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单选题 13 题,填空题 2 题,实验题 1 题,推断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3 题
  1. 下列物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 鸡蛋   B. 大白菜   C. 大米   D. 植物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用烧碱治疗胃病   B. 金刚石用来裁割玻璃

    C.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D. 熟石灰可用来改良碱性土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图所示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用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关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属于同种元素   B. 各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

    C. 各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D. 各一个原子中含有的中子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晚会上表演了节目:先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中国梦”三字,然后将另一种无色液体喷撒在写字处,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中国梦”。同学们所用的两种无色液体可能是

    A. 酚酞溶液、“雪碧”饮料   B. NaOH溶液、酚酞溶液

    C. CuSO4溶液、NaOH溶液   D. 紫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t2℃时,b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C. t1℃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要使甲物质从溶液中析出,只能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 加大对核能的利用   B. 在田野里焚烧秸秆

    C. 推广清洁燃料汽车   D. 用水后,随手关闭水龙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推理是理化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轻质球A、B靠近时相互排斥,所以A、B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 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所以,钠是活泼金属也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C.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对物体做功,要对物体施加力。所以物体受到了力,该力一定对物体做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用分子的知识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在远处闻到了花园的花香,说明花香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 空气能被不断压入足球,说明气体分子间有间隙

    C. 水结冰体积变大,说明原子的体积变大了

    D. 两个铅柱紧压在一起竖直悬挂起来不分开,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关于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总是有害的

    B. 用乙醇汽油做燃料,不能减少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C. 废旧轮胎没有回收价值,可以直接烧掉

    D. 油罐车尾部挂着直达地面的铁链,可避免静电放电带来灾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利用科学知识,可以趋利避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炒菜锅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   B. 用超导体制作灯丝会使灯泡特别亮

    C. 食品袋内充入氮气能延缓食品变质   D. 限制使用塑料袋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萘、铁、冰属于晶体   B. 尿素、氨水、碳酸氢钠属于氮肥

    C. 干木头、金属、石墨属于导体   D. 酱油、黑芝麻糊、蒸馏水属于混合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甲:通电导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

    B. 乙:铜片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说明铜比银活泼

    C. 丙:图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①大,说明物体越重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

    D. 丁: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高层建筑的楼顶常装有用钢铁做的避雷针,其作用是将雷电引导到地下,这说明钢铁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性(填一物理性质)。处于楼顶的避雷针生锈了,铁生锈需要的条件是要有__________(填名称)的参与。用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与生活、生产关系密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为某抗酸药的实物图,该图标示的物质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塑即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

    (2)淀粉属于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维生素   B蛋白质   C.油脂   D.糖类

    (3)某种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是三硅酸镁Mg2Si3O8·nH2O),能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那么,反应后产物中含镁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生产加碘盐通常是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价。

    (5)沾染了油污的衣物用洗洁精就可以洗净,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__________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根据所示的实验或装置,回答问题:

    (1)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实验中,向内层试管内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处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实验中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装置在化学实验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俗称“万能瓶”,若用该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装置的__________端进入(选填“a”或“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在通常情况下,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是铁锈的主要成份,R是黑色固体(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防腐剂,则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⑤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发现实验台上整齐摆放的药品中(如图所示),有一试剂瓶的标签破损。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的成分是什么?

    (讨论分析)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_

    A.酸   B碱   C.盐  

    (做出猜想)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可能是NaCl溶液

    (实验验证)

    (1)小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0,他认为猜想①正确,但其他同学提出了异议,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__,同时大家还认为他的操作方法存在问题,按照小明的操作所测得溶液的pH会比溶液的实际pH__________(选填“偏小”“偏大”或“不受影响”)

    (2)要进一步确定它的成分,小俊认为只需选择上面图中已有的试剂就能把它鉴别出来,他们又进行了实验,最终发现猜想②正确。你认为他们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拓展应用)经过探究活动,大家对基本实验操作中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要向着手心有了新的认识,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小红用锌与稀硫酸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已知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试求:

    (1)反应后生成H2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