白石最大尺幅黑白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与2011年5月22日以4、255亿人民币拍出,其画用墨汁的主要成分为炭黑,它能使画很长时间不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炭黑具有

    A、可燃性      B、还原性     C、稳定性(常温下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C、吸附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对该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B、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C、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

    D、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关于O2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元素                 B.都是氧化物

    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能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A.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B.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

    C.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    D.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

    D.通常情况下,相对原子质量是以“千克” 为单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人适量的明矾

    B.自来水厂常用ClO2消毒,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

    C.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

    D.5mL水和5mL酒精混合,溶液体积小于1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右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水银、硬水、水                 B.石墨、氢氧化钙、过氧化氢

    C.氮气、空气、氢氧化钙           D.冰、碳酸、干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酒驾”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交巡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饮酒的仪器里装有K2Cr2O7,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 + 2价         B.+5价       C.+6价       D.+7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食用含有“瘦肉精”(化学式为C12H18Cl2N2O)的肉对人体会产生危害、下列对“瘦肉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瘦肉精”由碳、氢、氧、氮、氯五种元素组成

    B.“瘦肉精”属于化合物

    C.每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35个原子

    D.“瘦肉精”分子中碳、氢、氯、氮、氧的质量比为12:18:2:2: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日本福岛3.12地震后,可用二氧化氯(ClO2)来作消毒剂。

    用氯酸钠(NaClO3)和盐酸反应可制得二氧化氯,反应方程式:2 NaClO3 + 4HCl =

    2 ClO2↑+ Cl2↑ + 2X + 2 NaCl ,请推断出X的化学式为

    A、HClO           B.NaOH          C.H2O         D.HCl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得质量如下: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5

    反应后的质量(g)

    3.8

    待测数据

    7.2

    2.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上表中的待测数据的数值为0.6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

    D.该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现将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1:1          B.2:1          C.5:1          D.4: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某物质R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已知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其中含碳元素40%,含氢元素6.7%,其余为氧元素。则R的化学式为

    A.C5H10O2          B.C5H10O5           C.C6H6O          D.C6H12O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D.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出现大量白色泡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在KClO3分解制O2的反应中MnO2作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性质不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质量不发生改变

    C.某些反应可使用不同的催化剂         D.某些催化剂可催化不同的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6 题
  1. 按要求填空:

    ⑴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⑵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是________(填字母),共表示________种元素。

    ⑶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A.活性炭    B.水     C.干冰    D.二氧化硫     E.氮气   F.一氧化碳  选择正确答案的化学式填空:

    ①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

    ②可用于人工降雨和舞台制造“云雾”效果的物质是________;

    ③具有吸附性,净水器中常使用的物质是  

    ④生活中常用的无色无臭透明液体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反应后的物质是___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种无色气体可能含有N2、CO、CO2、H2,使该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紫色石蕊试液,没有变色。通过加热的CuO时有红色物质出现。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时,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则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4)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污染物,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具有还原性,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①CO气体能使人中毒,其原因是

    ②实验开始时,先通人CO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其原因是________

    ③实验中图A处玻璃管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④实验中图B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

    ⑤该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请指出改正方法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工业上以大理石和赤铁矿(Fe2O3)为主要原料可以制取B和G,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D、G的主要成分为单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工业制取的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G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             

    反应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1 题
  1. 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

    (2)点燃可燃性气体时,都要先________,再点燃;

    (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排水法收集结束时应先________;

    (4)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填写“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蛋白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中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蛋氨酸(化学式为C4H11O2NS)就是其中的一种。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l)(2分)蛋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__,其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C:H:O:N:S=___________________

    (2)(1分)蛋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保留0.1%)?

    (3)(1分)合格奶粉每100g中含蛋白质约18g,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100g合格奶粉中,氮元素质量为多少克?

    (4)(1分) 现测定某奶粉每100g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0.5g。则这种奶粉属于___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奶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们取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取用8 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 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序  号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 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质量g

    5.5

    m

    1.2

    1.2

    请计算:(1)8 g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

    (2)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上表中的m的数值应为多少?

    (4)要得到280 kg的CaO,需要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千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